1.题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2.内容: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秦汉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但是,“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业还是得到了发展。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这一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交通发达,有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明清时期,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商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
“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讲清什么是柜坊和飞钱。
(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
4.答辩题目:
(1)除了重农抑商政策之外,我国古代政府还实行过哪些商业政策?
(2)简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