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2.内容: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国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水库可以在河流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时间变化(图3.15)。例如,三峡工程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以后,对长江和黄河的防洪以及水资源调配发挥了重要作用。
536950smp.png
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如图)。此外,还有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536950smp.jpg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到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中线工程:目前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隧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

西线工程: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人们常说我国“人多地少”,而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可以说“人多水更少”。从总体上看,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供应相当紧张,缺水状况日益加重;另一方面却是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惊人。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0%
以上,但有效利用的水只占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1/3左右;工业万元产值的耗水量也比发达国家多一倍。
此外,严重的水污染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缺水程度。大量的国生产、生活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湖(图3.19),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水环境恶化,使本来就短缺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紧张。
因此,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明确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求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图3.20)。
3.基本要求:
(1)教学中要有适当的提问环节,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
(2)教学过程中要有情境设计;设计学生犯错的环节;
(3)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4)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答辩题目:

(1)学习了水资源这节课,谈谈你对建设节水型社会和传统的节水观念的认识。

(2)南水北调三条线路比较。

发布于 2021-04-29 16:06:18

登录后免费查看答案
关注者
0
被浏览
52
1 个回答
知识点
面圈网VIP题库

面圈网VIP题库全新上线,海量真题题库资源。 90大类考试,超10万份考试真题开放下载啦

去下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