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有一天,我请学生读课文,只有四名学生举手,我说:“杨萌你读”。她大大方方地读起来。等她坐下后,我说:“还有谁愿意读?”一个举手的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呢?
课后,我专门就这一现象与学生聊起来。一位学生说:“老师,您每堂课提问,总是先叫杨萌,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没有她答的好,就不想回答了。”我焕然大悟,是啊,让杨萌先回答问题已成习惯。他的语文功底好,回答问题准确严密、 简洁利落。
下午,我组织了一次“为老师出主意”的班会。大家畅所欲言,我详细记录大家的想法,收获了好多方法。我还请大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等形式继续给我提建议。
在以后的课程互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话不流畅,我会引导他组织语言;有的学生不敢站起来回答,我就让他先坐着说;有的学生内向,声音小,我就到他身边听清楚之后再复述给大家.....
后来,我又尝试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共同探索出了“辩论教学”“说书教学”“戏剧教学”等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形式。
慢慢地,我的课堂再也不是死水一潭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分)

发布于 2021-04-29 15:22:03

登录后免费查看答案
关注者
0
被浏览
124
1 个回答
知识点
面圈网VIP题库

面圈网VIP题库全新上线,海量真题题库资源。 90大类考试,超10万份考试真题开放下载啦

去下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