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以下是某教师在准备讲授“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时,对辛亥革命的思想基础内容的教学设计:
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板书)。
师:在辛亥革命爆发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思想宣传和动员工作,使民主革命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他们向西方学习,将“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他们同改良派进行论战,掀起中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必要性。
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并提出问题)三民主义是怎样提出来的?其内容、核心和性质分别是什么?
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先生将其宗旨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其核心是民权主义。三民主义是当时比较彻底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纲领。
(教师设置情境,把学生分为改良派和革命派,结合相关材料进行论战)
师:通过论战,使更多人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壮大了革命的力量。康有为、梁启超曾是戊戌变法的领袖、时代的弄潮儿,但在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时候却成了历史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从康有为、梁启超的角色转变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
生:思想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
问题:
(1)该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运用得最典型、最特别的是哪种教学方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该教学方法的认识。(8分)
(2)你觉得该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时的情境设置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