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了三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后,某教师设计了一节习题课的教学目标:
①进一步巩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并学会灵活应用;
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图形运动变化的思想,能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
③学会从题设或结论出发寻求论证思路的分析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的教学设计中包含了这样的一个例题:
如图,AB⊥BC,DC⊥BC,垂足分别为B,C,且AB=8,DC=6,BC=14。
问题一:B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ABP与△DCP相似。
问题二:若有这样的点P存在,点P的位置有几个,并求出此时BP的长。
针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该教师的教学目标,分析该例题的设计意图:
(2)设计例题的简要教学流程,并给出解题后的小结提纲:
(3)类比题干例题中的问题二,设计一个例题,使之符合教学目标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