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散步》的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 师:这篇优美的散文的第七自然段写得非常精彩,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谁来?(学生读课文) 生1:这个作者真笨! 师:哦? 生2:老师,我也是觉得,这么简单的一个办法他都想不出 。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作者解决这个难题吗?说来给大伙听听 。 生1:太简单了,我可以让他们一家子既不被拆散又可以满足母亲和儿子的要求 。去的时候大家一起走大路,大路平顺,满足母亲的愿望 。回来的时候也是一起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又可以满足儿子的要求,鱼和熊掌皆可兼得 。(全班鼓掌) 生3:我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去的时候大家先走小路,回来的时候大家再一起走大路 。 生1:那还不是一样的吗? 生3:不 。因为去的时候大家都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欣赏小路的风景,所以先走小路;回来的时候走累了,考虑到照顾年迈的母亲,因此再走大路,这样才比较安全 。 师:想得还真周到,我相信在家你也是一个懂事的、孝顺父母的孩子 。 生2:我完全同意他们两个的办法,因为它们既可以使一家人在一起散步,又可以使他们领略到不同的风景,也不用走重复的路,看重复的风景,那不是很好吗? 师:你们的想法真是好,从刚才的对话中可以知道,你们都是善于思考的人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法吗? 生4: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们同学都想到了,他一个大作家真的想不到吗? 师:嗯,说得有道理,你们大家认为呢? 生5:我不同意你们的看法,你们考虑的是大路与小路相通的情况,可事实上那两条路是不相通的 。 师:说得好,你何以见得两路是不相通的? 生5:我是从作者对两条路的选择上,他表现得很难作出决定 。为什么呢?因为选择走大路就满足不了儿子愿望,选择小路也就委屈了老母亲,作者左右为难,因此大路与小路是不相通的 。 生1:老师,这么说来我们前面所讲的不都是没有用了,不都是废话了吗? 师:不能这么说,辩论出真知嘛! 对上述材料,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