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论
贾平凹
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划,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书时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病疾的自在。好文章好在了不觉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孙犁那里难寻着技巧,也无法看到才华横溢处,郑燮的六分半也好,但都好奇与怪上,失之于清正。
而世上最难得的就是清正。孙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场、也不往热闹地去,却没有仙风道骨气,还是一个儒,一个大儒。这样的一个人物,出现在时下的中国,尤其天津大码头上,真是不可思议。
数十年的文坛、题材在决定着作品的高低,过去是,现在变个法仍是,从此走红过许多人。孙犁的文章从来是能发表了就好,不在乎什么报刊和报刊的什么位置。他是什么都能写得,写出来的又都是文学。一生中凡是白纸上写出的黑子都敢堂而皇之地收在文集里、既不损其人亦不损其文,国中几个能如此作品起码能活半个世纪的作家,才可以谈得上有创造,孙犁然未大红大紫过。作品却始终被人学习且活到老、写到老、笔力未曾丝毫减弱,可见他创造的能量多大。
评论界素有荷花淀派之说,其实哪里有派而流孙犁只是一个孙犁、孙犁是孤家寡人、他的模仿者纵然万千、但模仿者只看到他的风格,看不到他的风格是他生命的外化,只有看到他的语言,看不到他的语言有他情操的内涵,便把清误认为了浅、把简误认为了少。因此,模仿他的人要么易成名而不成功,为一株未长大就结穗的麦子,麦穗只能有蝇头大,要么忘洋生叹、半途改弦,天下的好文章不是谁要怎么就可以怎么的,除了有天才、有夙命,还得有深厚的修养,佛是修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常常有这样的情形,初学者都喜欢涌集孙门,学到一定水平了,就背弃其师,甚至生轻看之心,待最后有了一定成就,又不得不再来尊他。孙犁是最易让模仿者上当的作家,孙犁也是易被社会误解的作家。
孙犁不是个写史诗的人,但他的作品直通心灵。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发老辣的没有几个人能够匹敌。举一个例子,舞台上有人演诸葛、演的惟妙惟肖,可以称得活诸葛、但活诸葛毕竟不是真正的诸葛。明白了要做活诸葛和诸葛本身就是诸葛的含义,也就明白了孙犁的道行和价值所在。
(摘编自《当代作家评论》)
问题:
(1)文章最后一段中“活诸葛”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4分)
(2)本文对孙犁的作品有怎样的评价?(10分)

发布于 2021-04-29 09:50:50

登录后免费查看答案
关注者
0
被浏览
57
1 个回答
知识点
面圈网VIP题库

面圈网VIP题库全新上线,海量真题题库资源。 90大类考试,超10万份考试真题开放下载啦

去下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