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缓存穿透?有哪些解决办法?
-
缓存穿透:指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由于缓存是不命中时需要从数据库查询,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这将导致这个不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数据库去查询,造成缓存穿透。
解决方案: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如果一个查询返回的数据为空(不管是数据不存在,还是系统故障),我们就把这个空结果进行缓存,但它的过期时间会很短,最长不超过五分钟。
-
什么是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说简单点就是大量请求的 key 根本不存在于缓存中,导致请求直接到了数据库上,根本没有经过缓存这一层。举个例子:某个黑客故意制造我们缓存中不存在的 key 发起大量请求,导致大量请求落到数据库。下面用图片展示一下(这两张图片不是我画的,为了省事直接在网上找的,这里说明一下):
正常缓存处理流程:
缓存穿透情况处理流程:
一般MySQL 默认的最大连接数在 150 左右,这个可以通过
show variables like '%max_connections%';
命令来查看。最大连接数一个还只是一个指标,cpu,内存,磁盘,网络等无力条件都是其运行指标,这些指标都会限制其并发能力!所以,一般 3000 个并发请求就能打死大部分数据库了。有哪些解决办法?
最基本的就是首先做好参数校验,一些不合法的参数请求直接抛出异常信息返回给客户端。比如查询的数据库 id 不能小于 0、传入的邮箱格式不对的时候直接返回错误消息给客户端等等。
1)缓存无效 key : 如果缓存和数据库都查不到某个 key 的数据就写一个到 redis 中去并设置过期时间,具体命令如下:
SET key value EX 10086
。这种方式可以解决请求的 key 变化不频繁的情况,如何黑客恶意攻击,每次构建的不同的请求key,会导致 redis 中缓存大量无效的 key 。很明显,这种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如果非要用这种方式来解决穿透问题的话,尽量将无效的 key 的过期时间设置短一点比如 1 分钟。另外,这里多说一嘴,一般情况下我们是这样设计 key 的:
表名:列名:主键名:主键值
。如果用 Java 代码展示的话,差不多是下面这样的:
java public Object getObjectInclNullById(Integer id) { // 从缓存中获取数据 Object cacheValue = cache.get(id); // 缓存为空 if (cacheValue != null) { // 从数据库中获取 Object storageValue = storage.get(key); // 缓存空对象 cache.set(key, storageValue); // 如果存储数据为空,需要设置一个过期时间(300秒) if (storageValue == null) { // 必须设置过期时间,否则有被攻击的风险 cache.expire(key, 60 * 5); } return storageValue; } return cacheValue; }
2)布隆过滤器:布隆过滤器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数据结构,通过它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判断一个给定数据是否存在与海量数据中。我们需要的就是判断 key 是否合法,有没有感觉布隆过滤器就是我们想要找的那个“人”。具体是这样做的:把所有可能存在的请求的值都存放在布隆过滤器中,当用户请求过来,我会先判断用户发来的请求的值是否存在于布隆过滤器中。不存在的话,直接返回请求参数错误信息给客户端,存在的话才会走下面的流程。总结一下就是下面这张图(这张图片不是我画的,为了省事直接在网上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