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
2020-02-27 204浏览
- 1.第 3 章 财务分析的程序及方法
- 2.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财务分析基本程序与步骤 * 第二节 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 *# 第三节 财务分析方法 *# 第四节 财务综合分析技术
- 3.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财务分析的程序和步骤 2. 掌握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 3. 重点掌握因素分析法的含义和步骤 4. 理解企业战略分析的内容 5. 理解并掌握会计分析的内涵和步骤。
- 4.第一节 财务分析基本程序与步骤 一、财务分析程序的内涵及不同观点 二、财务分析步骤与程序 (一)财务分析信息搜集整理阶段 (二)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阶段 (三)财务分析实施阶段 (四)财务分析综合评价阶段
- 5.一、财务分析程序的内涵及不同观点 财务分析的程序,亦称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 是指进行财务分析所应遵循的一般规程。研究 财务分析程序是进行财务分析基础与关键,它 为开展财务分析工作,掌握财务分析技术指明 了方向。 基本程序是搜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最终得 出财务分析结论。区别主要体现在具体分析环 节或细节上。
- 6.二、财务分析步骤与程序 财务分析的程序与步骤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十 个步骤: (一)财务分析信息搜集整理阶段 (二)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阶段 (三)财务分析实施阶段 (四)财务分析综合评价阶段
- 7.(一)财务分析信息搜集整理阶段 1 、明确财务分析目的 2 、制定财务分析计划 3 、搜集整理财务分析信息
- 8.(二)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阶段 4 、企业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分析通过对企业所在行业或企业拟 进入行业的分析,了解行业的收益潜力和风 险程度,明确企业自身地位及应采取的竞争 战略,主要包括行业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 企业战略分析是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基础 和导向,通过企业战略分析,分析人员能深 入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济环境,从而能 进行客观、正确的会计分析与财务分析。
- 9.(二)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阶段 5 、财务报表会计分析 财务报表会计分析的目的:( 1 )揭示财务 报表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程度 (财务报告与企业实际的差异:①会计本身 的局限,如人力资源价值——对报表的改造 和再加工;②会计的可选择性——相应调整 会计报表),并对报表进行改进;( 2 )通 过财务报表分析,指出企业哪些方面存在重 大的问题,为下一步财务分析打下基础。
- 10.(三)财务分析实施阶段 6 、财务指标分析 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和计算财务指标是正确判 断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所在,其中财 务指标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 7 、基本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法就是要在报表整体分析和财务指 标分析的基础上,对一些主要指标的完成情 况,从其影响因素角度出发,进行深入定量 分析,确定各因素对其影响的方向和程度, 为企业正确进行分析评价提供最基本的依据 。
- 11.(四)财务分析综合评价阶段 8 、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 是在应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将定量分析结果、定性分析判断与实际调查 情况结合起来,以得出财务分析结论的过程。 9 、财务预测与价值评估 财务分析既是一个财务管理循环的结束,又是 另一个财务管理循环的开始。应用历史或现实 财务分析结果预测未来财务状况与企业价值, 是现代财务分析的重要任务之一。
- 12. 10 、财务分析报告 是财务分析的最后步骤,它将财务分析的基 本问题、财务分析结论,以及针对问题提出 的措施建议以书面的形式表示出来,为财务 分析主体及财务分析报告的其他受益者提供 决策依据。
- 13.第二节 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 一、企业战略分析 (一)企业战略分析的内涵与作用 (二)企业战略分析的基础 (三)行业分析 (四)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二、会计分析技术 (一)会计分析的内涵与步骤 (二)会计分析的方法
- 14.(一)企业战略分析的内涵与作用 企业战略分析,其实质在于通过对企业所在行 业或企业拟进入行业的分析,明确企业自身地 位及应采取的竞争战略,以权衡收益与风险 ,了解与掌握企业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企业 价值创造或盈利方面的潜力——主要是看企业 未来的发展潜力。 企业战略分析通常包括行业分析和企业竞争策 略分析。
- 15.(二)企业战略分析的基础 进行战略分析,一要明确战略制定的程序;二要 明确企业战略制定与分析的宏观环境。 1. 战略制定的程序: 外部环境分析:宏观、中观和竞争环境分析 内部分析: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分析 2.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宏观经济环境是指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等规 律性因素和政府实施的经济政策等政策性因素。主 要包括经济周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
- 16.(三)行业分析 行业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行业的盈利水平与盈利 潜力,因为不同行业的盈利能力和潜力大小是可 能不同的。影响行业盈利能力因素有许多,归纳 起来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行业的竞争程度,二 是市场谈判或议价能力。
- 17.1. 行业竞争程度分析 一个行业中的竞争程度和盈利能力水平主要受三 个因素影响:第一是现有企业间的竞争;第二是 新加入企业的竞争威胁;第三是替代产品或服务 的威胁 ( 1 )现有企业间竞争程度分析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行业增长速度、行业集中程度 、差异程度与替代成本、规模经济性、退出成本 ( 2 )新加入企业竞争威胁分析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规模经济性、先入优势、销售 网和关系网因素 ( 3 )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分析
- 18.2. 市场议价能力分析 虽然行业竞争能力是决定行业盈利能力的决定因 素,但行业实际盈利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本行 业企业与供应商和消费者(客户)的议价能力。 ( 1 )企业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主要因素包括供应商的数量、供应商的供应程度以 及单个供应商的供应量 ( 2 )企业与客户的议价能力分析 主要因素可归纳为价格敏感程度和相对议价能力
- 19.(四)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企业进行竞争的策略有很多,最重要的主要有两 种,即低成本竞争策略和产品差异策略。 1 .低成本竞争策略分析 低成本竞争策略是指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提 供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产品或服务。 优化规模 改善资源利用率 运用价值工程 提高与供应商议价能力 强化管理控制
- 20.2 .产品差异策略分析 产品差异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其产品或服务 的独特性与其他企业竞争,以争取在相同 价格或较高价格的基础上占领更大市场份 额,取得竞争优势与超额利润。 明确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客户 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要求一致 使其成本低于消费者愿意接受的价格
- 21.二、会计分析技术 (一)会计分析的内涵与步骤 会计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步骤之一 会计分析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对会计政策、 会计方法、会计披露的评价,揭示会计信息 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会计灵活性、会计 估价的调整,修正会计数据,为财务分析奠 定基础,并保证财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同时找出企业财务活动的重点问题所在)
- 22.进行会计分析,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阅读会计报告 2 .修正会计报表信息 会通过会计分析,对发现的由于会计原则、会计政策 等原因引起的会计信息差异,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 说明或调整,消除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 3 .比较会计报表 在阅读会计报告的基础上,重点对会计报表进行比较。 比较的方法包括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和趋势分析 法。 4 .解释会计报表 解释会计报表是指在比较会计报表的基础上,考虑企 业采取的会计原则、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等,说 明会计报表差异产生的原因,评价企业实际状况,解 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二)会计分析的方法 1. 水平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指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 (特别指会计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 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 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 法。 水平分析法所进行的对比,一般而言,不是指单指标 对比,而是对反映某方面情况的报表的全面、综合对 比分析,尤其在对会计报表分析中应用较多。因此, 通常也将水平分析法称为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 24. 水平分析法的基本要点是,将报表资料中不同时期的同 项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绝对值增减变动; 二是增减变动率; 三是变动比率值。 应当指出,水平分析法通过将企业报告期的财务会计资 料与前期对比,揭示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全面深入 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奠定了基础。因此水平分析法是会计 分析的基本方法。但是,水平分析法在不同企业应用中 ,一定要注意其可比性问题;另外,水平分析中,应将 两种对比方式结合运用,仅用变动量,或仅用变动率都 可能得出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 25.2. 垂直分析法 垂直分析与水平分析不同,它的基本点不是将企业报 告期的分析数据直接与基期进行对比求出增减变动量 和增减变动率,而是通过计算报表中各项目占总体的 比重或结构,反映报表中的项目与总体关系情况及其 变动情况。垂直分析法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确定报表中各项目占总额的比重或百分比。 第二,通过各项目的比重,分析各项目在企业经营 中的重要性。 第三,将分析期各项目的比重与前期同项目比重对 比,研究各项目的比重变动情况。
- 26.3.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几年或几个时期的 分析资料,运用指数或完成率的计算,确定分 析期各有关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趋势的一种财务 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计算趋势比率或指数。 第二,根据指数计算结果,评价与判断企业 各项指标的变动趋势及其合理性。 第三,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 27.第三节 财务分析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二、比率分析法 三、因素分析法 四、图解分析法
- 28.一、比较分析法(找问题) 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将相关经济指标值与选定 比较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指标与标准间 差异和趋势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没有比 较,则无从分析、评价。 比较分析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区分财务、经营指 标和现象的差异,包括差异方向、差异性质和 差异大小。包括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和趋 势分析法。
- 29.二、比率分析法 (一)比率分析法的定义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比率分析法实质上是将影响财务状况的两个相关因 素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比率,反映他们之间的关系 ,借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一种财务分 析方法。 比率分析的形式有:第一,百分率,如资产负债率 为 60% ;第二,比,如速动比率为 1∶1 ;第三, 分数。比率分析以其简单、明了、可比性强等优点 被财务分析实践中广泛采用。
- 30.(二)比率分析指标 第一 , 按分析主体或目的划分的比率 ( 1 )从投资者观点看的财务比率; ( 2 )从债权者观点看的财务比率; ( 3 )从政府管理者观点看的财务比率; ( 4 )从经营者观点看的财务比率。
- 31.(二)比率分析指标 第二 , 按分析内容划分的比率 方法一:营业评价比率、流动性比率、外债 风险评价比率、股本收益评价比率; 方法二:流动性比率、盈利性比率、长期偿 付能力比率、市场检验比率; 方法三:收益性比率、流动性比率、安全性 比率、成长性比率、生产性比率; 方法四:盈利性比率、投资收益率、活动性 比率、流动性比率、偿债能力比率。
- 32.(二)比率分析指标 第三 , 按财务报表划分的比率 ( 1 )资产负债表比率; ( 2 )利润表比率; ( 3 )现金流量表比率; ( 4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结合比率; ( 5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比率; ( 6 )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结合比率。
- 33.(三)标准比率 在比率分析中,分析师往往将比率进行各种各样的比较 ,如时间序列比较,横向比较和依据一些绝对标准比较。 不同的比较有着不同的评价目的和作用。标准比率是进 行比率分析法比较中最常用的比较标准。 标准比率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 .算术平均法:是指将若干相关企业同意比率指标 相加,再除以企业数所得出的算术平均数。 2 .综合报表法:指把构成某一比率的两个绝对数相 加,然后根据两个绝对数总额计算的比率。 3 .中位数法:指将相关企业的比率按高低顺序排列 ;然后再划出最低和最高的各 25% ,中间 50% 就为 中位数比率,亦可将中位数再分为上中位数 25% 和 下中位数 25% ;最后依据企业比率的位置进行评价 。
- 34.(四)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 虽然比率分析被认为是财务分析的最基本或最重要 方法,但应用比率分析法时必须了解它的不足: 第一,比率的变动可能仅仅被解释为两个相关 因素之间的变动; 第二,很难综合反映比率与计算它的会计报表 的联系; 第三,比率给人们不保险的最终印象; 第四,比率不能给人们会计报表关系的综合观 点。
- 35.三、因素分析法(找原因)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 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因素 对分析指标差异影响程度的一种技术方法。 因素分析法根据其分析特点可分为连环替代法 和差额计算法两种。——确定各因素对该指标 的影响程度,一般用比率的形式给出。
- 36.(一)连环替代法 1 .连环替代法的程序 连环替代法的程序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 1 )确定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列出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式,该 关系式既说明哪些因素影响分析指标,又说明 这些因素和分析指标之间的关系和顺序。 总资产报酬率 = 总资产产值率 × 产品销售率 × 销售利润 率
- 37. ( 2 )根据分析指标的报告期数值与基期数 值列出两个关系式或指标体系,确定分析对 象(差异)。 总资产报酬率 = 总资产产值率 × 产品销售率 × 销售利润 率 实际指标: 23.52%=80%×98%×30% 基期指标: 16.96%=82%×94%×22% 分析对象:实际指标 - 基期指标 =23.52%16.96%=6.56%
- 38. ( 3 )连环顺序替代,计算替代结果。 基期指标: 16.96%=82%×94%×22% ( 1 式) 替代第一因素: 16.54%=80%×94%×22% ( 2 式) 替代第二因素: 17.25%=80%×98%×22% ( 3 式) 替代第三因素: 23.52%=80%×98%×30% ( 4 式) 实际指标: 23.52%=80%×98%×30%
- 39. ( 4 )比较各因素的替代结果,确定各因素 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总资产产值率的影响: -0.42%=2 式 -1 式 产品销售率的影响: 0.71%=3 式 -2 式 销售利润率的影响: 6.27%=4 式 -3 式
- 40. ( 5 )检验分析结果。 -0.42%+0.71%+6.27%=+6.56 注:汤炳亮的口诀: “ 从计划开始,最后变成实际,没变的依次 变,变过的不再变 ”
- 41.2 .应用连环替代法应注意的问题 ( 1 )因素分解的相关性问题。 ( 2 )分析前提的假定性(假定其他因素不 变,因此分解时减少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 ( 3 )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 4 )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 42.(二)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其因 素分析的原理与连环替代法是相同的。区别只在 于分析程序上。差额计算法将连环替代法的第三 步骤和第四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进行,即直接利 用各影响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期数的差额,在假定 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 的影响程度。
- 43. 这个步骤的基本点是:确定各因素实际数与基 期数之间和差额,并在此基础上乘以排列在该 因素前面各因素的实际数和排列在该因素后面 各因素的基期数,所得出的结果就就是该因素 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数。
- 44.四、图解分析法 图解分析法,亦称图解法,是财务分析中经常应用的 方法之一。严格地说,图解分析法并不是一种独立的 财务分析方法,而是上述财务分析方法的直观表达形 式。 图解分析法的作用在于能形象、直观地反映财务活动 过程和结果,将复杂的经济活动及其效果以通俗、易 懂的形式表现出来。 目前,随着电脑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图解分析 法的应用基础、应用范围和种类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 展。主要有对比分析图解法、结构分析图解法、趋势 分析图解法、相关分析图解法、因素分析图解法及综 合分析图解法等。
- 45.第四节 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技术 一、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 (一)财务综合分析方法 (二)财务综合评价方法 二、财务预测分析与企业价值评估 三、财务分析报告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二)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三)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
- 46.一、财务综合分析与评价 (一)财务综合分析方法 财务综合分析方法有许多,概括起来可分为 两类:一是财务报表综合分析,如资产与权 益综合分析、利润与现金流量综合分析等; 二是财务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如杜邦财务分 析体系、杜邦财务指标体系改进分析等。 (二)财务综合评价方法 财务综合评价方法有综合指数评价法、综合 评分法等。
- 47.二、财务预测分析与企业价值评估 企业价值评估实际上也是企业评价的方法。进 行价值评估应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财务 预测分析,确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或利润;然 后对现金流量或利润按一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 ,从而确定企业价值和股东价值。
- 48.三、财务分析报告 (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财务分析报告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对企业在一 定时期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的 盈利状况、营运状况、偿债状况等进行分析 与评价所形成的书面文字报告。
- 49.(一)财务分析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第一,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外部潜在投资者、 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评价企业经营状况与财 务状况提供参考。 第二,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改善与加强生产经 营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第三,财务分析报告是企业经营者向董事会和 股东会或职工代表大会汇报的书面材料。
- 50.(二)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全面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比较正规,内容比较 完整。一般地说,财务分析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如下: 1.基本财务情况反映。 2.主要成绩和重大事项说明。 3.存在问题的分析。 4.提出改进措施意见。
- 51.(三)财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 1. 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2. 观点明确、抓住关键。 3. 注重时效、及时编报。 4. 客观公正、真实可靠。 5. 报告清楚、文字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