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2020-03-01 184浏览
- 1.学 大 江 浙 2019 级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Zh 培养目标 ej 浙 培养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科学和审美素养以及高度社 ia 制冷与低温、空调与人工环境营造、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目标 2】 、工程设计 ng 【目标 3】 、技术开发【目标 4】 、优化运行【目标 5】和项目管理【目标 6】等工作,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 大 江 会责任感【目标 1】,能胜任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领域的能源清洁利用与环境保护、火力发电及其自动化、 全球竞争力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目标 7】和领军人才【目标 8】 。 Un 学 毕业要求 Zh iv 本专业根据毕业生就业领域所涉及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技术的范畴及特点,确定三个培养方向: (1)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 (2)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 (3)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 三个专 er 业培养方向在课程体系中以三个方向模块课程组支撑,学生须按所选专业方向修读相应课程。 本专业学 si ej 生毕业要求: 力学、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等工程基础知识。 ng (2)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自动控制理 论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本专业方向以透平机械原理、能源转化(含锅炉原理)、制冷原理、 Un 低温原理、生物质能、太阳能等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 (3) 问题分析/设计方案: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 iv 献研究分析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针对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满足特定需 浙 江 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审美以及环境等因素。 er 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考虑社会、 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ty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 学 大 si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新兴技术和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能源与环境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 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能源与环境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 ng ia ej Zh 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能源与环境程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 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团队中承担个 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 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ty si er iv Un (10)国际化:具备国际视野,具有很强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人格: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为人诚实、正直、坚毅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及时跟踪和发展专业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 ty ia (1)基础知识: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及人文社会、法律知识和思政理论,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工程
- 2.学 大 江 浙 新技术。 专业主干课程 工程流体力学(甲)Ⅰ 工程流体力学(甲)Ⅱ 能源转化(含锅炉原理) ej ia ng 8+2.5 学分 ng 体育Ⅰ、Ⅱ、Ⅲ、Ⅳ、Ⅴ、Ⅵ为必修课程,要求在前 3 年内修读;四年级修读体育Ⅶ--体 测与锻炼。详细修读办法参见《浙江大学 2019 级本科生体育课程修读办法》 。 学分 +2.0 1.0 1.0 2.0 1.0 1.0 1.0 1.0 +0.5 周学时 +2 0.0-2.0 0.0-2.0 2.0-0.0 0.0-2.0 0.0-2.0 0.0-2.0 0.0-2.0 0.0-1.0 ty 6+1 学分 si er iv (3)外语类 Un 课程名称 军训 体育Ⅰ 体育Ⅱ 军事理论 体育Ⅲ 体育Ⅳ 体育Ⅴ 体育Ⅵ 体育Ⅶ--体测与锻炼 学 大 江 浙 课程号 03110021 481E0030 481E0040 031E0011 481E0050 481E0060 481E0070 481E0080 481E0090 建议学年学期 一(秋) 一(秋冬) 一(春夏) 二(秋冬)/二(春夏) 二(秋冬) 二(春夏) 三(秋冬) 三(春夏) 四(秋冬)/四(春夏) 外语类课程最低修读要求为 6+1 学分,其中 6 学分为外语类课程选修学分,+1 为“英语水 ng ia ej Zh 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必修学分。学校建议一年级学生的课程修读计划是“大学英语Ⅲ” 和“大学英语Ⅳ”,并根据新生入学分级考试或高考英语成绩预置相应级别的“大学英语”课 程,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读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二年级起学 生可申请学校“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详细修读办法参见《浙江大学本科生“外 语类”课程修读管理办法》 (2018 年 4 月修订) (浙大本发〔2018〕14 号) 。 1)必修课程 课程号 051F0600 +1.0 学分 课程名称 英语水平测试 周学时 0.0-2.0 ty si er iv Un 2)选修课程 学分 +1.0 6 学分 修读以下课程或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 建议学年学期 ty (2)军体类 si 二、三、四 er iv 0.0-2.0 建议学年学期 一(秋冬)+一(春夏) 一(秋冬) 一(秋冬) 二(秋冬)/二(春夏) 三(秋冬)/三(春夏) ia ej 371E0020 周学时 0.0-2.0 2.0-2.0 3.0-0.0 3.0-0.0 4.0-2.0 Un 课程名称 学分 形势与政策Ⅰ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0 概论 形势与政策Ⅱ +1.0 Zh 14+2 学分 学 大 江 浙 68.0+5.5 学分 (1)思政类 课程号 371E0010 551E0010 551E0020 551E0030 551E0040 工学学士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通识课程 授予学位 160+5.5+6+8 支撑学科 能源动力类 透平机械原理 太阳能 生物质能 最低毕业学分 4年 学科专业类别 低温原理 传热学(甲) Zh 推荐学制 制冷原理 工程热力学(甲)
- 3.学分 3.0 3.0 学 大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Ⅲ 大学英语Ⅳ 江 浙 课程号 051F0020 051F0030 (4)计算机类 周学时 2.0-2.0 2.0-2.0 建议学年学期 一(秋冬) 一(秋冬)/一(春夏) 5 学分 学校对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修读如下计算机 类通识课程: 学分 2.0 3.0 周学时 2.0-0.0 2.0-2.0 ej Zh 课程名称 计算机科学基础(A) Python 程序设计 23 学分 建议学年学期 一(秋冬) 一(春夏) ia (5)自然科学通识类 学校对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实施分层教学。本专业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修读如下自然 ng 大 江 浙 课程号 211G0290 211G0200 科学类通识课程: 建议学年学期 一(秋冬) 一(秋冬) 一(春夏) 一(春夏) 二(秋冬) 二(秋冬) 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任选一门修读。创新创业类课程现有《创业基础》、《创业启程》、《大 ng 学生 KAB 创业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 A》 、《职业生涯规划 B》 。 (7)通识选修课程 ty si er 1.5 学分 ia ej (6)创新创业类 周学时 4.0-2.0 3.0-1.0 4.0-0.0 4.0-2.0 4.0-0.0 0.0-3.0 iv 学分 5.0 3.5 4.0 5.0 4.0 1.5 Zh 课程名称 微积分(甲)Ⅰ 线性代数(甲) 大学物理(甲)Ⅰ 微积分(甲)Ⅱ 大学物理(甲)Ⅱ 大学物理实验 Un 学 课程号 821T0150 821T0190 761T0010 821T0160 761T0020 761T0060 10.5 学分 Un 通识选 修课程下 设 “中 华传统 ”“世界文 明 ”“当代社会 ”“文 艺审美 ”“科技 创 浙 通识选修课程修读要求为: 1)至少修读 1 门通识核心课程; 3)理工农医学生在“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四类中至少修读 4)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 ty 2 门; 学 大 si 江 2)至少修读 1 门“博雅技艺”类课程; er iv 新”“生命探索”及 “博雅技艺”等 6+1 类。每一类均包含通识核心课程和普通通识选修课程。 5)若上述 1)项所修课程同时也属于上述第 2)或 3)项,则该课程也可同时满足第 2)或 3)项要求。 ng ia ej Zh 2.专业基础课程 23 学分 课程名称 工程图学* 常微分方程* 机械制图及 CAD 基础** 工程流体力学(甲)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工程训练 工程力学** 工程流体力学(甲)Ⅱ* 材料力学实验 机械设计基础(甲) 电工电子学及实验** 学分 2.5 1.0 1.5 2.0 2.5 1.5 3.5 1.5 0.5 3.0 3.5 周学时 2.0-1.0 1.0-0.0 1.0-1.0 2.0-0.0 2.0-1.0 0.0-3.0 3.5-0.0 1.5-0.0 0.0-1.0 3.0-0.0 3.0-1.0 ty si er iv Un 课程号 081C0130 061B0010 081C0170 081C0100 061B9090 081C0251 261C0070 081C0110 261C0080 081C0191 101C0030 建议学年学期 一(秋冬) 一(春) 一(春) 二(秋) 二(秋冬) 二(秋冬) 二(秋冬) 二(冬) 二(冬) 二(春夏) 二(春夏)
- 4.江 浙 63 学分 学 大 3.专业课程 (1)专业必修课程 14.5 学分 以下课程必修 周学时 3.0-1.0 0.0-1.0 0.0-3.0 2.0-0.0 2.0-0.0 3.0-1.0 0.0-1.0 ia ej 建议学年学期 二(春夏) 二(夏) 三(秋) 三(秋) 三(秋) 三(秋冬) 三(冬) 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 24 学分/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 ng (2)专业方向课程 学分 4.0 0.5 1.5 2.0 2.0 4.0 0.5 Zh 课程名称 工程热力学(甲)* 热工实验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乙)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 自动控制理论* 传热学(甲)* 热工实验Ⅱ* 大 江 浙 课程号 59120030 08120600 08120302 08121050 08123580 59120040 08120610 术 24 学分/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 25 学分 学 学生须从以下 3 个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模块中选择一个修读 24 学分 建议学年学期 二(秋) 二(秋冬) 三(秋冬) 三(冬) 三(春) 三(春) 三(春) 三(春夏) 三(夏) 三(夏) 三(夏) 三(夏) 建议学年学期 二(秋) 二(秋冬) 三(秋) 三(秋冬) 三(冬) 三(春) 三(春) 三(春) 三(春) 三(春夏) 三(夏) 三(夏) 周学时 2.0-0.0 0.0-1.0 2.5-0.0 2.0-2.0 2.0-0.0 1.5-0.0 2.5-1.0 建议学年学期 二(秋) 二(秋) 三(秋冬) 三(秋冬) 三(冬) 三(冬) 三(春夏) ty si er 周学时 2.0-0.0 0.0-3.0 1.0-0.0 2.0-2.0 2.0-0.0 2.0-0.0 2.0-0.0 1.5-0.0 2.0-0.0 2.0-1.0 0.0-2.0 2.0-0.0 25 学分 ty si er iv Un 学分 2.0 0.5 2.5 4.0 2.0 1.5 3.0 ty iv ng ia ej Zh 课程名称 工程化学 工程化学实验 流体输送及控制** 制冷原理* 制冷与低温测试技术** 人工环境概论 暖通与空调* 学分 2.0 1.5 1.0 4.0 2.0 2.0 2.0 1.5 2.0 3.0 1.0 2.0 si er 周学时 2.0-0.0 0.0-3.0 3.0-1.0 2.0-1.0 1.5-0.0 2.0-0.0 2.0-0.0 3.0-1.0 2.0-0.0 0.0-1.0 0.0-1.0 1.5-0.0 24 学分 课程名称 普通化学(乙) 普通化学实验(乙) 能源与环境技术进展 生物质能* 锅炉原理及热交换器设计** 新能源系统检测与控制** 能源材料** 氢能** 风能* 太阳能* 新能源实验** 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 3)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 课程号 771T0050 771T0110 08120470 60120070 08120820 08121150 59120130 Un 学 大 江 浙 2)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 课程号 771T0090 771T0100 08193330 60120170 60120160 60120180 60120200 60120210 60190130 60120111 08124080 60190120 学分 2.0 1.5 4.0 2.5 1.5 2.0 2.0 4.0 2.0 0.5 0.5 1.5 iv ng ia ej Zh 课程名称 普通化学(乙) 普通化学实验(乙) 透平机械原理* 热工信号处理技术及实验 流体机械** 热力环境控制* 热力系统工程 能源转化(含锅炉原理)* 能源生产过程控制 能源与环境实验Ⅰ** 能源与环境实验Ⅱ** 热能工程试验技术** Un 1)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 课程号 771T0090 771T0100 59120110 08121290 08195230 08195310 08195320 59120120 08121160 08121171 08121172 08195330
- 5.江 浙 低温原理* 制冷与低温设备** 制冷装置自动化** 制冷与低温实验** (3)专业选修课程 4.0 2.0 2.0 1.5 学 大 60120080 08120830 08120850 60120090 2.0-2.0 2.0-0.0 2.0-0.0 0.0-3.0 三(春夏) 三(夏) 三(夏) 三(夏) 7.5 学分 学生根据修读的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模块,在与其对应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中至少修读 Zh 4 学分,剩余学分可在 3 个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中选择任意课程修读。 1)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 7.5 学分 学分 1.5 2.0 1.5 1.0 2.0 1.5 1.0 1.5 1.5 2.0 1.5 1.0 1.5 1.5 1.5 1.0 1.0 周学时 1.5-0.0 1.5-1.0 3.0-1.0 1.5-0.0 1.5-0.0 2.0-0.0 2.0-0.0 1.0-0.0 1.5-0.0 1.5-0.0 1.0-0.0 1.5-0.0 1.5-0.0 1.0-0.0 建议学年学期 一(短) 二(春) 三(秋冬) 三(春) 三(夏) 三(夏) 三(夏) 四(秋) 四(秋) 四(秋) 四(冬) 四(冬) 四(冬) 四(冬) 周学时 1.5-0.0 1.5-1.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2.0-0.0 1.5-0.0 建议学年学期 一(短) 二(春) 三(春) 三(春) 三(夏) 三(夏) 三(夏) 三(夏) 四(秋) ng ty si er iv ty si er 7.5 学分 学分 1.5 2.0 1.5 1.5 1.5 1.5 1.5 2.0 1.5 ty si er iv Un 课程名称 节能减排创新实践 微机原理及应用 食品冷冻及保鲜技术 制冷与人工环境英语 低温工程材料 低温生物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 能源系统的仿真原理 建筑结构概论 学分 1.5 2.0 4.0 1.5 1.5 2.0 2.0 1.0 1.5 1.5 1.0 1.5 1.5 1.0 iv ng ia ej Zh 3)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 课程号 59190090 08183780 08121140 08193361 08193381 08195091 59190060 59190100 08193201 建议学年学期 一(短) 二(春) 三(秋) 三(秋) 三(秋) 三(秋) 三(冬) 三(冬) 三(夏) 三(夏) 四(秋) 四(秋) 四(秋) 四(秋) 四(冬) 四(冬) 四(冬) 7.5 学分 Un 学 大 江 浙 课程名称 节能减排创新实践 微机原理及应用 透平机械原理 燃料电池 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 能源系统的仿真原理 能源化学 燃气轮机基础 CFD 软件应用 燃烧基本原理和建模 核电站 基于循环经济的能源环境系统 能源系统的评估原理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进展 ia ng ia ej Zh 2)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 课程号 59190090 08183780 59120110 59190080 08195580 59190100 60120190 08195690 08590020 08590030 08193060 08195180 08195240 60190110 周学时 1.5-0.0 1.5-1.0 1.5-0.0 1.0-0.0 2.0-0.0 1.5-0.0 1.0-0.0 1.5-0.0 1.5-0.0 2.0-0.0 1.5-0.0 1.0-0.0 1.5-0.0 1.5-0.0 1.5-0.0 1.0-0.0 1.0-0.0 Un 课程名称 节能减排创新实践 微机原理及应用 能源工程管理 能源与环境技术进展 智慧能源系统理论与应用 太阳能发电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概论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 能源系统的仿真原理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燃气轮机基础 CFD 软件应用 燃烧基本原理和建模 能源系统的评估原理 强化传热技术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进展 ej 学 大 江 浙 课程号 59190090 08183780 08193220 08193330 59190070 60190160 08124010 08195480 08195580 59190100 08195590 08195690 08590020 08590030 08195240 08195290 60190110
- 6.江 浙 低温环境绝热技术 CFD 软件应用 人工环境工程项目管理 人居环境自动控制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进展 1.5 1.5 1.5 1.5 1.0 学 大 08195071 08590020 59190010 08193391 60190110 (4)实践教学环节 Zh 1)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 9 学分 ej 学分 3.0 1.5 3.0 1.5 9 学分 iv 学分 8.0 建议学年学期 四(春夏) 个性修读课程学分是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自主发展学分。学生可利用个性修读课程学分,自 ty 主选择修读感兴趣的本科课程(通识选修课程认定不得多于 2 学分)或经认定的境内、外交流 的课程。 学 大 si er 6 学分 本专业建议修读以下课程: 课程名称 汽车环境保护学 虚拟现实技术开发及应用 发动机振动与噪声 现代电动汽车技术 过程装备工程设计 内燃机燃烧学 汽车新技术研究专题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技术进展 有限单元法及其工程应用 车辆热管理 新能源技术与装备 ng ia ej Zh 课程号 08194020 59190040 60190050 08123950 09120220 59190020 08195280 09193200 09193370 59190030 81190030 周学时 2.0-0.0 0.0-4.0 1.5-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1.5-0.0 2.0-0.0 ty si er iv Un 5.跨专业模块 学分 2.0 2.0 1.5 2.0 2.0 2.0 2.0 2.0 2.0 1.5 2.0 建议学年学期 三(春) 三(春) 三(春) 三(夏) 三(夏) 三(夏) 四(秋) 四(秋) 四(秋) 四(秋) 四(秋) +3 学分 跨专业模块是学校为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交叉修读、多样学习而设置的学分。学生修读 ty 周学时 +10 Un 江 浙 建议学年学期 二(短) 三(短) 三(夏) 8 学分 课程名称 毕业设计(论文) 4.个性修读课程 周学时 +3 +4 0.0-4.0 si 学分 3.0 3.0 2.0 ng 课程名称 虚拟制冷教学实践 生产实习 制冷与人工环境课程设计 (5)毕业论文(设计) 课程号 08189032 8 学分 ia 课程号 08188160 08188280 08123980 建议学年学期 二(短) 三(短) 三(短) 三(夏) er ej 3)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 周学时 +3 +4 +2 +2 iv 学分 3.0 3.0 1.5 1.5 Zh 课程名称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生物质发电系统课程设计** 风电风机课程设计 建议学年学期 二(短) 三(短) 三(短) 三(春) Un 2)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 周学时 +3 +2 +4 +2 ng 课程名称 认识实习 锅炉课程设计** 生产实习 汽轮机课程设计** ia 学 大 江 浙 学生根据专业方向修读相应课程。 课程号 08188140 08188280 08188330 08188320 四(秋) 四(秋) 四(秋) 四(冬) 四(冬) 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 9 学分/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 9 学分/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 8 学分 课程号 08188140 08188170 08188280 08188120 1.5-0.0 1.5-0.0 1.5-0.0 1.5-0.0 1.0-0.0
- 7.江 浙 微辅修、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的课程或外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或经认定的跨学院(系)完成 学 大 过程性的教学环节等,可认定为该模块学分,同时可计入相应的个性修读课程学分或第二课堂。 若学生修读的跨专业课程符合微辅修/辅修条件,可在认定为跨专业模块学分的同时获得微辅修 /辅修证书。 6.国际化模块 +3 学分 程学分或作为其他修读要求中的课程。 浙 (1)参加与境外高校的 2+2、3+1 等联合培养项目; ia (3)在境外参加 2 个月以上的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科学研究等交流项目; +4 学分 8.第三课堂 +2 学分 9.第四课堂 +2 学分 er Zh iv 7.第二课堂 Un 学 ng (4)经学校认定的其他高水平的国际化课程。 大 江 (2)境外交流学习并获得学分的课程; ej Zh 学生完成以下经学校认定的国际化环节可作为国际化模块学分,并可同时替换其他相近课 微辅修、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ej ⑴ 环境工程及自动化方向修读工程热力学(甲)、传热学(甲)、透平机械原理、能源转化(含锅炉原 ng 理) ; ⑵ 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方向修读工程热力学(甲) 、传热学(甲) 、制冷原理、低温原理; Un ⑶ 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方向修读工程热力学(甲) 、传热学(甲) 、生物质能、太阳能 2. 辅修 浙 iv ⑴ 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方向辅修 30 学分,修读标“*”课程。 ⑵ 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方向辅修 31 学分,修读标“*”课程 er 江 ⑶ 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方向辅修 29 学分,修读标“*”课程 ⑴ 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方向双专业 48 学分,修读标“*”课程和“**”课程 ty ⑵ 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方向双专业 52 学分,修读标“*”课程和“**”课程 学 大 si 3. 双专业 ⑶ 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方向双专业 50 学分,修读标“*”课程和“**”课程 4. 双学位 ⑴ 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方向双学位 62 学分,修读标“*”课程和“**”课程,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及 ng ia ej Zh 毕业设计; ⑵ 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方向双学位 68 学分,修读标“*”课程和“**”课程,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及 毕业设计; ⑶ 新能源与能源利用新技术方向双专业 65.5 学分,修读标“*”课程和“**”课程,完成实践教学环节 及毕业设计 微辅修:16 学分 课程名称 工程热力学(甲) 传热学(甲) 透平机械原理 学分 4.0 4.0 4.0 周学时 3.0-1.0 3.0-1.0 3.0-1.0 ty si er iv Un 课程号 59120030 59120040 59120110 建议学年学期 二(春夏) 三(秋冬) 三(秋冬) ty ia 1. 微辅修 si 微辅修、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只需修读一个专业方向课程:
- 8.江 浙 制冷原理 生物质能 能源转化(含锅炉原理) 低温原理 太阳能 4.0 4.0 4.0 4.0 3.0 学 大 60120070 60120170 59120120 60120080 60120111 2.0-2.0 2.0-2.0 3.0-1.0 2.0-2.0 2.0-1.0 三(秋冬) 三(秋冬) 三(春夏) 三(春夏) 三(春夏) ng ia ej Zh ng ty ia si ej er Zh iv Un 学 大 江 浙 iv Un 学 ty 大 si 江 er 浙 ng ia ej Zh ty si er iv Un
- 9.学 大 江 浙 课程修读导图 ng ia ej Zh ty si er ng ia ej Zh iv Un 学 大 江 浙 ty si er iv Un 学 大 江 浙 ng ia ej Zh ty si er iv Un
- 10.学 大 江 浙 ng ia ej Zh ty si er ng ia ej Zh iv Un 学 大 江 浙 ty si er iv Un 学 大 江 浙 ng ia ej Zh ty si er iv Un
- 11.学 大 江 浙 ng ia ej Zh ty si er ng ia ej Zh iv Un 学 大 江 浙 ty si er iv Un 学 大 江 浙 ng ia ej Zh ty si er iv 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