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
2020-03-01 209浏览
- 1.学 大 江 浙 2019 级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Zh 培养目标 ej 浙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引领环境科学领域发展并服务国家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需求,具 ia 扎实的环境保护领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目标 2】 ;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实践和专业 ng 综合应用能力【目标 3】 ;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胜任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大 江 有良好社会道德修养、科学创新素养、专业技术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目标 1】 ;掌握系统、 项目设计与实施管理【目标 4】 、环境监测分析与监理【目标 5】 、环境规划管理与咨询决策【目标 6】 、环 学 Un 保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目标 7】等工作;具有较强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全球竞争力【目标 8】 ;能以技 术及管理骨干的角色与团队成员一起应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及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复杂的环境 ej er Zh 毕业要求 iv 问题并在环境保护工作实践活动中取得创造性成就【目标 9】 。 si 系统学习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技能,能够应用相关学科 ng 1.基本知识 ty 力具体如下: ia 的基础知识及本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技能,独立或作为骨干合作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要求具备的知识和能 熟练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和技术方法;掌握必要的化学、生物、数学、物理、经济、法 Un 律、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深刻认识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环境法规和政策。 2.操作技能 iv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环境化学、环境监测、 浙 er 环境物理等环境科学的实验技能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模拟预测技能;具有一定的实验和调查设计能力 江 及调查实验数据整理统计分析能力。 能应用掌握的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规划管理和环境监测等环境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以及化学、生物、 ty 数学、物理、经济、法律、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因素, 学 大 si 3.工程设计能力 独立或作为骨干完成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调查等方案设计及环境政策制 订。 4.项目执行能力 ng ia ej Zh 能应用掌握的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规划管理和环境监测等环境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以及化学、生物、 数学、物理、经济、法律、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因素, 独立或作为骨干完成污染控制工程的施工/调试/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综合防治方案报告、环境 监测监理报告、环境调查报告等。 5.综合决策能力 能够针对复杂的环境问题,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及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现代工程工具和信 息技术工具,发现、分析并解决存在的复杂环境问题。 ty si er iv Un 6.创造开发能力 深刻认识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能在环境 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监理、环境规划管理等环境实践工作中取得技术和管理等创造性成就,能在实践
- 2.江 浙 工作中针对新型环境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学 大 7.职业道德素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能够在环境保护专业实践中理解 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专业责任。 8.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Zh 9.沟通交流能力 能够就环境保护专业的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 ej 浙 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ia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ng 11.健全人格 大 江 10.自主学习能力 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责任感,能为自己和社会承担责任并对社会有所贡献。 Un 学 专业主干课程 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环境微生物学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噪声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原 环境仪器分析(甲) 环境学 修复原理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1.通识课程 周学时 0.0-2.0 2.0-2.0 3.0-0.0 3.0-0.0 4.0-2.0 建议学年学期 一(秋冬)+一(春夏) 一(秋冬) 一(春夏) 二(秋冬)/二(春夏) 三(秋冬)/三(春夏) 0.0-2.0 二、三、四 ty (2)军体类 课程名称 学分 形势与政策Ⅰ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0 概论 形势与政策Ⅱ +1.0 si 371E0020 14+2 学分 er 学 大 江 浙 课程号 371E0010 551E0010 551E0020 551E0030 551E0040 环境科学 70.0+5.5 学分 iv (1)思政类 支撑学科 理学学士 Un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授予学位 155+5.5+6+8 ty ng 学科专业类别 最低毕业学分 ia 4年 si ej 推荐学制 污染环境 er Zh 理与技术 环境监测(甲) iv 环境化学(甲) 8+2.5 学分 ng ia ej Zh 体育Ⅰ、Ⅱ、Ⅲ、Ⅳ、Ⅴ、Ⅵ为必修课程,要求在前 3 年内修读;四年级修读体育Ⅶ--体 测与锻炼。详细修读办法参见《浙江大学 2019 级本科生体育课程修读办法》 。 课程名称 军训 体育Ⅰ 体育Ⅱ 军事理论 体育Ⅲ 体育Ⅳ 体育Ⅴ 体育Ⅵ 体育Ⅶ--体测与锻炼 学分 +2.0 1.0 1.0 2.0 1.0 1.0 1.0 1.0 +0.5 周学时 +2 0.0-2.0 0.0-2.0 2.0-0.0 0.0-2.0 0.0-2.0 0.0-2.0 0.0-2.0 0.0-1.0 ty si er iv Un 课程号 03110021 481E0030 481E0040 031E0011 481E0050 481E0060 481E0070 481E0080 481E0090 建议学年学期 一(秋) 一(秋冬) 一(春夏) 二(秋冬)/二(春夏) 二(秋冬) 二(春夏) 三(秋冬) 三(春夏) 四(秋冬)/四(春夏)
- 3.江 浙 (3)外语类 6+1 学分 学 大 外语类课程最低修读要求为 6+1 学分,其中 6 学分为外语类课程选修学分,+1 为“英语水 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必修学分。学校建议一年级学生的课程修读计划是“大学英语Ⅲ” 和“大学英语Ⅳ”,并根据新生入学分级考试或高考英语成绩预置相应级别的“大学英语”课 程,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修读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二年级起学 生可申请学校“英语水平测试”或小语种水平测试。详细修读办法参见《浙江大学本科生“外 1)必修课程 +1.0 学分 学分 +1.0 周学时 0.0-2.0 学分 2.0 3.0 周学时 2.0-0.0 2.0-2.0 建议学年学期 一(秋冬) 一(春夏) 学分 5.0 2.0 4.0 1.5 4.0 3.0 4.0 1.5 周学时 4.0-2.0 2.0-0.0 4.0-0.0 0.0-3.0 3.0-2.0 2.0-2.0 4.0-0.0 0.0-3.0 建议学年学期 一(秋冬) 一(春) 一(春夏) 一(春夏) 一(春夏) 一(春夏) 二(秋冬) 二(秋冬) ty si er iv Un 1.5 学分 si er iv ng (6)创新创业类 建议学年学期 一(秋冬) 一(秋冬)/一(春夏) 25 学分 课程名称 微积分(乙)Ⅰ 普通化学(乙) 大学物理(甲)Ⅰ 普通化学实验(乙) 微积分(乙)Ⅱ 线性代数(乙) 大学物理(甲)Ⅱ 大学物理实验 学生 KAB 创业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 A》 、《职业生涯规划 B》 。 (7)通识选修课程 ty 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任选一门修读。创新创业类课程现有《创业基础》、《创业启程》、《大 学 大 江 浙 课程号 821T0170 771T0090 761T0010 771T0100 821T0180 821T0200 761T0020 761T0060 ia ej 课程名称 计算机科学基础(A) C 程序设计基础 (5)自然科学通识类 周学时 2.0-2.0 2.0-2.0 5 学分 Zh 课程号 211G0290 211G0280 学分 3.0 3.0 Un 学 (4)计算机类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Ⅲ 大学英语Ⅳ ng 6 学分 修读以下课程或其他外语类课程(课程号带“F”的课程) 课程号 051F0020 051F0030 建议学年学期 ia ej 课程名称 英语水平测试 2)选修课程 大 江 浙 课程号 051F0600 Zh 语类”课程修读管理办法》 (2018 年 4 月修订) (浙大本发〔2018〕14 号) 。 10.5 学分 ng ia ej Zh 通识选 修课程下 设 “中 华传统 ”“世界文 明 ”“当代社会 ”“文 艺审美 ”“科技 创 新”“生命探索”及 “博雅技艺”等 6+1 类。每一类均包含通识核心课程和普通通识选修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修读要求为: 1)至少修读 1 门通识核心课程; 2)至少修读 1 门“博雅技艺”类课程; 3)理工农医学生在“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四类中至少修读 2 门; ty si er iv Un 4)在通识选修课程中自行选择修读其余学分; 5)若上述 1)项所修课程同时也属于上述第 2)或 3)项,则该课程也可同时满足第 2)或 3)项要求。
- 4.江 浙 16 学分 学 大 2.专业基础课程 以下课程必修 学分 2.0 1.5 4.0 4.0 2.0 2.5 周学时 2.0-0.0 0.0-3.0 4.0-0.0 4.0-0.0 1.5-1.0 2.0-1.0 ej Zh 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乙) 大学化学实验(O)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土木工程制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63 学分 (1)专业必修课程 28 学分 ng 以下课程必修 建议学年学期 二(秋冬) 二(冬) 二(春) 三(春夏) 学分 1.5 1.5 2.0 3.0 1.5 周学时 1.5-0.0 1.5-0.0 2.0-0.0 3.0-0.0 1.5-0.0 建议学年学期 二(夏) 三(冬) 三(春夏) 三(春夏) 三(夏) 学分 1.5 1.5 2.0 1.5 周学时 1.5-0.0 1.5-0.0 2.0-0.0 1.5-0.0 建议学年学期 三(秋) 三(冬) 三(春夏) 三(夏) 9.5 学分 ng ia ej Zh 课程名称 噪声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污染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 1.5 学分 在以下课程中选修 课程名称 遥感概论 全球气候变化 环境生物化学 绿色化学 ty si er iv Un 课程号 14120631 14195420 14121231 14191090 ty 2)污染控制模块 周学时 3.0-0.0 1.5-0.0 1.5-0.0 2.0-0.0 ty 学分 3.0 1.5 1.5 2.0 si 学 大 江 er iv 8 学分 课程名称 环境管理学* 环境经济学 环境规划学 环境影响评价* si er Un 浙 1)环境规划模块 (3)专业选修课程 建议学年学期 二(秋) 二(秋) 二(秋冬) 二(春) 二(春) 二(春夏) 二(春夏) 二(夏) 三(秋) 三(秋) 三(秋冬) 三(秋冬) 三(春) 17.5 学分 以下两个模块课程必修。 课程号 14120930 14120810 14120801 14120901 14192160 周学时 1.5-0.0 1.5-0.0 3.0-0.0 1.5-0.0 1.5-0.0 3.0-3.0 0.0-4.0 0.0-2.0 2.0-0.0 0.0-2.0 3.0-3.0 0.0-4.0 1.5-1.0 iv ng ia ej (2)专业模块课程 课程号 14120860 14191050 14120181 14120870 学分 1.5 1.5 3.0 1.5 1.5 4.5 2.0 1.0 2.0 1.0 4.5 2.0 2.0 Zh 课程名称 环境地学* 环境学* 环境仪器分析(甲) 环境毒理学* 环境物理学 环境监测(甲)* 环境监测实验(甲) 环境物理工程实验 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环境化学(甲)* 环境化学实验(甲) 环境数据分析 Un 学 课程号 14120721 14121390 14121260 14120101 14120311 14120214 14120221 14120300 14120280 14120290 14120192 14120731 14121361 建议学年学期 一(夏) 二(秋冬) 二(秋冬) 二(秋冬) 二(春) 二(春夏) ia 3.专业课程 大 江 浙 课程号 771B0030 061B0380 061B9010 061B9030 121C0100 061B9090
- 5.江 浙 课程号 14188400 14188350 14188181 14188360 课程名称 环境科学认识实习 教学实习 毕业实习 环境科学综合实验 8 学分 学 大 (4)实践教学环节 8 学分 学分 8.0 周学时 +2 +2 +2 +2.0 建议学年学期 一(短) 二(短) 三(短) 三(短) 周学时 +12 建议学年学期 四(春夏) ia ej 课程名称 毕业论文(设计) 4.个性修读课程 6 学分 ng 大 江 浙 课程号 14189040 Zh (5)毕业论文(设计) 学分 2.0 2.0 2.0 2.0 个性修读课程学分是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自主发展学分。学生可利用个性修读课程学分,自 学 主选择修读感兴趣的本科课程(通识选修课程认定不得多于 2 学分)或经认定的境内、外交流 Un 的课程。 本专业推荐修读以下课程: Zh iv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周学时 学年 学期 14121440 环境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 1.5 1.5-0.0 三 秋 er ej 14195400 生物处理工程技术 1.5 1.5-0.0 三 秋 si 14120230 给水排水工程 1.5 1.5-0.0 四 冬 ng 5.跨专业模块 ty ia 14195350 清洁生产 1.5 1.5-0.0 四 秋 +3 学分 跨专业模块是学校为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交叉修读、多样学习而设置的学分。学生修读 Un 微辅修、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的课程或外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或经认定的跨学院(系)完成 过程性的教学环节等,可认定为该模块学分,同时可计入相应的个性修读课程学分或第二课堂。 iv 若学生修读的跨专业课程符合微辅修/辅修条件,可在认定为跨专业模块学分的同时获得微辅修 +3 学分 学生完成以下经学校认定的国际化环节可作为国际化模块学分,并可同时替换其他相近课 ty 程学分或作为其他修读要求中的课程。 学 大 si 江 6.国际化模块 er 浙 /辅修证书。 (1)参加与境外高校的 2+2、3+1 等联合培养项目,如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新泽西州立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联合培养项目; (2)境外交流学习并获得学分的课程; ng ia ej Zh (3)在境外参加 2 个月以上的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科学研究等交流项目; (4)经学校认定的其他高水平的国际化课程; (5)经学校认定的国际一流大学 MOOC 课程等。 7.第二课堂 +4 学分 8.第三课堂 +2 学分 9.第四课堂 +2 学分 ty si er iv Un 微辅修、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 微辅修:15 学分,修读环境监测(甲)、噪声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环境化学(甲)、水污染控制原
- 6.江 浙 理与技术和污染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课程。 学 大 辅修:30 学分,修读标注"*"的课程,包括环境地学、环境学、环境毒理学、环境监测(甲)、环境监测 实验(甲)、噪声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甲)、环境管理学、环境影响评价、大 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污染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原理与技 术。如有已修课程,需在同类课程中补修相应学分。 双专业:47 学分,修读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如有已修课程,需在同类课程中 Zh 补修相应学分。 双学位:63 学分,修读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模块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如有 学分 4.5 1.5 4.5 3.0 1.5 周学时 3.0-3.0 1.5-0.0 3.0-3.0 3.0-0.0 1.5-0.0 建议学年学期 二(春夏) 二(夏) 三(秋冬) 三(春夏) 三(夏) ng ty ia si ej er Zh iv Un 学 课程名称 环境监测(甲) 噪声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环境化学(甲) 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 污染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 ng 课程号 14120214 14120930 14120192 14120901 14192160 大 江 微辅修:15 学分 ia ej 浙 已修课程,需在同类课程中补修相应学分。 iv Un 学 ty 大 si 江 er 浙 ng ia ej Zh ty si er iv Un
- 7.学 ng ia ej Zh ty si er ng ia ej Zh iv Un 学 大 江 浙 课程修读导图 ty si er iv Un 学 大 江 浙 ng ia ej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