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模拟试题(一)

时长:100分钟 总分:140分

244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材料题
数量 75 25 4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6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三、材料题(本类题共20题,总分40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6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向其发放贷款,因此是()

问题详情




2.

金融市场上主要的资金供应者是()。

问题详情




3.

对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监管的金融机构是()。

问题详情




4.

证券回购实际上是一种()行为。

问题详情




5.

货币市场里的金融工具一般具有期限短、流动性 强、对利率敏感等特点,具有()特性。

问题详情




6.

商业银行是以()为目标,能够吸收存款,以经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对象,从事经营活动的金融企业。

问题详情




7.

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某些经济变量的函数, 即()。

问题详情




8.

某债券的面值为100元,10年期,名义收益率为8%,市价为95元,此时本期收益率为()。

问题详情




9.

如果当前的证券价格反映了历史价格信息和所有公开的价格信息,则该市场属于()。

问题详情




10.

利率是借贷资本的()。

问题详情




11.

商业银行的管理是对其开展的各种业务活动的()。

问题详情




12.

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资本净额的()。

问题详情




13.

目前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的资本结构都是() 形式。

问题详情




14.

金融机构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

问题详情




15.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国家的金融稳定、防范和化解()。

问题详情




16.

按“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问题详情




17.

连续竞价的成交价格决定原则是()。

问题详情




18.

金融创新中最主要的内容是()。

问题详情




19.

以下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中,属于资金管理类服务的是()

问题详情




20.

在资本市场上,投资银行有义务为证券创造一个流动性较强的二级市场,并维持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时投资银行扮演的角色是()。

问题详情




21.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规定,其货币可兑换的概念主要是指()。

问题详情




22.

某国未清偿外债余额为2200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为7000亿美元,货物服务出总额为2000亿美元,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为600亿美元,则该国外债偿债率为()。

问题详情




23.

由于股票市场低迷,在某次发行中股票未被全部售出,承销商在发行结束后将未售出的股票退还给了发行人。这表明此次股票发行选择的承销方式是()。

问题详情




24.

类似于传统盯住安排,但波动幅度大于±1%的汇率安排是()。

问题详情




25.

引起实际损失的汇率风险是()。

问题详情




26.

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

问题详情




27.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传导变量为()。

问题详情




28.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这两者之和是()。

问题详情




29.

交易双方依据预先约定的规划,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彼此对调一系列现金流量(本金、利息、价差等)的交易行为,称之为()。

问题详情




30.

金融相关比率是指()。

问题详情




31.

狭义的金融危机是指()。

问题详情




32.

目前唯一没有资本金的中央银行是()的中央银行。

问题详情




33.

通货膨胀的过程是一种强制性的()过程。

问题详情




34.

金融业务创新的核心内容是()。

问题详情




35.

信托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财产管理制度,其本质是()。

问题详情




36.

期权与其他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区别在于交易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的分布()。

问题详情




37.

下列关于中央银行业务的描述中,不属于中央银行负债业务的是()。

问题详情




38.

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则()。

问题详情




39.

金融约束的核心思想是()。

问题详情




40.

现场检査是指通过监管当局的()来评估银行机构经营稳健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方式。

问题详情




41.

弗里德曼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稳定,货币政策应实行()。

问题详情




42.

财政出现赤字,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

问题详情




43.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常性现象,出现在()。

问题详情




44.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判定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主要指标是()。

问题详情




45.

形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问题详情




46.

按(),并购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问题详情




47.

()是指客户委托买入证券时,投资银行以自有或外部融入的资金为客户垫付部分资金以完成交易,以后由客户归还并支付相应的利息。

问题详情




48.

2003年9月以来,我国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 采取()制度。

问题详情




49.

在中央银行体制下,货币供应量等于()。

问题详情




50.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一般是()。

问题详情




5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了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和市场约束这三大支柱。

问题详情




52.

我国金融创新里程碑式的文件是()。

问题详情




53.

清算是终结解散银行机构法律关系、消火解散银行机构()的程序。

问题详情




54.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的调节和干预,其中,金融宏观调控是指( )的运用。

问题详情




55.

如果一国的国际收支因为本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的通货膨胀率而出现不均衡,则称该国的国际收支不均衡是()。

问题详情




56.

规模对称原理是指商业银行资产运用的规模必须与负债来源的规模相平衡。这是一种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

问题详情




57.

从2005年7月21日幵始,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 )浮动汇率制。

问题详情




58.

麦金农和肖把金融深化等同于()

问题详情




59.

道德危害是指()。

问题详情




60.

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属于()。

问题详情




61.

如某日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70元,则当前收益率为()。

问题详情

现有一张按年收益率14%每年付息一次的100元债券,期限是10年。





62.

该债券的名义收益率为()。

问题详情

现有一张按年收益率14%每年付息一次的100元债券,期限是10年。





63.

当市场利率为15%时,该债券价格为()元。

问题详情

现有一张按年收益率14%每年付息一次的100元债券,期限是10年。





64.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该债券为()。

问题详情

现有一张按年收益率14%每年付息一次的100元债券,期限是10年。





65.

金本位制时期,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问题详情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 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66.

金本位制时期,汇率变动的上下限是()。

问题详情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 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67.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其基本思想是()。

问题详情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 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68.

汇率由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标价方法, 其中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有()。

问题详情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 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69.

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

问题详情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 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70.

下列人民银行采取的措施中属于运用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问题详情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较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予以应对。





71.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其缺点是()。

问题详情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较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予以应对。





72.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保持经济稳定, 中央银行配合财政部门应采取的对策是()。

问题详情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较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予以应对。





73.

按照一般经济原理,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是在实施()货币政策。

问题详情

2010年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主要目的是对冲流动性和抑制通货膨胀预期,同时也是在向商业银行释放信号,敦促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以均衡的信贷投放来支持全年经济的平稳增长,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并未改变。





74.

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后,货币乘数会()。

问题详情

2010年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主要目的是对冲流动性和抑制通货膨胀预期,同时也是在向商业银行释放信号,敦促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以均衡的信贷投放来支持全年经济的平稳增长,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并未改变。





75.

存款准备金率的缺点在于()。

问题详情

2010年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主要目的是对冲流动性和抑制通货膨胀预期,同时也是在向商业银行释放信号,敦促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以均衡的信贷投放来支持全年经济的平稳增长,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并未改变。





二. 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分支银行制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问题详情





2.

金融市场最基本的要素是()。

问题详情





3.

政府为治理恶性通货膨胀而进行的币制改革, 其措施主要有()。

问题详情





4.

流动性偏好的动机包括()。

问题详情





5.

计算核心资本充足率时,核心资本的扣除项包括()。

问题详情





6.

下列因素中不会导致一国货币升值的是()。

问题详情





7.

投资银行通过四个中介作用来发挥媒介资金供求功能,这四个中介是()。

问题详情





8.

可能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因素有()。

问题详情





9.

通货膨胀所指的物价上涨是()。

问题详情





10.

我国商业银行控制贷款资产风险的主要措施有()。

问题详情





11.

国际收支的本质特征是()。

问题详情





12.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

问题详情





13.

金融衍生工具的主要内容有()。

问题详情





14.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有()。

问题详情





15.

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与货币需求成正比的因素有()。

问题详情




16.

通货紧缩的标志可以表述为以下几方面()。

问题详情





17.

在货币概览中,下列属于准货币的是()。

问题详情





18.

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是()。

问题详情





19.

处置倒闭银行的措施主要有()。

问题详情





20.

相对比较合理的实施金融自由化的顺序应该是()。

问题详情





21.

二级市场上,决定债券流通转让价格的主要因素是()。

问题详情

现有一张按年收益率14%每年付息一次的100元债券,期限是10年。





22.

中国人民银行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有()。

问题详情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较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予以应对。





23.

若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则市场上()。

问题详情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较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予以应对。





24.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会使商业银行的()。

问题详情

2010年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主要目的是对冲流动性和抑制通货膨胀预期,同时也是在向商业银行释放信号,敦促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以均衡的信贷投放来支持全年经济的平稳增长,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并未改变。





25.

作为一种效果强烈的货市政策,我国最近频繁使用该货币政策工具,其主要原因是近两年来()。

问题详情

2010年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主要目的是对冲流动性和抑制通货膨胀预期,同时也是在向商业银行释放信号,敦促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以均衡的信贷投放来支持全年经济的平稳增长,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并未改变。





三. 材料题(本类题共20题,总分40分)
1.

现有一张按年收益率14%每年付息一次的100元债券,期限是10年。

问题详情
1.

如某日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70元,则当前收益率为()。

问题详情




2.

该债券的名义收益率为()。

问题详情




3.

当市场利率为15%时,该债券价格为()元。

问题详情




4.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该债券为()。

问题详情




5.

二级市场上,决定债券流通转让价格的主要因素是()。

问题详情




2.

汇率制度是指各国普遍采用的确定本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汇率的体系。汇率制度在汇率的确定, 汇率的变动等方面都有具体规定,因此,汇率制度对各国汇率的决定有重大影响。

问题详情
1.

金本位制时期,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问题详情




2.

金本位制时期,汇率变动的上下限是()。

问题详情




3.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其基本思想是()。

问题详情




4.

汇率由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两种标价方法, 其中采用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有()。

问题详情




5.

在采用直接标价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少的本币就能兑换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这表明()。

问题详情




3.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较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予以应对。

问题详情
1.

中国人民银行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有()。

问题详情




2.

下列人民银行采取的措施中属于运用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问题详情




3.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其缺点是()。

问题详情




4.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保持经济稳定, 中央银行配合财政部门应采取的对策是()。

问题详情




5.

若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则市场上()。

问题详情




4.

2010年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主要目的是对冲流动性和抑制通货膨胀预期,同时也是在向商业银行释放信号,敦促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以均衡的信贷投放来支持全年经济的平稳增长,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并未改变。

问题详情
1.

按照一般经济原理,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是在实施()货币政策。

问题详情




2.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会使商业银行的()。

问题详情




3.

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后,货币乘数会()。

问题详情




4.

作为一种效果强烈的货市政策,我国最近频繁使用该货币政策工具,其主要原因是近两年来()。

问题详情




5.

存款准备金率的缺点在于()。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