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政质量员管理实务历年真题精选2

时长:90分钟 总分:100分

305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材料题
数量 28 10 17 5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5题,每小题4.0分,共2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每小题答对的2.0分,答错扣0分,大题总得分最低扣到0分。) 四、材料题(本类题共20题,总分20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悬臂拼装质量控制要点,预制台座使用前应采用( )倍梁段质量预压。

问题详情




2.

路基压实度的控制,压实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均匀一致,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 )Km/h。


问题详情




3.

(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文件和图纸有差错的,应当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问题详情




4.

水泥稳定土类质量控制要点中,城市快速路、主干道底基层的压实度抽检不小于( )。


问题详情




5.

关于沥青防水材料必须的试验项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问题详情




6.

是借助试验设备和仪器对材料样品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进行科学的鉴定的材料检测方法称为( )。


问题详情




7.

施工现场材料仓库、钢筋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靠近现场临时交通线路,缩短运输距离,属于绿色施工的( )。


问题详情




8.

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裂缝贯穿整个结构截面时,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

问题详情




9.

道路路面面层可采用( )米直尺测定其平整度。

问题详情




10.

水泥混凝土的( )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

问题详情




11.

验收批及分项工程验收应由( )组织施工项目专业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问题详情




12.

对材料从品种、规格、标志、外形尺寸等进行直观检查,看其有无质量问题的检测方法称为( )。


问题详情




13.

根据路面砖的外观质量要求,面层非贯穿裂纹最大投影尺寸( )mm为合格品。

问题详情




14.

涵洞两侧填料应同时回填,两侧填土高差不得大于( )cm。

问题详情




15.

给排水工程图常用代号图例中“-J-”表示( )。

问题详情




16.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粗、细骨料称量的允许偏差为( )%。

问题详情




17.

关于城镇道路路基的分项工程划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18.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灌注时,混凝土强度达到( )MPa,方可拆模。

问题详情




19.

砌筑砂浆立方体试件的标准尺寸是( )。

问题详情




20.

根据规范要求,应由( )组织施工单位质量检验员等对检验(收)批负责验收。

问题详情




21.

关于钢筋的质量控制计划内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问题详情

某新建10×3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项目部为保证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施工质量,编制了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





22.

外观检查合格的钢筋焊接接头,以300个作为一批,从中切取( )个试件,做拉伸和冷弯试验。


问题详情

某新建10×3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项目部为保证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施工质量,编制了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





23.

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mm。

问题详情

某新建10×3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项目部为保证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施工质量,编制了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





24.

基础距基坑边坡的最小工作宽度是( )。

问题详情

某桥梁采用了浆砌块石扩大浅基础,基底面积10m×4m,基础埋置深度5m。工程地质情况,自地表向下依次为;砂质粉土层2~4m、粉质粘性土层4~9m、软塑粘性土层9~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基坑采用明挖法,基坑开挖2m时,出现图纸上未说明的流砂层,施工单位在未通知设计单位就采取了抢挖法措施施工,昼夜连续开挖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时,随即砌筑基础、回填土。





25.

闭水试验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

问题详情

某施工队将管道铺设和检查井砌筑完毕后,并达到足够的强度,在试验段两端检查井内用砖砌置了厚12cm的闭水墙堵,并用水泥砂桨抹面。管堵进行了3—4天的养护后,向管内充水,试验段管段灌满水浸泡24小时,且试验水头达到规定值后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管道中可不补水。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26.

闭水墙堵厚度是否合理( )。

问题详情

某施工队将管道铺设和检查井砌筑完毕后,并达到足够的强度,在试验段两端检查井内用砖砌置了厚12cm的闭水墙堵,并用水泥砂桨抹面。管堵进行了3—4天的养护后,向管内充水,试验段管段灌满水浸泡24小时,且试验水头达到规定值后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管道中可不补水。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27.

以上做法错误有( )项。

问题详情

某项目部承接某城市管道工程,长900m,分为3段,每段300m。

做法1:热力管道功能试验的为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均为1.5P,及24h.

做法2:管沟中的平基与管墩基础分别浇注

做法3:机械挖槽开挖一次到底,测量员只控制高程和宽度,人工找平后进入后面的工序





28.

做法2中管沟中的平基与管墩基础应一次浇注,原因是( )

问题详情

某项目部承接某城市管道工程,长900m,分为3段,每段300m。

做法1:热力管道功能试验的为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均为1.5P,及24h.

做法2:管沟中的平基与管墩基础分别浇注

做法3:机械挖槽开挖一次到底,测量员只控制高程和宽度,人工找平后进入后面的工序



二. 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5题,每小题4.0分,共2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关于水泥进场的主控项目检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2.

关于路基填筑的压实质量控制要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3.

关于路基交工后出现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的原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4.

工程变更分为( )。

问题详情





5.

关于路基填土压实度达不到标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6.

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的连接方式是( )。

问题详情

某新建10×3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项目部为保证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施工质量,编制了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






7.

基底验收( )单位必须参加,并做好记录。

问题详情

某桥梁采用了浆砌块石扩大浅基础,基底面积10m×4m,基础埋置深度5m。工程地质情况,自地表向下依次为;砂质粉土层2~4m、粉质粘性土层4~9m、软塑粘性土层9~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基坑采用明挖法,基坑开挖2m时,出现图纸上未说明的流砂层,施工单位在未通知设计单位就采取了抢挖法措施施工,昼夜连续开挖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时,随即砌筑基础、回填土。





8.

基底验收的主要内容有( )。

问题详情

某桥梁采用了浆砌块石扩大浅基础,基底面积10m×4m,基础埋置深度5m。工程地质情况,自地表向下依次为;砂质粉土层2~4m、粉质粘性土层4~9m、软塑粘性土层9~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基坑采用明挖法,基坑开挖2m时,出现图纸上未说明的流砂层,施工单位在未通知设计单位就采取了抢挖法措施施工,昼夜连续开挖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时,随即砌筑基础、回填土。





9.

影响土方路基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 )

问题详情

某新建一级公路土方路基工程施工,该工程取土困难。K10+000~K12+000段路堤位于横坡陡于1:5的地面,施工方进行了挖台阶等地基处理,然后采用几种不同土体填料分层填筑路基,填筑至0~80cm,施工方选择细粒土,采用18t光轮压路机对土进行快速碾压时,碾压时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曲线的两边向中间,碾压一遍即结束。

碾压完成后检测了中线偏位、纵断高程、平整度、宽度,横坡和边坡坡度,认定土方路基施工质量合格,提请下一道工序开工。





10.

土方路基质量控制除了填料和压实的要求以外还有( )等质量控制点。

问题详情

某新建一级公路土方路基工程施工,该工程取土困难。K10+000~K12+000段路堤位于横坡陡于1:5的地面,施工方进行了挖台阶等地基处理,然后采用几种不同土体填料分层填筑路基,填筑至0~80cm,施工方选择细粒土,采用18t光轮压路机对土进行快速碾压时,碾压时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曲线的两边向中间,碾压一遍即结束。

碾压完成后检测了中线偏位、纵断高程、平整度、宽度,横坡和边坡坡度,认定土方路基施工质量合格,提请下一道工序开工。





三. 判断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每小题答对的2.0分,答错扣0分,大题总得分最低扣到0分。)
1.

( )质量计划要对测量重要标识的准确性控制措施、记录等内容作出规定。

问题详情


2.

( )主要设备订货时,要审核设备清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问题详情


3.

( )改变有关工程的施工时间和顺序属于设计变更。

问题详情


4.

( )在项目所含检验批全部合格可判定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问题详情


5.

( )引起工程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员、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

问题详情


6.

( )水泥采用快速试验仍以标养28天强度为准。

问题详情


7.

( )建设单位招标文件确定的每一个独立合同应为一个单位工程。

问题详情


8.

( )某混凝土结构物表面出现轻微麻面,根据分析不影响受力,故仅作修补处理。


问题详情


9.

( )参与工程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问题详情


10.

( )各参建单位对各自范围内的工程物资资料的汇总整理负责,并保证工程资料的可追溯性。


问题详情


11.

钢筋下料是结构施工的主要隐蔽工程,钢筋使用前除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外,还必须按材料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检验及试验。

问题详情

某新建10×3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项目部为保证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施工质量,编制了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



12.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套筒在运输和储存中不得腐蚀和沾污,同一结构内机械连接接头不得使用两个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

问题详情

某新建10×3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项目部为保证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施工质量,编制了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



13.

该工程采用了抢挖法施工措施是否正确。( )

问题详情

某桥梁采用了浆砌块石扩大浅基础,基底面积10m×4m,基础埋置深度5m。工程地质情况,自地表向下依次为;砂质粉土层2~4m、粉质粘性土层4~9m、软塑粘性土层9~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基坑采用明挖法,基坑开挖2m时,出现图纸上未说明的流砂层,施工单位在未通知设计单位就采取了抢挖法措施施工,昼夜连续开挖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时,随即砌筑基础、回填土。



14.

该工程施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质量管理有关规定。( )

问题详情

某桥梁采用了浆砌块石扩大浅基础,基底面积10m×4m,基础埋置深度5m。工程地质情况,自地表向下依次为;砂质粉土层2~4m、粉质粘性土层4~9m、软塑粘性土层9~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基坑采用明挖法,基坑开挖2m时,出现图纸上未说明的流砂层,施工单位在未通知设计单位就采取了抢挖法措施施工,昼夜连续开挖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时,随即砌筑基础、回填土。



15.

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回填之前完成。( )

问题详情

某施工队将管道铺设和检查井砌筑完毕后,并达到足够的强度,在试验段两端检查井内用砖砌置了厚12cm的闭水墙堵,并用水泥砂桨抹面。管堵进行了3—4天的养护后,向管内充水,试验段管段灌满水浸泡24小时,且试验水头达到规定值后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管道中可不补水。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16.

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管道中可不补水。( )

问题详情

某施工队将管道铺设和检查井砌筑完毕后,并达到足够的强度,在试验段两端检查井内用砖砌置了厚12cm的闭水墙堵,并用水泥砂桨抹面。管堵进行了3—4天的养护后,向管内充水,试验段管段灌满水浸泡24小时,且试验水头达到规定值后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管道中可不补水。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17.

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问题详情

某施工队将管道铺设和检查井砌筑完毕后,并达到足够的强度,在试验段两端检查井内用砖砌置了厚12cm的闭水墙堵,并用水泥砂桨抹面。管堵进行了3—4天的养护后,向管内充水,试验段管段灌满水浸泡24小时,且试验水头达到规定值后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管道中可不补水。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四. 材料题(本类题共20题,总分20分)
1.

某新建10×3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桥梁,项目部为保证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施工质量,编制了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

问题详情
1.

钢筋下料是结构施工的主要隐蔽工程,钢筋使用前除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外,还必须按材料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检验及试验。

问题详情


2.

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套筒在运输和储存中不得腐蚀和沾污,同一结构内机械连接接头不得使用两个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

问题详情


3.

关于钢筋的质量控制计划内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问题详情




4.

外观检查合格的钢筋焊接接头,以300个作为一批,从中切取( )个试件,做拉伸和冷弯试验。


问题详情




5.

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 )mm。

问题详情




6.

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的连接方式是( )。

问题详情





2.

某桥梁采用了浆砌块石扩大浅基础,基底面积10m×4m,基础埋置深度5m。工程地质情况,自地表向下依次为;砂质粉土层2~4m、粉质粘性土层4~9m、软塑粘性土层9~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基坑采用明挖法,基坑开挖2m时,出现图纸上未说明的流砂层,施工单位在未通知设计单位就采取了抢挖法措施施工,昼夜连续开挖基坑,开挖至基底标高时,随即砌筑基础、回填土。

问题详情
1.

该工程采用了抢挖法施工措施是否正确。( )

问题详情


2.

该工程施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质量管理有关规定。( )

问题详情


3.

基底验收( )单位必须参加,并做好记录。

问题详情




4.

基础距基坑边坡的最小工作宽度是( )。

问题详情




5.

基底验收的主要内容有( )。

问题详情




3.

某施工队将管道铺设和检查井砌筑完毕后,并达到足够的强度,在试验段两端检查井内用砖砌置了厚12cm的闭水墙堵,并用水泥砂桨抹面。管堵进行了3—4天的养护后,向管内充水,试验段管段灌满水浸泡24小时,且试验水头达到规定值后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管道中可不补水。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问题详情
1.

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回填之前完成。( )

问题详情


2.

闭水试验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

问题详情




3.

闭水墙堵厚度是否合理( )。

问题详情


4.

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管道中可不补水。( )

问题详情


5.

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

问题详情


4.

某项目部承接某城市管道工程,长900m,分为3段,每段300m。

做法1:热力管道功能试验的为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均为1.5P,及24h.

做法2:管沟中的平基与管墩基础分别浇注

做法3:机械挖槽开挖一次到底,测量员只控制高程和宽度,人工找平后进入后面的工序

问题详情
1.

以上做法错误有( )项。

问题详情




2.

做法2中管沟中的平基与管墩基础应一次浇注,原因是( )

问题详情


5.

某新建一级公路土方路基工程施工,该工程取土困难。K10+000~K12+000段路堤位于横坡陡于1:5的地面,施工方进行了挖台阶等地基处理,然后采用几种不同土体填料分层填筑路基,填筑至0~80cm,施工方选择细粒土,采用18t光轮压路机对土进行快速碾压时,碾压时直线段由中间向两边,曲线段由曲线的两边向中间,碾压一遍即结束。

碾压完成后检测了中线偏位、纵断高程、平整度、宽度,横坡和边坡坡度,认定土方路基施工质量合格,提请下一道工序开工。

问题详情
1.

影响土方路基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 )

问题详情




2.

土方路基质量控制除了填料和压实的要求以外还有( )等质量控制点。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