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小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解析

时长:120分钟 总分:150分

162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简答题 材料题
数量 29 4 3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9题,每小题2.0分,共58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材料题(本类题共3题,总分42分) 三、问答题(本类题共1题,每小题50.0分,共50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9题,每小题2.0分,共58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某小学几名学生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调查”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当研究小组到报社采访时,门卫说他们是“瞎捣乱”,将其拒之门外。作为指导老师应( )

问题详情




2.

张老师在用天平秤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第一次秤100克,第二次秤8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 )

问题详情




3.

小峰经常迟到、旷课,多门功课“挂红灯”。不过,他百米赛跑速度很快,连续两年获得校百米赛冠军。对此,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问题详情




4.

青年教师小王刚入职就加入冯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这表明王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注重( )

问题详情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下列实施这一战略性任务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6.

钱某闯入某乡中心校寻衅滋事,破坏了一间教室的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于钱某( )

问题详情




7.

教师杨某对学校做出的处理决定不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被申诉人应为( )

问题详情




8.

教师徐某经常上课迟到、早退,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损失。学校可依法给予徐某( )

问题详情




9.

某农村小学使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责令其限期改正的机关是( )

问题详情




10.

11岁的小学生琳琳因信件被妈妈陈某私自拆阅感到不悦,可妈妈说这样做是关心她。陈某的做法( )

问题详情




11.

小学生秦某欺凌同学,学校希望家长配合对秦某的法制教育。他的父母认为法制教育是学校的事,对此不予理会。该家长的做法是( )

问题详情




12.

某公立小学塑胶跑道不达标,导致一些学生身体不适。应该对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

问题详情




13.

小华屡次抄袭作业,袁老师训斥道:“我教了十几年的书,就没见过你这油盐不进、屡教不改的学生!”下列对袁老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14.

三(2)班班规有一条“不讲普通话唱歌一首”。一天,班主任刘老师在讲课时无意中讲了一句方言,于是她在下课后给同学们唱了一首歌,下列对刘老师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15.

小茹说话有些口吃,常有同学取笑她。班主任付老师除教育学生要尊重小茹外,还指导小茹朗读,鼓励她坚持练习。后来,小茹还在朗读比赛中获奖,人也渐渐开朗了。这表明付老师具有( )

问题详情




16.

对下图中教师行为的评价,正确的是( )

1626859950148119.png

问题详情




17.

面对突发灾难,逃生方法正确与否与逃生成功率密切相关,应对不当,往往付出生命代价。在高层楼里遇到火灾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18.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计算机专家王选主持研制的一项技术发明,为中文出版印刷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取代了铅字印刷技术。该项技术发明是( )

问题详情




19.

声音的存储和播放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许多领域[亿师学整理],成为宣传报道、科技研究和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下列人物中,最早制造商用留声机的是( )

问题详情




20.

地质年代是用来描述地球历史事件的时间单位,[亿师学教师考试研究院整理]通常在地质学和考古学中使用。下列选项中,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问题详情




21.

康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他积极探索天体的起源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自然形成的理论,这一理论是( )

问题详情




22.

瑞典女作家拉格勒夫创作的一部长篇童话,通过一个调皮的男孩变成一个小精灵的故事,把地理、历史和文化熔于一炉,富有科学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作者也因此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是( )

问题详情




23.

先秦诸子的著作,经常采用寓言来阐明道理。下列寓言故事,出自《庄子》的是( )

问题详情




24.

簧乐器是用片状震动体发音而成的乐器,发音的簧可以由苇、术、竹、金属等做成。下列乐器中,不属于簧乐器的是( )

问题详情




25.

“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是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特别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评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希腊雕塑的是( )

问题详情




26.

计算机病毒能利用系统信息资源惊醒繁殖并生存,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表述,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27.

在word的编辑状态下,单击“粘贴”按钮,产生的操作结果是( )

问题详情




28.

将选项中的图形填入下面空格中,最符合各自中另外三个图形的一致性规律的是( )

1626860375904787.png

问题详情




29.

下列选项的表述的内容,包含在“只有经历过无数失败才懂得成功的艰辛”中的是( )

问题详情




二. 材料题(本类题共3题,总分42分)
1.

新转来的小强是有名的调皮生,同年级别的班主任都不愿意接收他,而张老师二话没说就同意他转到自己的班里。开学时,张老师在班会上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说道:“有一位活泼热情的新成员小强,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随后,张老师又到小强家进行了家访。一开始,小强有所改变,上课捣乱的情况几乎看不到了,特别是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表现尤为突出:遵守纪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又有其他科任老师说小强上课捣乱。张老师把小强叫到办公室,结合刚学习的内容,对他说:“小强,老师发现你的数学很棒哦,我这里有几道数学题,想试试吗?”“3乘0等于几”“0”小强回答得干脆利落。“10乘50再乘0?”“0”小强的回答一次比一次小声,“老师,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时,张老师说:“你刚才做的题目里,有些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更大的数,可因为0的存在,他们最终的结果都是0,你愿意做这个0吗?”“老师,我不想当这个0!”小强急促地说,一改刚开始的无所谓态度。“每个同学都应该为班级争光添彩,做一个有益的‘数’,你说对吗?”小强点点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张老师特别注意观察小强,还根据小强优势,让其担任了数学课代表。同时,他还常常向其他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大家都反应从小强的课堂表现中,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问题:

问题详情
1.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问题详情
2.

运动会结束后,小华在周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这一次学校秋季运动会非比寻常,因为有一个特殊的项目,那就是班级韵律操比赛。我们班余老师是一个比较要强的老师,听同学们讲,每次比赛,她都要力争好成绩,大家熟练的班级韵律操对我这个刚转来的新手来说,可是难上加难。有班干部向余老师建议,不让我参加比赛。我本想老师会同意,反正学校并没有要求必须全班参加,再说我刚刚转来。但是余老师没有同意,在班上说:“咱们班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班上的一个同学都不能少!”我感觉到余老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

眼见比赛日渐临近,我很是着急,看得出与我们一同训练的余老师也很着急。余老师找到我,一边鼓励我一定能行,一边亲自手把手教我韵律操的每一个动作。余老师腰不好,我看到余老师每次讲解示范动作弯腰时,总是咬着牙,我更是认真操练。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在较短时间内学会了班级韵律操。

比赛终于来了,临赛前余老师走过来,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不要太看重比赛成绩,只要将我们平时训练的水平展现出来就可以!”说完还朝我点头微笑。我知道余老师为什么朝我点头微笑,那是在鼓励我,相信我能行。

随着音乐声响起,我按照余老师平时教我的韵律操动作,一丝不苟地做着,同学们也是异常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齐心协力地努力下,咱们班终于夺得冠军。

问题:

问题详情
1.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余老师教育行为。

问题详情
3.

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型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

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

“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振道为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将其表述为“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有心悟”,下学“人伦日用”,下达“天道性命”,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艺”上开到“道”,用“道”来指导“艺”。

“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孔子在《礼记》中多次提到要以“文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既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各种礼仪规范、唱歌、跳舞等,属于文艺范畴;射御包括射箭、骑马等体育运动,属于武艺范畴;书数指书法、算数、天文地理等知识,属于技艺范畴。因此,“艺”包含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朱熹《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义洒扫、应对、治人之道。可见,古人从小就要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武艺中的“射”在古代是相当被重视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培养心性;射箭时必须身端体正,精力集中,心无旁骛,若射不中也当反躬自问,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过简单的“射”提炼出了丰富的“道”的内涵。

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却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就是从戏曲、说唱中学得的。传统戏曲作为种“高台教化”,其中的正邪虽然过于脸谱化,但恰恰是这些让人们懂得了善恶之分。艺术的呈现和发展,一定要遵从“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不要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玩物。

天地万物,道通为一。《中庸》中讲“道不远人”,但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气”,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精神、能量,跟具体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各种门类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视、闻、摸去体会内部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外在的形象,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

中国古典文化极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以达到回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的道与气》)

问题详情
1.

(1)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分别有何特点?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10分)

问题详情
三. 问答题(本类题共1题,每小题50.0分,共50分)
1.

一位城里人带着孩子在乡下一户人家度过了一天一夜,城里人让孩子描述一下城里和乡下的区别,儿子想了想说:“我们家只有一条狗,可是他们家却有四条狗,咱家仅有一个水池,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夜里,我们的花园里只能看见几盏灯,可他们的花园上面却有千万颗星星;还有我们的院子里只能停几辆小汽车,可他们的院子里却能容得下几百头奶牛。”城里人愕然。接着,儿子又说:“等我长大了,要过上和他们一样的生活。”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问题详情
2.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问题详情

新转来的小强是有名的调皮生,同年级别的班主任都不愿意接收他,而张老师二话没说就同意他转到自己的班里。开学时,张老师在班会上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说道:“有一位活泼热情的新成员小强,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随后,张老师又到小强家进行了家访。一开始,小强有所改变,上课捣乱的情况几乎看不到了,特别是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表现尤为突出:遵守纪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可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又有其他科任老师说小强上课捣乱。张老师把小强叫到办公室,结合刚学习的内容,对他说:“小强,老师发现你的数学很棒哦,我这里有几道数学题,想试试吗?”“3乘0等于几”“0”小强回答得干脆利落。“10乘50再乘0?”“0”小强的回答一次比一次小声,“老师,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时,张老师说:“你刚才做的题目里,有些数相乘可以得到一个更大的数,可因为0的存在,他们最终的结果都是0,你愿意做这个0吗?”“老师,我不想当这个0!”小强急促地说,一改刚开始的无所谓态度。“每个同学都应该为班级争光添彩,做一个有益的‘数’,你说对吗?”小强点点头。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张老师特别注意观察小强,还根据小强优势,让其担任了数学课代表。同时,他还常常向其他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大家都反应从小强的课堂表现中,看到了可喜的变化。

问题:

3.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评析余老师教育行为。

问题详情

运动会结束后,小华在周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受:

这一次学校秋季运动会非比寻常,因为有一个特殊的项目,那就是班级韵律操比赛。我们班余老师是一个比较要强的老师,听同学们讲,每次比赛,她都要力争好成绩,大家熟练的班级韵律操对我这个刚转来的新手来说,可是难上加难。有班干部向余老师建议,不让我参加比赛。我本想老师会同意,反正学校并没有要求必须全班参加,再说我刚刚转来。但是余老师没有同意,在班上说:“咱们班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班上的一个同学都不能少!”我感觉到余老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

眼见比赛日渐临近,我很是着急,看得出与我们一同训练的余老师也很着急。余老师找到我,一边鼓励我一定能行,一边亲自手把手教我韵律操的每一个动作。余老师腰不好,我看到余老师每次讲解示范动作弯腰时,总是咬着牙,我更是认真操练。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在较短时间内学会了班级韵律操。

比赛终于来了,临赛前余老师走过来,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不要太看重比赛成绩,只要将我们平时训练的水平展现出来就可以!”说完还朝我点头微笑。我知道余老师为什么朝我点头微笑,那是在鼓励我,相信我能行。

随着音乐声响起,我按照余老师平时教我的韵律操动作,一丝不苟地做着,同学们也是异常认真。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齐心协力地努力下,咱们班终于夺得冠军。

问题:

4.

(1)文章认为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分别有何特点?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文化中的“道”和“艺”是统一不可分的?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10分)

问题详情

世界各国文化都包含无形和有型两个层面,这二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称为“道”和“艺”。各种具体的学问,可称为“艺”;万物共通的道理,可称为“道”。

在中国文化中,“道”和“艺”之间是统一不可分的关系,并着重强调“由艺臻道,以道统艺”,“求道”被作为一切“艺”的根本指归。

“道”的概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被称为“道”文化也不为过。它以传道、明道、行道为指归,以求道、悟道、振道为根本,以载道为内涵,以达道为究竟。儒家将其表述为“下学可以言传,上达必有心悟”,下学“人伦日用”,下达“天道性命”,就是说要从具体的“艺”上开到“道”,用“道”来指导“艺”。

“艺”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丰富,孔子在《礼记》中多次提到要以“文艺”来教育青少年,“六艺”既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指各种礼仪规范、唱歌、跳舞等,属于文艺范畴;射御包括射箭、骑马等体育运动,属于武艺范畴;书数指书法、算数、天文地理等知识,属于技艺范畴。因此,“艺”包含文艺、武艺、技艺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朱熹《大学章句·序》中提到:“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义洒扫、应对、治人之道。可见,古人从小就要学习诸多“艺”层面的知识,这对于提高个人修养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武艺中的“射”在古代是相当被重视的活动,因为它不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通过这项活动还可以培养心性;射箭时必须身端体正,精力集中,心无旁骛,若射不中也当反躬自问,而非怨天尤人。古人通过简单的“射”提炼出了丰富的“道”的内涵。

古代多数老百姓不识字,却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的观念就是从戏曲、说唱中学得的。传统戏曲作为种“高台教化”,其中的正邪虽然过于脸谱化,但恰恰是这些让人们懂得了善恶之分。艺术的呈现和发展,一定要遵从“由艺臻道,以道统艺”的传统精神,努力恢复艺术陶冶性情、净化人心、提升人生、和谐社会的本来功能,不要让艺术异化为拼比技巧、追逐名利、刺激感官、煽动人欲、腐蚀心灵、污染社会的玩物。

天地万物,道通为一。《中庸》中讲“道不远人”,但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到“道”的存在。“道”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气”,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精神、能量,跟具体操作层面的气功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无法用语言传达的精神力量。而各种门类的“艺”都是可见、可听、可感的。必须通过视、闻、摸去体会内部所包含的道理,通过外在的形象,达到对其内在理念、观点的体悟与认同,得到更高层次的智慧。

中国古典文化极其注重对“道”的领悟和把握,将这种更高层次的智慧视为文化之魂魄,我们可以从提倡、宣扬古典文化中门类丰富的“艺”入手,进而理解并体会更高层次的“道”,以达到回复、增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的道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