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公司-2019校招笔试-Web前端开发工程师客观题合集

时长:120分钟 总分:80分

180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数量 29 10
1.
公司门户网站随着访问用户增加需要扩展服务器数量,每台服务器在DNS配置时,...
问题详情

公司门户网站随着访问用户增加需要扩展服务器数量,每台服务器在DNS配置时,域名与主机相同,为达到负载均衡,DNS服务器需要开启(      )




2.
IP数据报的收发方进行跨网投递时,发送方需利用ARP协议获取哪些信息(&n...
问题详情

IP数据报的收发方进行跨网投递时,发送方需利用ARP协议获取哪些信息(      )




3.
SNMP协议利用(      )协议实现管理...
问题详情

SNMP协议利用(      )协议实现管理者与SNMP代理之间的信息交互




4.
公司办公室,技术部,开发部,销售部的网络地址分别为172.16.32.0/...
问题详情

公司办公室,技术部,开发部,销售部的网络地址分别为172.16.32.0/24,172.16.33.0/24,172.16.34.0/24,172.16.35.0/24网络中心进行地址聚合,聚合后覆盖四个部门的网络地址是(      )




5.
数据链路层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类型(      )
问题详情




6.
STP协议可以实现的功能是(      )
问题详情




7.
公司内部为100Mbps的企业网,办公室计算机从网络中心下载25M的文件,...
问题详情

公司内部为100Mbps的企业网,办公室计算机从网络中心下载25M的文件,在没有流量控制与无干扰的情况下,大概需要的时间为(      )




8.
运行哪个协议后可用避免交换机之间存在的环路(    &...
问题详情

运行哪个协议后可用避免交换机之间存在的环路(      )




9.
有关树的说法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10.
在AVL树中,哪个调整操作可以使根节点的平衡因子由1变为2(  ...
问题详情

在AVL树中,哪个调整操作可以使根节点的平衡因子由1变为2(      )




11.
依次将关键字序列7, 6, 4, 10, 8, 11插入到一棵空的平衡二叉...
问题详情

依次将关键字序列7, 6, 4, 10, 8, 11插入到一棵空的平衡二叉树中,插入后的平衡二叉树的根结点为(      )




12.
已知最大堆的关键字序列为93,72,48,53,45,30,18,36,1...
问题详情

已知最大堆的关键字序列为93,72,48,53,45,30,18,36,15,35,删除关键字72,调整后得。到的最大堆是(      )




13.
产生哈希冲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问题详情

产生哈希冲突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14.
设哈希表长为8,哈希函数为Hash (key)=key%7。初始记录关键字...
问题详情

设哈希表长为8,哈希函数为Hash (key)=key%7。初始记录关键字序列为(32,24,15,27,20,13),用链地址法作为解决冲突方法的平均查找长度是(      )




15.
对字符串 "mabnmnm" 的二进制进行哈夫曼编码有多少位()
问题详情

对字符串 "mabnmnm" 的二进制进行哈夫曼编码有多少位()




16.
在哈夫曼树中,结点的度可能为(      )
问题详情




17.
对关键码集合K={22,11,38,68,43,6,10,48},用筛选法...
问题详情

对关键码集合K={22,11,38,68,43,6,10,48},用筛选法创建最小堆时,从关键码(      )开始调整




18.
已知有向图G=(V,E),其中V={a,b,c,d,e,f,g}, E={...
问题详情

已知有向图G=(V,E),其中V={a,b,c,d,e,f,g},
E={<a,b>,<a,c>,<a,d>,<b,e>,<c,e>,<c,f>,<d,f>,<e,g>,<f,g>}G的拓扑序列是(      )




19.
有向图 G 中有 n 个顶点,e 条边,采用邻接表存储,若采用 BFS 方式遍历其时间复...
问题详情

有向图 G 中有 n 个顶点,e 条边,采用邻接表存储,若采用 BFS 方式遍历其时间复杂度为(      )




20.
直接插入排序算法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形下(    &nbs...
问题详情

直接插入排序算法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形下(      )




21.
设二叉排序树由(54,28,16,34,73,62,95,60,26,43...
问题详情

设二叉排序树由(54,28,16,34,73,62,95,60,26,43)构成如下图二叉树,则在该树中查找任意指定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
774775uxm.jpg




22.
已知序列(50,30,80,20,40,90,35,85,32,88) ,...
问题详情

已知序列(50,30,80,20,40,90,35,85,32,88) ,按照依次插入的方法生成二叉排序树,则在该树中查找关键字值为35的结点所需比较次数为(      )




23.
使用快速排序算法对序列9,1,3,8,23,5,7,10,29,19进行排...
问题详情

使用快速排序算法对序列9,1,3,8,23,5,7,10,29,19进行排序,基准数取9,则第1趟排序后的结果为(      )




24.
使用直接选择排序算法对序列18,23,19,9,23,15进行排序,第3趟...
问题详情

使用直接选择排序算法对序列18,23,19,9,23,15进行排序,第3趟排序后的结果为(      )




25.
关于归并排序叙述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26.
对于初始关键字(67,66,77,82,78,51,58),使用二路归并排...
问题详情

对于初始关键字(67,66,77,82,78,51,58),使用二路归并排序,第一趟归并之后其序列变为(      )




27.
下列哪种算法平均情况、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n^2)(&...
问题详情

下列哪种算法平均情况、最好情况和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都为




28.
下列哪些排序方法在最坏的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n^2(  &nbs...
问题详情

下列哪些排序方法在最坏的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




29.
待排序元素规模较小时,宜选取哪种排序算法效率最高(   ...
问题详情

待排序元素规模较小时,宜选取哪种排序算法效率最高(      )




30.
对n个元素用插入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是(    &nbs...
问题详情

对n个元素用插入法建堆的时间复杂度是()




31.
利用动态规划计算以下矩阵连乘:A1(20*25)、A2(25*5)、A3(...
问题详情

利用动态规划计算以下矩阵连乘:A1(20*25)、A2(25*5)、A3(5*15)、A4(15*10)、A5(10*20)、A6(20*25)




32.
适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的问题一般应具有哪些特征(    ...
问题详情

适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的问题一般应具有哪些特征(      )




33.
以下算法中哪些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O(1)(    &n...
问题详情

以下算法中哪些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O(1)?




34.
下面程序的执行结果为(      ) #in...
问题详情

下面程序的执行结果为()
#include <stdio.h>

int func(int n) {
    if (n < 2)
        return n
    return func(n - 1) + func(n - 2)
}

int main () {
    printf("%d\n",func(7))

    return 0
}








35.
下列程序执行func(15,20)的结果为(    &...
问题详情

下列程序执行func(15,20)的结果为()
int func(int i, int j){
    if (i <= 0 || j <= 0)
        return 1
    return 2 * func( i-3, j/2)
}








36.
一个数据流中出现了的报文片段:A ESC FLAG B,假设采用字节填充算...
问题详情

一个数据流中出现了的报文片段:A ESC FLAG B,假设采用字节填充算法,填充后的输出为(      )




37.
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76.32/12匹配(    &n...
问题详情

以下地址中的哪一个和76.32/12匹配(      )




38.
网络拓扑结构中存在网桥S1、S2、S3、S4,若对应MAC地址分别为AAB...
问题详情

网络拓扑结构中存在网桥S1、S2、S3、S4,若对应MAC地址分别为AABB-CCDD-EE00、AABB-CCDD-EE11、BBBB-CCDD-EE00、BBBB-CCDD-EE11,所有网桥优先级采用默认值,则使用STP协议后,哪个网桥会被确定为根网桥(      )




39.
原始数据为011011111111111111110010采用比特填充技术...
问题详情

原始数据为011011111111111111110010采用比特填充技术填充后的发送数据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