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练习题一

时长:120分钟 总分:100分

196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简答题 材料题
数量 17 10
一、材料题(本类题共17题,总分100分)
一. 材料题(本类题共17题,总分100分)
1.

小江,10岁,其父母为外地务工人员,小江幼年时期被父母寄养在农村奶奶家,所以和父母关系不和。因为父母近几年生活条件改善,并且在城市里租了一套房子,所以父母把他从农村接到城市生活。其父母本想从此享受三口之家的欢乐,可是自从小江被接来后,问题却不断产生。小江所在学校的老师反映,小江和同学们关系不好,经常逃课,并且对老师态度很不好。

小江父亲因此事对小江动了手,这导致了小江父子关系更加紧张。母亲因此事也生病了。社区社会工作者闻听此事,采取社会工作者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对小江及其一家进行了帮助。

问题详情
1.

案例中的社会工作者采取了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对小江进行了帮助,请简要说明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问题详情
2.

按照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分析小江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供问题原因的分析视角。

问题详情
2.

小丁是个12岁的女孩,有个幸福的家庭。但半年前爸爸的工作单位改制,爸爸一夜之间下了岗,其后虽然努力找工作,但一直没有结果。妈妈在焦急之余对爸爸的唠叨和埋怨多了起来,碰上爸爸的火爆脾气,两人开始不断争吵。每逢爸爸妈妈吵架,小丁都很害怕,经常独自一人流泪。小丁在学校本来成绩优异,活泼开朗,有很多朋友,可如今小丁越来越孤僻,不愿跟同学交往,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

【问题】

问题详情
1.

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来评估本案例。

问题详情
2.

请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具体的介入策略。

问题详情
3.

王女士,35岁,因患有尿毒症需要不间断地去医院进行血液透析,费用特别高,王女士因为生病,又无法从事正常的工作,只能在社区找到一个看门的工作,收入十分微薄。王女士的丈夫李先生36岁,一年前在工地干活时受伤,治疗后右手经鉴定为4级残疾,无法继续之前的工作,并且工地也不给予工伤赔偿,李先生因缺乏其他工作技能,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没有丝毫的经济收入。他们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儿子需要供养,家庭生活异常窘迫。虽然他们一家被认定为低保户,每月可以拿到少量的低保金,但对于他们的家庭所需要的来讲远远不够。对此,李先生已多次向社区居委会请求给予帮助,但是没有任何回应。

【问题】

问题详情
1.

请运用优势视角的理论,分析李先生一家的自身资源。

问题详情
2.

请运用系统理论分析李先生一家的社会资源。

问题详情
4.

43岁的女子杨某,是一名在社区服刑的矫正对象。她曾因多次盗窃和贩卖毒品3次被判刑,但她并未吸取教训。后来她在南京一处公交站台上扒窃他人的手机时被当场抓获。考虑到杨某属累犯等因素,法庭以盗窃罪判处她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而就在法院受理案件的当天,经医院检查证实,杨某已经怀孕,法院决定对她实施监外执行。她激动不已,觉得自己做了错事,反倒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照顾。

杨某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再回到自己的社区,觉得所有的人都会指责她,所以很郁闷,生活也没有精神头。在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帮助下,杨某向社区矫正工作者说出了她过去行为的不当,表达了后悔莫及的心情。从此,杨某经常找社区矫正工作者谈心,精神状态转好,并且在矫正期间定期汇报思想和参加社区活动。同时,社区矫正工作者给了杨某莫大的鼓励和安慰,使这位女性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人间的关爱。

【问题】

问题详情
1.

请从矫正工作者的角度来回答,你认为杨某在社区矫正初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问题详情
2.

作为矫正工作者,应该遵循哪些矫正工作的价值理念去进行服务?

问题详情
5.

王某是一名在社区服刑的矫正对象,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因病被暂予监外执行。王某有一位生病在床的老母亲,妻子没有工作,靠打零工赚取租房费用,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现在也面临辍学的危险。王某家境贫寒,全家四口人生活在一个30多平米的租用房内。回到社区内服刑后,社区居民见到他总是指指点点,甚至看到他就绕道而行。原来的社区朋友现在都成了陌生人。这一切让生病的王某感觉到了生活的艰难,而且因为生病,他还不能从事过于繁重的工作。

【问题】

问题详情
1.

王某作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哪些特殊的需要和问题?

问题详情
2.

作为矫正社会工作者,你应该从哪些方面介入来帮助矫正对象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详情
6.

案例:

某社区内成立了一家专门为智障人士服务的社会工作机构,在成立之初,机构内活动设施及康复设施齐全,并且配备了4名专职的社会工作者负责活动的策划与机构管理,同时有众多的志愿者前来协助提供服务。在硬件软件设施皆齐全的情况下,有23名智力水平有不同程度差异的智障人士加入到其中。机构每周开放五天,平常的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也很丰富,学员们都很喜欢,他们的家人也因此感到非常放心,觉得找到了一个能帮助智障人士回归社会的场所。但久而久之,因一些外在的不可控因素影响,其中2名专职社会工作者先后离开了机构,机构的志愿者数量也越来越少,至此,平日里的活动越来越流于形式,变得枯燥无味,学员们越来越不爱参与,大多时间只是在机构中安静地坐着或是自己玩耍,这让机构负责人很头疼。

问题:

问题详情
1.

请针对上述情况,对该社区的这所社会工作机构面临的问题做出陈述。

问题详情
2.

如果你是这家社会工作者机构的负责人,为了改善机构的服务,你会怎么做?

问题详情
7.

陈建,男,23岁,未婚,四川人,高中毕业后到海南打工。几个月前发生重大车祸,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却留下重度残疾。在其手术住院期间,由于医院缺乏专业的康复训练条件和康复技术指导,未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不久,陈建来到海口市某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他请求康复机构的社会工作者给予帮助。针对他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与有关部门、患者家属及主管医生交流情况,并多次进行法律咨询。

【问题】

问题详情
1.

请根据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拟订一份社会工作者服务方案。

问题详情
8.

某小区残障人士比例较高,尤其是近一年间发生的两起重大意外事故造成了两人伤残,一起事故是小区王爷爷的孙子出小区大门玩耍,过马路时不小心一辆汽车撞倒,车轮从右腿上碾过,住院治疗四个月,最后一条腿还是没能保住。另一起是陈阿姨晚上在小区散步,被六楼掉落的花盆砸到脑袋,当场晕倒,被送到医院抢救,医生说事故造成脑出血,最后陈阿姨变得神志不清楚,左半身行动也不便。针对社区出现事故造成人员伤残的情况,社区的社会工作机构准备组织实施相关的服务项目来提供帮助。

【问题】

问题详情
1.

请以关爱生命为主题设计社区康复项目方案。

问题详情
9.

某社区内有十多位残疾人,他们都有长期的照顾者。最近,这些残疾人照顾者大多由于长期照顾而不堪压力,纷纷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烦躁、低落情绪。

【问题】

问题详情
1.

假定你是该社区服务中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请针对此情况为这些残疾人照顾者设计一个小组服务方案。

问题详情
10.

媛媛是个7岁的小女孩,现在就读于某小学。因为幼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媛媛的腿脚行动不便,这给媛媛的生活、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造成了严重障碍。开学一个多月来,性格内向、自卑的媛媛从不参与任何室外活动,也很少与同学交流,几乎没有要好的朋友。时间一长,她产生了厌学情绪,经常对老师撒谎,借故请假。

假如你是该小学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被要求为媛媛提供服务。

【问题】

问题详情
1.

在上述案例中。媛媛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问题详情
2.

针对媛媛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