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练习题三

时长:150分钟 总分:120分

260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数量 80 20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80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80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一个学生向社会工作者抱怨说:“这算什么,我花了整整一个星期写的报告,只得到乙,而小王临时东拼西凑的居然得到了甲,你说老师是怎么当的呢?简直没有标准啊!”以下回应运用了同理心技巧的是( )。

问题详情




2.

下列对个案社会工作结案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3.

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联系社会爱心人士,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或者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为服务对象提供深度的心理辅导,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是( )。

问题详情




4.

社会工作者张井针对残疾人等社会困难群体而开展的宣传活动,希望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心,他所扮演的角色是( )。

问题详情




5.

在一个亲子关系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发现妈妈与女儿之间的沟通方式是导致双方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特意示范给母亲如何更好地与女儿进行沟通。此时社会工作者扮演的基本角色是( )。

问题详情




6.

在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预估的时候,需要确定的内容不包括( )。

问题详情




7.

在学校社会工作者小陈为案主服务的过程中,他搜集了案主的兴趣、自我防卫机制等资料,这些资料的收集是属于( )。

问题详情




8.

个案工作服务计划的内容不包括( )。

问题详情




9.

对于前来寻求帮助的求助对象,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做的工作是( )。

问题详情




10.

小涛的父母常常因为一些家庭琐事而吵架,而每次吵架之后夫妻两个都会进入冷战状态,互不交流。有些事情就通过小涛来传达。这种家庭结构模式被称为( )。

问题详情




11.

小王的儿子非常受宠,在家非常霸道,夫妻两人平时以儿子为中心,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小王的儿子变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家庭的权力掌握在儿子手中。社会工作者协助小王认识到这种家庭结构是病态的,建议他采取一些办法把权力重新集中到夫妻二人手里。这种做法是运用了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中( )的治疗技巧。

问题详情




12.

下列关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

问题详情




13.

小陈的父母经常为生活琐事争吵,小陈总是帮母亲数落父亲。依据米纽秦对病态家庭结构的分类,小陈的家庭结构属于( )。

问题详情




14.

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问题详情




15.

小军和小丽恋爱三年,在家人和朋友的祝福下举行了婚礼,结婚两年后,他们的女儿然然出生。按照家庭生命周期的观点,此时小军的家庭处于( )。

问题详情




16.

下列各项不属于人本治疗模式理论假设的是( )。

问题详情




17.

小玉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一天他的服务对象对他抱怨道:“我都已经上高二了,可我爸妈老是把我当小孩子,晚上写作业他们总有一个人守着,生怕他们一不在我就偷懒。”小玉的回应最符合“同感”技巧的是( )。

问题详情




18.

小伟从小活泼好动,升入中学后经常与一群无心学习的朋友混在一起,打架滋事。社会工作者在辅导小伟的过程中,细心聆听,不妄下判断。当小伟情绪激动时,加以安慰,理解其感受,并鼓励他尝试新事物,结识新朋友。社会工作者采用的个案工作模式是( )。

问题详情




19.

小林家庭贫困,最近他的母亲意外死亡,为处理母亲的后事,小林向亲友和社会工作者求助,此时小林处于危机发展的( )阶段。

问题详情




20.

( ),美国开始从事预防自杀的研究,成立了预防自杀的危机介入中心。

问题详情




21.

服务对象李玟由于好友的背叛而在精神上产生了危机,身心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经过社会工作者张阿姨运用危机介入模式的调适和治疗,她的心态逐渐稳定了下来,李玟的心态逐渐稳定下来的这个阶段属于危机发展的( )阶段。

问题详情




22.

李华对自己的要求一直都很高,工作要做到最好,收入在身边的人中也要是最高的,使用的物品也要是最好的,对于男朋友的要求也特别高。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李华的这种行为属于非理性信念中的( )。

问题详情




23.

大学生小红向社会工作者倾诉,她什么都不如别人,经常会感觉自卑。如果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开展服务,社会工作者的重点应该是( )。

问题详情




24.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是社会工作者针对服务对象开展( )的重要依据。

问题详情




25.

服务对象面对社会工作者,打开了埋藏于自己心中多年的心结,讲述自己的不幸经历。这种治疗技巧属于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 )治疗技巧。

问题详情




26.

( )综合各种相关的理论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加以发扬光大,把心理社会作为这种治疗模式的概括。

问题详情




27.

在个案工作模式中,强调人和环境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人的内部心理与其外部环境的互动产生了人的特定思想和行为,这个模式是( )。

问题详情




28.

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强厌学并多次逃学,社会工作者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促进小强的成长和发展。下列做法中,属于间接治疗技巧的是( )。

问题详情




29.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中的( )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服从位置的辅导技巧。

问题详情




30.

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帮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重点在于( )。

问题详情




31.

应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为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帮助。其中,社会工作服务属于( )。

问题详情




32.

徐某患有残疾且家庭贫困,妻子在一年前又带着孩子离家出走,这让原本并不圆满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困苦,徐某生活更加没有依靠。社会工作者如果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帮助徐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着重点在于帮助徐某( )。

问题详情




33.

解决家庭问题时社会工作者一般采用( )。

问题详情




34.

个案工作的焦点是( )。

问题详情




35.

下列对社会功能的增强的表述,错误的是( )。

问题详情




36.

《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认为,( )是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以个别化方法,对感受困难、生活失调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问题详情




37.

刘某在某国企工作十多年,近期被迫下岗,家庭收入急剧减少,刘某的情绪很低落。为帮助其重新振作,社会工作者的下列回应属于优势视角的是( )。

问题详情




38.

小章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小章很小就开始一个人生活,不仅要完成学校的课业,还要独立做家务,照顾自己,这样的生活经历让小章很早便开始独立和自强。社会工作者用优势视角,认为小章具有( )行为品质。

问题详情




39.

钱某高中毕业后下海经商,所获颇丰,后因染上毒瘾导致家里一贫如洗,后进入戒毒所戒毒。钱某回归社区后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因此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的下列行为体现了优势理论的是( )。

问题详情




40.

小华是一个正义感很强的年轻人,乐于助人。而在一次见义勇为中,小华行为过当,致使犯罪嫌疑人重伤,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小华对自己被判刑难以理解,情绪低落。如果运用优势视角理论,社会工作者恰当的做法是( )。

问题详情




41.

在权威意识的唆使下,社会工作者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理论、价值观强加给服务对象,以特定的诊断语言或以疑问的方式进行评估,怀疑服务对象的诉说和判断。优势视角要求社会工作者应该做到( ),从而真正从信任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去建构专业关系。

问题详情




42.

小虹很小时候便一人生活,父母为改善家庭贫穷生活,常年在外打工,小虹每天除了要努力学习功课之外,还要给自己煮饭,喂养牲畜等,这样的生活经历让小虹很早便开始独立和自强。社会工作者用优势视角来看小虹,小虹具有( )行为品质。

问题详情




43.

首先在精神医学领域提出了依附理论,强调早期关系重要性的是( )。

问题详情




44.

格兰诺维特提出了人际连接的强度概念,他指出“强连接”对自我的社会心理活动有重要作用,互动的目的是维持既有的连接。一般来讲,个人从“强连接”中更容易获得( )。

问题详情




45.

增强权能理论下的实务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角色是服务对象的( )。

问题详情




46.

初中生小辉是一个内向的孩子,父亲对他期望一直很大,对他管教很严厉,学习上稍一出错就会遭到父亲的严厉批评,甚至打骂;而且,父亲经常会骂他笨,干什么都不行,经常对他表现得很失望。在与社会工作者的交谈中,小辉也觉得自己笨,什么都不会。社会工作者依据( )理论,帮助小辉分析,实际上并不是小辉笨,而是他经常遭受父亲的否定性评价,致使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笨。社会工作者决定从改变小辉父亲的看法做起,帮助小辉走出困境。

问题详情




47.

下列不属于索罗门认为造成无力感的根源的是( )。

问题详情




48.

一位长期受到丈夫虐待的女士,产生了强烈的无助感,对丈夫的暴力失去了反抗能力。作为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 )来帮助这位女士。

问题详情




49.

老张属于低收入人群,年近50的他一直单身,加上自身性格的缺陷,身边很少有朋友,经常有无力感、无助感,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对老张展开服务工作最适宜的理论是( )。

问题详情




50.

实务社会工作中,存在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起( )。

问题详情




51.

对社会工作专业产生最直接影响的人本主义学者是( )。

问题详情




52.

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最重要贡献是( )。

问题详情




53.

一位单亲母亲徐莲,由于婚姻失败、下岗以及教育孩子遇到困难,对生活失去信心。社会工作者对这类人士提供帮助时,可以运用( )。

问题详情




54.

小卢自父母离婚之后,脾气暴躁,时常和同学发生争执,老师难以调解,小卢逐渐被同学排斥,老师对他的行为不满,爸爸经常责骂。社会工作者用系统理论对小卢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小卢的问题是由( )。

问题详情




55.

下列( )理论深受“适者生存”的观念的影响。

问题详情




56.

认为生命有机体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系统都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的一般系统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

问题详情




57.

为社会工作实务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和服务框架的是( )。

问题详情




58.

一位下岗工人在失去工作后家庭关系也开始出现问题,孩子在学校也遇到了问题,学习成绩下降,同学关系变得疏离,家庭生活出现危机。他本人则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对生活一筹莫展。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 )理论帮助这个下岗工人。

问题详情




59.

说明人们的信念、思考、自我告知和评估是理性的,则情绪是正常的,否则是非理性的、扭曲的,因而人们会逐渐形成不正常的情绪、情感和行为的是( )。

问题详情




60.

改变案主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修正其不理性的自我对话属于认知行为理论( )方面的实务原则。

问题详情




61.

在认知行为学派的助人过程中,专业关系有效与否的关键在于( )。

问题详情




62.

小牧是一名大学生,从小受家人的溺爱,什么事情都是家人帮他做决定,到了大学后很多事情自己都拿不定主意,经常打电话求助家人和老师,自己也认为自己天生就很笨,什么事情都办不成,非常苦恼。学校社会工作者李大姐在为小牧提供一段时间的服务后,帮助小牧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很幼稚,并让小牧认识到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帮助小牧树立了自信心。李大姐作出这一决定的根据是( )。

问题详情




63.

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来自巴甫洛夫的( )。

问题详情




64.

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结构的观点,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问题详情




65.

自我普遍的防卫机制不包括( )。

问题详情




66.

创造精神分析理论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 )。

问题详情




67.

在处理一个母亲虐待孩子的个案中,社会工作者发现孩子的母亲在童年也被父母虐待。根据( ),社会工作者应该深入探索母亲童年的成长情况。

问题详情




68.

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

问题详情




69.

小文在小时候被寄养在奶奶家,在奶奶的关爱呵护下成长,小文和奶奶的感情很深厚。长大后小文经常和奶奶联系。当小文有一天得知奶奶去世的消息,他拒绝接受,他认为大家都在骗他。按照精神分析理论,小文这种做法是防卫机制中的( )。

问题详情




70.

服务对象小王很怕在公共场合以及人多的地方说话。总觉得人们会十分关注他说话中的错误,笑话他。如果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工作者最适合的做法是( )。

问题详情




71.

在采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治疗过程中,坚持( )原则。

问题详情




72.

当人格失调时,弗洛伊德理论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 )的强化上。

问题详情




73.

20世纪20~60年代,欧美临床社会工作的主导理论是( )。

问题详情




74.

精神分析理论的实务原则不包括( )。

问题详情




75.

( )不但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方法和原则。

问题详情




76.

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找到助人的办法和途径,这属于社会工作理论( )的作用。

问题详情




77.

社会工作者小王在对案主进行环境分析时,根据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对案主的问题进行判断和解释。这体现了理论在社会工作中具有( )的功能。

问题详情




78.

关于实证主义理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问题详情




79.

社会工作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预测作用不包括( )。

问题详情




80.

从直观行动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阶段是( )。

问题详情




二. 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沟通是小组得以进行的重要动力,是小组组员互动的基础。一般而言,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务时,应熟练掌握与组员沟通的技巧以及促进组员沟通的技巧。与组员沟通的技巧包括( )。

问题详情





2.

小胡刚刚大学毕业,找了几次工作,都因为自己没有工作经验而被拒绝了,他参加了社会工作者顾辉组织的小组活动,希望能够得到帮助。顾辉复述了小胡遇到的问题,并且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告诉他当初自己刚刚毕业找工作时也曾遇到过同样的问题,还介绍了小组中曾经遇到过相同问题的高军和他认识,向他传授一些面试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顾辉所运用的小组工作技巧有( )。

问题详情





3.

下列关于小组评估的说法正确的有( )。

问题详情





4.

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的主要方法包括( )。

问题详情





5.

下列各项属于处于转折阶段组员行为特征表现的有( )。

问题详情





6.

小组工作转折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有( )。

问题详情





7.

下列关于小组工作过程各阶段社会工作者角色的描述,正确的有( )。

问题详情





8.

小组的规范有( )方面。

问题详情





9.

在小组活动中,社会工作者想要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需要从( )方面入手。

问题详情





10.

医务社会工作者小马计划为一群在吸毒所强制戒毒的吸毒人员开办一个治疗性小组,计划招募6位吸毒人员,小马在小组建立前必须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 )。

问题详情





11.

社会工作者小周准备筹建一个小组,在小组工作准备阶段,小周的任务有( )。

问题详情





12.

互动模式的假设前提包括( )。

问题详情





13.

社会工作者在运用发展模式时,应坚持和贯彻的原则有( )。

问题详情





14.

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工作,大都结合社区发展的一些项目或活动来举行,以谋求社区居民和整个社区发展,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社会责任、社会参与和社会行动能力的培养,为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小组工作实践中,需强调和贯彻( )。

问题详情





15.

教育小组的工作内容包括( )。

问题详情





16.

在支持小组中,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形成以后一般扮演的是( )角色。

问题详情





17.

关于小组工作的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问题详情





18.

按照小组工作的目标,小组可划分为( )。

问题详情





19.

个案管理的服务对象具有共同特质,包括( )。

问题详情





20.

老张在两年前下岗失业,因为没有什么技能,找工作非常困难,只能靠打零工挣少量的钱维持家用。老张的儿子在重点高中读书,每年要交付的费用非常高。而就在最近,老张的妻子又得了癌症,这使本来就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陷入困境的老张无奈之下找到社会工作者小王寻求帮助。小王准备运用个案管理的方法帮助老张,那么小王应做的工作有( )。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