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会工作者《工作实务》练习题5
时长:150分钟 总分:120分
224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 单选题 | 多选题 |
---|---|---|
数量 | 80 | 20 |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80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4岁的小丽和同学小明早恋了,并发生了性关系,三个月后小丽发现自己怀孕了,便偷偷去堕胎,堕胎后她变得焦躁不安,老师发现她的异样后将她转给学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拟定了针对这种情况的一些服务方案。以下属于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方法运用的是( )。
社会工作者舒梅从事社会工作将近五年,在多年的工作中她发现有些服务对象在结案阶段不愿承认已到结案期,避免讨论关于结案的话题。具体的表现是不准时参加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会谈,会谈时心不在焉等。这种情况属于服务对象负面反应中的( )。
近年来不断有专家指出,对于农村年幼的“留守儿童”,应建立一些农村幼儿园,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幼儿老师和社会工作者来为他们提供服务,而不是将他们交给年迈的祖父母照顾。这说明社会工作中选择介入行动应遵循( )原则。
小敏由于父母离婚,家庭贫困,经常被同龄孩子嘲笑,性格较为内向、孤僻,不愿与人沟通交往,学习和生活都面临困境。小敏的妈妈求助于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联系学校,帮助小敏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互动;联系小敏所在社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让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这种介入属于( )。
针对农村年幼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生活照顾,满足他们营养和健康的需要,发展与人相处的社会能力,以及接受学前教育等,建立一些农村幼儿园,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幼儿老师和社会工作者来为他们提供服务。这体现了选择介入行动的( )原则。
社会工作者自己希望通过帮助小叶上就业指导班或者找工作来改变小叶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未经小叶的同意,社会工作者将其列入介入行动,最后发现小叶并不愿意这么做。社会工作者的这种做法违背了选择介入行动的( )原则。
最近小商对生活充满困惑,向社会工作者求助。在制订目的和目标阶段,社会工作者认真询问了她的愿望,并与她讨论协商,最后她们对需要达到的目的达成了一致意见。社会工作者的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制订服务计划时应遵循( )原则。
二. 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在一次老年小组活动中,组员表达了各自对生活的愿望,社会工作者将其归纳如下:广泛参与社会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享有和谐安全宜居的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上述愿望体现了老年人对( )的需要.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于发现她所服务的学校中有许多父母长期在外省打工的“留守儿童”,因而设计了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服务计划。根据“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的原则,小于选择的介入行动应包括( )。
小丽开始上小学了,父母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小丽妈妈每天早上需要早起,负责送小丽上学;小丽爸爸每天下午需要准时下班,接小丽回家.根据家庭生命后期理论,小丽父母在此阶段需要承担的新任务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