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强化习题2

时长:120分钟 总分:100分

235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数量 100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100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100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培养劳动者是( )。

问题详情




2.

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 )作出规定。

问题详情




3.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问题详情




4.

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 )。

问题详情




5.

关于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法错误的是( )。

问题详情




6.

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 )。

问题详情




7.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

问题详情




8.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问题详情




9.

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问题详情




10.

下列说法中,对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问题详情




11.

学生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要坚持( )。

问题详情




12.

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 )。

问题详情




13.

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问题详情




14.

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地听报告、搞活动、开批判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就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规律。

问题详情




15.

在教育史上,提出著 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

问题详情




16.

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

问题详情




17.

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

问题详情




18.

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清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 )。

问题详情




19.

在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

问题详情




20.

“惟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 )

问题详情




21.

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历程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

问题详情




22.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

问题详情




23.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主张“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问题详情




24.

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

问题详情




25.

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

问题详情




26.

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它具有强制性。

问题详情




27.

( )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问题详情




28.

“美育”一词最早是( )在《美学书简》中提出的。

问题详情




29.

 在调查问卷中,对问题的表述应当( )。

问题详情




30.

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 )。

问题详情




31.

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

问题详情




32.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问题详情




33.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

问题详情




34.

最早提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教学法的教育学家是( )。

问题详情




35.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这样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

问题详情




36.

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和“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

问题详情




37.

科学地说,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 )。

问题详情




38.

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里制约学制建立的因素是( )。

问题详情




39.

我国首次颁布,但并未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问题详情




40.

某中学老师围绕中学生网瘾问题,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找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提出建议的研究方法属于( )。

问题详情




41.

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问题详情




42.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

问题详情




43.

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问题详情




44.

古希腊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

问题详情




45.

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 )的干扰。

问题详情




46.

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问题详情




47.

我国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有个别指导和( )。

问题详情




48.

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出现“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

问题详情




49.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

问题详情




50.

“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

问题详情




51.

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问题详情




52.

尼尼认为,因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个人都和她一样喜欢狗。这说明尼尼处于( )。

问题详情




53.

下面说法属于学习负迁移类型的是 ( )

问题详情




54.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 )。

问题详情




55.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问题详情




56.

( )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问题详情




57.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下面不属于教师的成长阶段的是( )。

问题详情




58.

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 )。

问题详情




59.

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

问题详情




60.

认为良好的教材结构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学习迁移。这是( )的观点。

问题详情




61.

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

问题详情




62.

转学生小红在加人新班级之前总是担心不适应新生活,但进人学校和新班级后,她深深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同学老师相处也非常融洽,甚至为自己能够进人该班而感到自豪这体现了群体的( )。

问题详情




63.

作为一名教师,最需要具备的注意品质是( )

问题详情




64.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 )。

问题详情




65.

王老师班上有两个学生,都有傲气,无视纪律,不服管教,任课老师每次都向王老师抱怨这两个学生怎么管都管不好,但王老师却看到了这两个学生的巨大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对他们两个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并且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问王老师的教育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问题详情




66.

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

问题详情




67.

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的是( )。

问题详情




68.

某同学既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这是动机斗争类型中的( )。

问题详情




69.

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教育学说是( )。

问题详情




70.

提出“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观,并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的西方著名教育学家是( )。

问题详情




71.

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

问题详情




72.

个体发展到初中时期,常常利用( )作为学习的工具。

问题详情




73.

美育又可以叫做 ( )

问题详情




74.

下列不属于校外课程资源的有( )。

问题详情




75.

在研究方法中,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在某一地区的全面情况或对某一单位全面情况的了解。这种研究方法叫作( )。

问题详情




76.

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断乳期是指( )

问题详情




77.

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问题详情




78.

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

问题详情




79.

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发论代表人物的是( )。

问题详情




80.

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

问题详情




81.

对学生产生经常而有效影响的各种非正式学习要素是( )。

问题详情




82.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所针对的情绪状态是( )。

问题详情




83.

灵感现象是( ) 思维的结果

问题详情




84.

我们到一个地方去办事,会事先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这样的思维是( )。

问题详情




85.

教师成熟的标志是自觉地关注( )。

问题详情




86.

在我国偏僻的山区小学,由于学生数量少、年龄小不易集中,教师少,教学设备差等客观原因,有不少地方采用( )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达到节约师资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问题详情




87.

教育方针中最核心和基本的内容是( )。

问题详情




88.

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 )。

问题详情




89.

幼儿计算应用题“5个苹果吃掉3个,还剩几个”时,他的思维种类属于( )

问题详情




90.

“你要满足你的要求和愿望,你就必须认真和思考,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你也必须行动,知和行又是那么紧密地联系着,假如一个停止了,另一个也随之停止。”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

问题详情




91.

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伴帮扶等课外活动不属于( )。

问题详情




92.

下列有关情绪和情感说法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93.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系统阐述的教育思想是( )。

问题详情




94.

“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问题详情




95.

“杯弓蛇影”是一种什么现象( )。

问题详情




96.

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97.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 )。

问题详情




98.

某人经常问自己: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该个体正处在( )。

问题详情




99.

要求教学以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是( )。

问题详情




100.

在专家指导下,地处贵州东南的何察中学组织有关教师对面临传承危机的侗族织锦工艺进行课程开发,开设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织锦课程”该课程属于( )。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