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强化练习题7

时长:120分钟 总分:100分

259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数量 100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100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100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问题详情




2.

“最近发展区”是由( )提出来的。

问题详情




3.

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是( )。

问题详情




4.

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 )教育延伸。

问题详情




5.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6.

在一堂数学课上,同学们就其中延伸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发生激烈争论,各执己见。此时,老师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问题详情




7.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的不同。

问题详情




8.

素质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的教育,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问题详情




9.

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

问题详情




10.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这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坚持( )的一块试金石。

问题详情




11.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12.

要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就不能不看到这一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以下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是( )

问题详情




13.

在( )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师只能唯命是从,不能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学习是被动的。

问题详情




14.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最终目的是促进( )

问题详情




15.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问题详情




16.

我国师生关系的根本目标是( )

问题详情




17.

下列不属于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的是( )

问题详情




18.

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是( )

问题详情




19.

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 )

问题详情




20.

下列哪项观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

问题详情




21.

下列误区中,属于“对素质教育形式化的误解”的是( )

问题详情




22.

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教育是( )

问题详情




23.

我们应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四有”是指( )

问题详情




24.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 )。

问题详情




25.

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 )。

问题详情




26.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问题详情




27.

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

问题详情




28.

下列符合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是( )

问题详情




29.

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问题详情




30.

教育观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 )。

问题详情




31.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的培养。

问题详情




32.

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 )。

问题详情




33.

素质教育的外延是( )。

问题详情




34.

( )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问题详情




35.

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的是( )。

问题详情




36.

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问题详情




37.

素质教育对学生潜能开发和个性特长高度重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问题详情




38.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

问题详情




39.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以及( )。

问题详情




40.

我们要办“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这反映了素质教育是一种( )的教育。

问题详情




41.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是( )。①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②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③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落实和深化④全面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落实和深化

问题详情




42.

下列哪项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

问题详情




43.

开展素质教育,必须坚持( )的原则。

问题详情




44.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就是要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 )。①人才观②师生观③道德观④教育质量观

问题详情




45.

发挥人的创造性离不开求异思维。所谓求异思维,就是指注重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间的差别。它要求对公认为是完美无缺的定论持怀疑和批评态度,富于挑战性地对待传统和习惯的思维模式。正如李四光所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根据上文,下列对“求异思维”理解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46.

素质教育贯穿于( )。

问题详情




47.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问题详情




48.

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 ),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

问题详情




49.

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问题详情




50.

( )是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问题详情




51.

下列不属于素质教育实施的保障机制的是( )。

问题详情




52.

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这是对素质教育( )的误解。

问题详情




53.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问题详情




54.

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两位老师的不同做法反映了( )。

问题详情




55.

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适龄儿童,反映了素质教育的( )。

问题详情




56.

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 )

问题详情




57.

素质教育是教育“全员性”与“全面性”的统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特点。

问题详情




58.

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问题详情




59.

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是( )

问题详情




60.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有(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问题详情




61.

(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o

问题详情




62.

( )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问题详情




63.

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

问题详情




6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问题详情




65.

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问题详情




66.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 )。

问题详情




67.

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 )。

问题详情




68.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象是( )

问题详情




69.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 )

问题详情




70.

( )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问题详情




71.

下列选项中,关于素质教育与考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72.

近来,“差生测智商”“绿领巾”“差生教室外考试”“收取‘不听话押金”’等一系列教育乱象频出,引起社会热议。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

问题详情




73.

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74.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

问题详情




75.

素质教育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的时间为( )

问题详情




76.

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 )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的师范教育的开始。

问题详情




77.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这是教师在履行( )的角色。

问题详情




78.

下列不属于教师劳动复杂性特点的表现的是( )。

问题详情




79.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问题详情




80.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要求教师劳动应具有( )。

问题详情




81.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问题详情




82.

就教育专业素养而言,教师除了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具有一定的( )。

问题详情




83.

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 )。

问题详情




84.

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面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

问题详情




85.

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问题详情




86.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书中提出了终身学习社会教育的四个关键问题,即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和( )

问题详情




87.

教师通过参加专题培训班、助教进修班、研究生课程班等方式,不断追求新知,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做到与时俱进。这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属于( )

问题详情




88.

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和( )①专业意识与专业成长②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③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④个人修养与行为

问题详情




89.

下列不属于教师专业知识范畴的是( )

问题详情




90.

王老师对教学勤勤恳恳,每次上课都不辞辛苦地从上课讲到下课,可是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王老师最应该反思的是( )。

问题详情




91.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 )。①师范教育②入职培训③在职培训④自我教育

问题详情




92.

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不包括( )。

问题详情




93.

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包括( )。

问题详情




94.

体现了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优秀品质是( )。

问题详情




95.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结合当前教师自身实践,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96.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 )作用。

问题详情




97.

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

问题详情




98.

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强烈的从业、乐业、敬业的动机,属于教师的( )。

问题详情




99.

“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问题详情




100.

( )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