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练习9

时长:120分钟 总分:100分

245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数量 100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100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100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 )

问题详情




2.

幼儿认真、完整地听完教师讲的故事。这现象反映了幼儿注意的什么特征? ( )

问题详情




3.

小红知道9颗花生吃掉5颗还剩4额。却算不出“9 -5=?”,这说明小红的思维具有( )

问题详情




4.

按照布鲁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的观点。“ 了解青娃的生长发育过程”属于( )

问题详情




5.

杨杨一边用积木搭火车,一边小声地说: “ 我要快点搭,小动物们马上就来坐火车了。”这说明幼儿自言自语具有的作用是( )

问题详情




6.

人体各大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 )

问题详情




7.

教师通常在班级设置许多活动区,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让幼儿自选,这遵循的心理发展原则是( )

问题详情




8.

幼儿园教师要能接住幼儿抛的“球”,并用恰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幼儿,让活动能特续下去,这里所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

问题详情




9.

下列有关幼儿美术教育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10.

芳芳在数积木,花花问她有几块三角形。芳芳点数:“1、2、3、4、 5、6,6个三角形、”花花又给了她4块问她现在有多少块三角形积木。芳芳边点数边说:“1、2、3、4、5、6、7、8、 9、10,我有10块啦”就数学领域而言,下列哪一条最贴近方芳的最近发展区?( )

问题详情




11.

菲儿把一颗小石头放到小鱼缸里,小石头很快就沉到了缸底。菲儿说:“小石头不想游泳了,想休息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菲儿思维的特点是( )

问题详情




12.

下列不宜作为幼儿科学领域学习方式的是( )

问题详情




13.

下列幼儿行为表现中,数概念发展水平最低的是( )

问题详情




14.

有时一名幼儿哭,会惹得周围的幼儿跟着一起哭。这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 )

问题详情




15.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出现最早、变化最缓慢的是( )

问题详情




16.

在学前教育中进行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 )

问题详情




17.

“养儿防老”“光宗耀祖““传宗接代”等所体现的观念属于( )

问题详情




18.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略。该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 )

问题详情




19.

缺锌会导致婴幼儿( )

问题详情




20.

梅梅和芳芳在娃娃家玩,俊俊走过来说:“我想吃点东西。”芳芳说:“我们正忙呢!俊俊说:“我来当爸爸炒点菜吧!”芳芳看了看梅梅,说:“好吧,你来吧!从俊俊的社会性发展来看,下列哪一项最贴近他的最近发展区?( )

问题详情




21.

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

问题详情




22.

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

问题详情




23.

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问题详情




24.

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 )。

问题详情




25.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问题详情




2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

问题详情




27.

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

问题详情




28.

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问题详情




29.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问题详情




30.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 )。

问题详情




31.

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问题详情




32.

“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问题详情




33.

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问题详情




34.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苒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

问题详情




35.

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去玩。这种冲突矛盾是( )。

问题详情




36.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 )。

问题详情




37.

在 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问题详情




38.

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

问题详情




39.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问题详情




40.

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先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多样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学习目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趣。( )

问题详情




41.

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问题详情




42.

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口号的教育家是( )。

问题详情




43.

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

问题详情




44.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

问题详情




45.

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 )。

问题详情




46.

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 )。

问题详情




47.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问题详情




48.

“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 )对教育的要求。

问题详情




49.

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 XX 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问题详情




50.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问题详情




51.

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

问题详情




52.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问题详情




53.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问题详情




54.

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问题详情




55.

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 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

问题详情




56.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时期。

问题详情




57.

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设计学生急于解决而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一时又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悬念而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

问题详情




58.

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 )。

问题详情




59.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

问题详情




60.

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

问题详情




61.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

问题详情




62.

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问题详情




63.

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

问题详情




64.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问题详情




65.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问题详情




66.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问题详情




67.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问题详情




68.

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的真正标志是( )。

问题详情




69.

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问题详情




70.

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

问题详情




71.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问题详情




72.

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问题详情




73.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人人均应受教育”,“人人必须学习一切”的教育家是( )。

问题详情




74.

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化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 )。

问题详情




75.

小铭发现,练好钢笔字有助于新学习毛笔字,这属于迁移中的( )。

问题详情




76.

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 )模式。

问题详情




77.

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问题详情




78.

主张课程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

问题详情




79.

陶启能根据 A>B,B>C,则 A>C 的原理,推出 A、B、C 的关系,比如“小张比小李高,小李比小王高,则小张最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陶启的认知发展处于( )阶段。

问题详情




80.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专业知识”中的( )。

问题详情




81.

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 )。

问题详情




82.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

问题详情




83.

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根据这种思想构建的学习模式为( )。

问题详情




84.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范围之内”这是( )推崇的教育理想。

问题详情




85.

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有知识水平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这体现了课外活动的( )。

问题详情




86.

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

问题详情




87.

吟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 )

问题详情




88.

盛怒时,拍案大叫暴跳如雷;狂喜时,捧腹大笑,手舞足蹈;绝望时,心灰意冷,麻木不仁。这说的是一种( )。

问题详情




89.

在教完《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后,老师对同学们说:“这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大家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敢于亲自尝试。现在,课文上完了,同学们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再演一演。”这种课堂小结的方式属于( )。

问题详情




90.

小亮在解决数学习题时,能够把各种解法逐一列出来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办法。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

问题详情




91.

20世纪20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提出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 )。

问题详情




92.

教学实践中的“双基”是指( )。

问题详情




93.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问题详情




94.

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都是常见的( )。

问题详情




95.

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比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 )的干扰。

问题详情




96.

“有教无类”是谁提出的观点?( )

问题详情




97.

“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

问题详情




98.

一位从教多年的教师说,现在的学生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学习动力缺失。那么,学生学习动力缺失最主要的表现是( )。

问题详情




99.

教师上课时,经常把讲解与直观材料的运用结合起来,利用的是( )。

问题详情




100.

为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全面发展,学校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校、班级事务中所做的事情,以及在各种检查、评比、竞赛中的获奖情况进行记录,并纳入学业成绩中给予加分。这种评价方法我们称为( )。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