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块练习2

时长:120分钟 总分:100分

228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数量 100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100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100题,每小题1.0分,共10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已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

问题详情




2.

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

问题详情




3.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能够解决"7×8=56"这个问题的儿童属于( )。

问题详情




4.

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

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必修课程④选修课程

问题详情




5.

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日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入方法是( )。

问题详情




6.

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主要采用教学组织形式是( )。

问题详情




7.

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

问题详情




8.

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问题详情




9.

在教育理论中,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

问题详情




10.

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 )。

问题详情




11.

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其学习状况的评价属于( )

问题详情




12.

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 )。

问题详情




13.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

问题详情




14.

上好一节课的最根本标准是( )。

问题详情




15.

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依据是( )。

问题详情




16.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问题详情




17.

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情境,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

问题详情




18.

学生对背诵枯燥乏味的英文单词没兴趣,但对学好外语后可以帮助考研或涉猎更多的外文资料感兴趣,这种间接兴趣会引起和维持其学习外语的( )。

问题详情




19.

小学各科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问题详情




20.

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造性才能,激发兴趣和爱好等为主要目的的班级活动是( )。

问题详情




21.

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

问题详情




22.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

问题详情




23.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问题详情




24.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问题详情




25.

“好孩子”阶段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 )水平。

问题详情




26.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做练习等活动,对照新内容,发现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

问题详情




27.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问题详情




28.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这些观点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问题详情




29.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

问题详情




30.

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当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 )的比例。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要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进行评价。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教学。

问题详情




31.

下列不属于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的是( )。

问题详情




32.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时巧妙设问,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求动机。这种情境称为( )。

问题详情




33.

教师可以边讲课、边板书,这种注意品质是注意的( )。

问题详情




34.

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问题详情




35.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问题详情




36.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

问题详情




37.

赵老师拿了一枚曲别针到课堂上,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内容就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曲别针的用途。赵老师旨在培养学生的( )。

问题详情




38.

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问题详情




39.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 )。

问题详情




40.

班队活动的最基本原则是( )。

问题详情




41.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

问题详情




42.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

问题详情




43.

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于( ).

问题详情




44.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为( )三个阶段。

问题详情




45.

考生达到不用教室监考也可以很自觉的考试,这是指考生的态度与品德达到了( )水平。

问题详情




46.

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 )。

问题详情




47.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

问题详情




48.

陈述性知识掌握的高级形式是( )。

问题详情




49.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

问题详情




5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对这种文本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51.

以下情境体现了遗忘动机说的是( )。

问题详情




52.

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

问题详情




5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的班集体所应具有的教育作用的是( )。

问题详情




54.

最能体现教育的生活化、情感化、多样化特点的是( )。

问题详情




55.

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我们可以让他选看猫的图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从而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个案例中采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

问题详情




56.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

问题详情




57.

观察学习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问题详情




58.

学校新来了一批老师,负责组织安排教学培训活动的学校职能部门是( )。

问题详情




59.

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说明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 )原则。

问题详情




60.

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时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

问题详情




61.

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作业,就取消这一禁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

问题详情




62.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其他社会制度,概括起来有三点。下列不属于该范畴的是( )

问题详情




63.

教师职业独立和专门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设置( )。

问题详情




64.

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教育家是( )。

问题详情




65.

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66.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问题详情




67.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问题详情




68.

主体性原则是指承认、重视并坚持(  )主体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

问题详情




69.

学习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后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这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 )

问题详情




70.

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这种方法是( )。

问题详情




71.

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 )、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

问题详情




72.

学生往往会"度德而师之"因而要求教师应扮演好( )。

问题详情




73.

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象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

问题详情




74.

地理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时,铁路用白色、公路用红色、河流用蓝色,学生便可清晰的将他们区别开来。该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心理效应是( )。

问题详情




75.

以下现象中,哪一项涉及到了感觉适应?( )

问题详情




76.

阿特金森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受到追求成功的动机、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的影响,影响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的因素是( )。

问题详情




77.

动机产生的基础是( )。

问题详情




78.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高的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为( )的任务。

问题详情




79.

小明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问题详情




80.

学生学习是为了让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更靠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问题详情




81.

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

问题详情




82.

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

问题详情




83.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主要原因是( )。

问题详情




84.

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问题详情




85.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作( )。

问题详情




86.

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的心理学家是( )。

问题详情




87.

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

问题详情




88.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

问题详情




89.

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

问题详情




90.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问题详情




91.

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联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

问题详情




92.

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第( )次课程改革。

问题详情




93.

奥尔波特将一个最典型、最有概括性并对一个人的各方面行为均产生影响的特质称为( )。

问题详情




94.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主张“跳一跳,摘桃子”,说明教师的教学要( )。

问题详情




95.

做事没有明确目的,也不做周密的计划,而且缺乏主见,人云亦云。这是由于缺乏意志的( )

问题详情




96.

“有志者,事竟成”是意志品质的( )。

问题详情




97.

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绝不允许任何差错,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 )。

问题详情




98.

当事人(学习者)因榜样受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属于( )。

问题详情




99.

一个人只有( ),才能鉴定为“健康”。

问题详情




100.

采取跑步,大声喊叫甚至痛哭一场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属于( )。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