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时长:180分钟 总分:120分
279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 单选题 | 简答题 | 材料题 |
---|---|---|---|
数量 | 25 | 8 | 2 |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5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此言论是针对近代中国发生的( )。
历史学家德?阿宁在谈到十月革命时认为:“还是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完成,首先有赖于列宁的百折不挠的狂热和托洛茨基的恶意煽动。如果没有科尔尼洛夫及其将领们的发难,也就不会有十月革命。”他想要说明的是( )。
二. 问答题(本类题共3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
材料中“中国传统经济”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中国古代史说说它的基本特点。
1843-1844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l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尽管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局部地区,它却是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的征兆。 ——摘自人教社中学历史教材
问题:
“中国传统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843-1844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l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尽管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局部地区,它却是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的征兆。 ——摘自人教社中学历史教材
问题:
“中国传统经济”解体的表现及其评价?
1843-1844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l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尽管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局部地区,它却是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的征兆。 ——摘自人教社中学历史教材
问题:
你对教师这样设计和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做何评论?
某位老师,在讲解“汉武帝大一统”这一部分的内容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相关背景图片,并将事先准备好的台词交给分别饰演“汉武帝”与“主父偃”的两个学生。在对话中,“汉武帝”由悲到喜,“主父偃”慷慨陈词。
问题:
你认为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某位老师,在讲解“汉武帝大一统”这一部分的内容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相关背景图片,并将事先准备好的台词交给分别饰演“汉武帝”与“主父偃”的两个学生。在对话中,“汉武帝”由悲到喜,“主父偃”慷慨陈词。
问题:
三. 材料题(本类题共5题,总分40分)
1843-1844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处通商口岸相继开放。l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江苏松江、太仓一带原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中心,素有“衣被天下”的盛名。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洋布畅销,“松太布市消减大半”。东南沿海许多以纺织为业的乡村,也受到很大冲击,已无棉可纺、无布可织。尽管这种现象只出现在局部地区,它却是中国传统经济开始解体的征兆。 ——摘自人教社中学历史教材
问题:
某位老师,在讲解“汉武帝大一统”这一部分的内容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相关背景图片,并将事先准备好的台词交给分别饰演“汉武帝”与“主父偃”的两个学生。在对话中,“汉武帝”由悲到喜,“主父偃”慷慨陈词。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