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练习题

时长:180分钟 总分:150分

249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简答题 材料题
数量 35 8 1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35题,每小题2.0分,共7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问答题(本类题共6题,每小题10.0分,共60分) 三、材料题(本类题共2题,总分20.0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35题,每小题2.0分,共7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在教育的诸多矛盾中,( )是教育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问题详情




2.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表明( )。

问题详情




3.

据可查证资料显示,人类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公元前2500千年前的( )。

问题详情




4.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

问题详情




5.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这说明( )。

问题详情




6.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 )上。

问题详情




7.

个体本位论是一种典型的教育目的观,下列不属于其观点的是( )。

问题详情




8.

通过聊天、座谈、听课、参观、看课例录像、网站论坛、课题协作、专家支持、问题讨论等方式进行自我发展的策略是( )。

问题详情




9.

在教育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 )。

问题详情




10.

关于终身教育思想表述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11.

下列关于学生本质属性论述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12.

以下属于隐性课程描述的是( )。

问题详情




13.

既要进行新内容教学,又要复习旧教学内容;既要开展练习,又要检查教学效果。这种类型的课是( )。

问题详情




14.

“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 )规律。

问题详情




15.

人不可能离开集体存在,但是要想有一个好的集体,就必须要有好的成员。这体现了德育的( )。

问题详情




16.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途径( )。

问题详情




17.

张老师作为一个新教师,在她工作以后就改变了她的那种“我是一个任课教师,我只需要教好我所带科目就行了”的观念,意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德智体等方面的内容,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特点的的( )。

问题详情




18.

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体现了德育原则的( )。

问题详情




19.

我国学校的各班级中,一个班通常被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班级中有班委,有小组长,不同的学科有相应的科代表。这表明( )。

问题详情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学生各自是一个完全脱俗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班主任应该做好( )。

问题详情




21.

“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在我国广为流传,这是( )观点对教育方式影响的结果。

问题详情




2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

问题详情




23.

具有英语基础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学习德语的现象属于学习中的( )。

问题详情




24.

儿童能够认识到客体尽管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其特有属性不变。其标志着儿童已经进入到了( )。

问题详情




25.

小王是一名小学生,上课期间他为了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经常做出奇怪的小动作,而老师与同学没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他的此类行为逐渐减少了。这符合操作性条件作用基本规律的( )。

问题详情




26.

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高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的理论是( )。

问题详情




27.

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为( )。

问题详情




28.

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急于表现,甚至没有弄清提议便抢先回答,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

问题详情




29.

要打开一个锁住的三位数字的密码箱,可以从0-9的数字挨个尝试,最终便会找到一个正确的组合,解决问题的策略叫( )。

问题详情




30.

张磊发现,在检查自己昨晚的试卷和作业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帮别的同学检查时,却很容易发现,这主要是由于( )的影响。

问题详情




31.

作为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境界( )标志着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已经达到高度自觉地程度。

问题详情




32.

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 )。

问题详情



33.

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以理解为( )。

问题详情




34.

下列不属于违法、犯法行为的是( )。

问题详情




35.

以下( )不属于法律所规定的教师可享受的医疗待遇。

问题详情




二. 问答题(本类题共6题,每小题10.0分,共60分)
1.

启发式教学源于《学记》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问题详情
2.

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受教育程度。

问题详情
3.

师生之间的社会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与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体间关系。

问题详情
4.

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问题详情
5.

简述终身教育主要观点。

问题详情
6.

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问题详情
7.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以上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

问题详情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语文老师张沙在上《木兰诗》一课时向学生小王提了一个问题:“木兰的形象一千多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什么?”小王一句话都答不上。张老师十分生气,对小王说:“你一上课就发呆,开小差,你到学校干什么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头蠢猪,一个活脱脱的傻瓜和笨蛋。像你这样读书纯粹是浪费父母的金钱,你干脆不要读了,你给我出去。”小王非常沮丧地离开了教室。.

化学老师黄曾平讲新课前向学生小明提了一个问题。结果小明很紧张地站在那儿回答不出。黄老师和蔼地对小明说道不着急,我们一起回忆学过的内容和昨天的实验课,昨天你们小组实验很成功,你还能想起来实验过程吗? ”小明思考片刻,答对了一部分,黄老师很兴奋地称赞道对,只要我们动脑筋,就有思路,再想想,还有补充吗?”小明思考了一下,做了补充,黄老师又点了点头称赞道你回答得很好,请坐结果,整堂课小明都听得很认真。后来,小明对物理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中考时考了97分。

8.

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评析张老师的做法。

问题详情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语文老师张沙在上《木兰诗》一课时向学生小王提了一个问题:“木兰的形象一千多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什么?”小王一句话都答不上。张老师十分生气,对小王说:“你一上课就发呆,开小差,你到学校干什么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头蠢猪,一个活脱脱的傻瓜和笨蛋。像你这样读书纯粹是浪费父母的金钱,你干脆不要读了,你给我出去。”小王非常沮丧地离开了教室。.

化学老师黄曾平讲新课前向学生小明提了一个问题。结果小明很紧张地站在那儿回答不出。黄老师和蔼地对小明说道不着急,我们一起回忆学过的内容和昨天的实验课,昨天你们小组实验很成功,你还能想起来实验过程吗? ”小明思考片刻,答对了一部分,黄老师很兴奋地称赞道对,只要我们动脑筋,就有思路,再想想,还有补充吗?”小明思考了一下,做了补充,黄老师又点了点头称赞道你回答得很好,请坐结果,整堂课小明都听得很认真。后来,小明对物理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中考时考了97分。

三. 材料题(本类题共2题,总分20.0分)
1.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语文老师张沙在上《木兰诗》一课时向学生小王提了一个问题:“木兰的形象一千多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什么?”小王一句话都答不上。张老师十分生气,对小王说:“你一上课就发呆,开小差,你到学校干什么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头蠢猪,一个活脱脱的傻瓜和笨蛋。像你这样读书纯粹是浪费父母的金钱,你干脆不要读了,你给我出去。”小王非常沮丧地离开了教室。.

化学老师黄曾平讲新课前向学生小明提了一个问题。结果小明很紧张地站在那儿回答不出。黄老师和蔼地对小明说道不着急,我们一起回忆学过的内容和昨天的实验课,昨天你们小组实验很成功,你还能想起来实验过程吗? ”小明思考片刻,答对了一部分,黄老师很兴奋地称赞道对,只要我们动脑筋,就有思路,再想想,还有补充吗?”小明思考了一下,做了补充,黄老师又点了点头称赞道你回答得很好,请坐结果,整堂课小明都听得很认真。后来,小明对物理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中考时考了97分。

问题详情
1.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以上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

问题详情
2.

结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评析张老师的做法。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