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试题

时长:180分钟 总分:150分

304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简答题 材料题
数量 20 10 5 9 1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填空题(本类题型共5小题,每小题4.0分,共20分)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每小题答对的1.0分,答错扣0分,大题总得分最低扣到0分。) 四、问答题(本类题共6题,每小题10.0分,共60分) 五、材料题(本类题共3题,总分20.0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通过研究( ),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问题详情




2.

“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皆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的这一观点属于( )。

问题详情




3.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 )。

问题详情




4.

根据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问题详情




5.

关于校本课程,以下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6.

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属于( )的具体表现形式。

问题详情




7.

张老师在教《北京的春节》第一课时,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过春节的感受。张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问题详情




8.

新课程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而重视学生发展,体现了其实现( )的变革。

问题详情




9.

教学过程中学生以( )为主。

问题详情




1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体现了( )教学原则。

问题详情




11.

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这是( )的观点。

问题详情




12.

奥苏贝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

问题详情




13.

心理学上“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 )。

问题详情




14.

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

问题详情




15.

学生通过重视成绩名次而获得别人尊重的学习动机属于( )。

问题详情




16.

小王是一位“新手”班主任,她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久而久之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说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方面取决于( )。

问题详情




17.

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

问题详情




18.

《学记》中“长善救失”这句话体现了( )。

问题详情




19.

( )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问题详情




20.

小红因为小时候被猫严重抓伤过,从那以后,她对具有爪的动物都十分惧怕,这种现象属于刺激的( )。

问题详情




二. 填空题(本类题型共5小题,每小题4.0分,共20分)
1.

教师较强的教学能力是好的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详情
2.

课堂标准的一个重要支柱理论是建构主义。请任意填写一位代表人物()。

问题详情
3.

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

问题详情
4.

把对集体和对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问题详情
5.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

问题详情
三. 判断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每小题答对的1.0分,答错扣0分,大题总得分最低扣到0分。)
1.

教育不能成为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

问题详情


2.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学校教育工作要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

问题详情


3.

范例教学的代表人物是瓦·根舍因。( )

问题详情


4.

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包括“礼、乐、射、易、书、数”。( )

问题详情


5.

“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观察学习说。( )

问题详情


6.

教师的职业角色即为灵魂工程师的角色。( )

问题详情


7.

区分度是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 )

问题详情


8.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

问题详情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应当依法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

问题详情


10.

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内容。( )

问题详情


四. 问答题(本类题共6题,每小题10.0分,共60分)
1.

什么是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提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详情
2.

苏联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如何贯彻这一原则?

问题详情
3.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简述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问题详情
4.

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来说明高智商是不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问题详情
5.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我国教育发展有怎样的作用?

问题详情
6.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这句话中的“一辈子做老师”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从哪些方面“学做”才能成为优秀卓越教师?

问题详情
7.

请结合两个案例分析现代教师角色发生了何种转变,请列出至少三点。

问题详情

案例1:小平在做习题时发现自己难以理解表语从句这一语法特点,但她并没有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而是自己在网上搜索关于表语从句这一语法点的相关教学视频。她将搜索到的几个视频反复观看后,解决了自己对这一知识点的疑惑。随后小平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几乎所有学科的所有知识点都能在网上找到对应的教学视频。通过这次学习,小平产生了深深的疑惑:既然这些知识都能在网上找到资源,那我还有必要去学校听老师讲课吗?

案例2:某报刊在一篇名为《未来将会消亡的职业》的报道中指出,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某些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或互联网所取代。其中提及了教师这一职业,由于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完全可以不通过教师来获取知识,教师对学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小。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这一职业也会逐渐消亡。刚入职的王老师看了报道后非常担忧,他认为报道中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他已经开始担忧自己未来将会失业了。

问题:

8.

请结合教师劳动的特点。分析案例二中王老师的担忧会否成真。

问题详情

案例1:小平在做习题时发现自己难以理解表语从句这一语法特点,但她并没有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而是自己在网上搜索关于表语从句这一语法点的相关教学视频。她将搜索到的几个视频反复观看后,解决了自己对这一知识点的疑惑。随后小平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几乎所有学科的所有知识点都能在网上找到对应的教学视频。通过这次学习,小平产生了深深的疑惑:既然这些知识都能在网上找到资源,那我还有必要去学校听老师讲课吗?

案例2:某报刊在一篇名为《未来将会消亡的职业》的报道中指出,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某些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或互联网所取代。其中提及了教师这一职业,由于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完全可以不通过教师来获取知识,教师对学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小。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这一职业也会逐渐消亡。刚入职的王老师看了报道后非常担忧,他认为报道中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他已经开始担忧自己未来将会失业了。

问题:

9.

请结合案例谈谈一线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该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问题详情

案例1:小平在做习题时发现自己难以理解表语从句这一语法特点,但她并没有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而是自己在网上搜索关于表语从句这一语法点的相关教学视频。她将搜索到的几个视频反复观看后,解决了自己对这一知识点的疑惑。随后小平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几乎所有学科的所有知识点都能在网上找到对应的教学视频。通过这次学习,小平产生了深深的疑惑:既然这些知识都能在网上找到资源,那我还有必要去学校听老师讲课吗?

案例2:某报刊在一篇名为《未来将会消亡的职业》的报道中指出,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某些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或互联网所取代。其中提及了教师这一职业,由于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完全可以不通过教师来获取知识,教师对学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小。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这一职业也会逐渐消亡。刚入职的王老师看了报道后非常担忧,他认为报道中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他已经开始担忧自己未来将会失业了。

问题:

五. 材料题(本类题共3题,总分20.0分)
1.

案例1:小平在做习题时发现自己难以理解表语从句这一语法特点,但她并没有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而是自己在网上搜索关于表语从句这一语法点的相关教学视频。她将搜索到的几个视频反复观看后,解决了自己对这一知识点的疑惑。随后小平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几乎所有学科的所有知识点都能在网上找到对应的教学视频。通过这次学习,小平产生了深深的疑惑:既然这些知识都能在网上找到资源,那我还有必要去学校听老师讲课吗?

案例2:某报刊在一篇名为《未来将会消亡的职业》的报道中指出,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某些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或互联网所取代。其中提及了教师这一职业,由于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完全可以不通过教师来获取知识,教师对学生的作用也越来越小。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师这一职业也会逐渐消亡。刚入职的王老师看了报道后非常担忧,他认为报道中的分析非常有道理,他已经开始担忧自己未来将会失业了。

问题:

问题详情
1.

请结合两个案例分析现代教师角色发生了何种转变,请列出至少三点。

问题详情
2.

请结合教师劳动的特点。分析案例二中王老师的担忧会否成真。

问题详情
3.

请结合案例谈谈一线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该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