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江西特岗教师《幼儿教育综合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时长:120分钟 总分:100分

251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判断题 填空题 简答题 材料题
数量 50 1 1 3 1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50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问答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 三、填空题(本类题型共1小题,每小题8.0分,共8分) 四、材料题(本类题共1题,总分12.0分) 五、判断题(本类题共1题,每小题20.0分,共20分。每小题答对的20.0分,答错扣0分,大题总得分最低扣到0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50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体包括六大内容,其中( )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问题详情




2.

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 )的体现。

问题详情




3.

大班的陈老师检查幼儿餐后漱口和喝水情况时,发现有的幼儿没漱口和喝水,就采用不准睡觉的方式惩罚他们,陈老师的做法( )。

问题详情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 )、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问题详情




5.

以下属于幼儿园教师“环境创设与利用”专业能力内容的是( )。

问题详情




6.

“能说出自己家所在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无产和景观”是( )岁幼儿末期具有初步归属感的典型表现。

问题详情




7.

2010 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 )安全的法律法规,保障饮食饮水卫生安全。

问题详情




8.

2010 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 )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中。

问题详情




9.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 )的机会和调节键,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问题详情




10.

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内容重点包括办园条件、( )等五个方面。

问题详情




11.

《江西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到 2020 年,全省基本建立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公共服务体系,学前五年前入园率达到(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 )。

问题详情




1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通知》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去小学化”的专项治理的任务是( )。

①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和内容 ②纠正“小学化”的教育方式 ③整治“小学化”的教育环境④解决师资能力不合格的问题 ⑤小学生坚持零起点教学

问题详情




13.

斌斌和轩轩出生时身高、体重差不多,到两岁时,斌斌长得高高胖胖的,轩轩却瘦瘦小小的,这说明学前儿童的生长具有( )规律。

问题详情




14.

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 )。

①营养 ②体育锻炼 ③疾病 ④环境 ⑤生活制度 ⑥劳动

问题详情




15.

幼儿园为幼儿做视力检查时,发现琪琪不能良好的分辨物体的远近,深浅等,且难以完成一些精细活动,初步判断琪琪患有( ),建议家长带琪琪去进一步检查。

问题详情




16.

某幼儿突然出现高热、腹痛、腹泻,一日腹泻数次,总有大便排不干净的感觉,且大便内有黏液及脓血。该幼儿可能患了( )。

问题详情




17.

升入大班的雅静食欲减退,吃得极少,一段时间后,她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经常回避拒绝进食,甚至食物全部抛弃,老师若强迫其进行进食还会引起呕吐,这是( )的明显表现。

问题详情




18.

学前儿童体内缺少( )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过轻贫血,精神疲乏,真正产生发育障碍,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状。

问题详情




19.

某幼儿园重新修葺了幼儿活动室,园长建议电源插座安装要离地 1.2 米高的位置,该园长的建议( )

问题详情




20.

蒙蒙户外运动与同伴相撞,导致上肢无法正常活动,肩膀疼痛并出现肿胀现象,从以上症状推断蒙蒙的状况是( )

问题详情




21.

诚诚不小心摔了一跤,手掌撑在一块石头上导致掌心血流不止,针对此种情形,老师应该采取( )进行应急处理。

问题详情




22.

新生儿出生后就能听到声音,但听觉阈限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比成人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的听觉阈限( )。

问题详情




23.

大小知觉是头脑对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在量方面变化的反映,( )的儿童在判断积木大小时,会用手逐块地摸边缘,或把积木叠在一起比较。

问题详情




24.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体现了( )。

问题详情




25.

以下关于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26.

咪咪在学认数字时喜欢把数字想象成各种事物,如:她觉得“0”像气球,“1”像栓气球的绳子,“2”像小鸭子,“3”像爸爸的耳朵......咪咪采用的记忆方法是( )。

问题详情




27.

糖糖听完《白雪公主故事》后,马上假装自己是王后,对着镜子有模有样地说:“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然后又跑到镜子前,粗声回答说“白雪公主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此时糖糖的想象属于()。

问题详情




28.

皮亚杰将儿童的语言分为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其中社会化语言包括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 )以及问题与回答。

问题详情




29.

获得了“客观永久性”概念是处于()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

问题详情




30.

以下关于儿童情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31.

以下关于自我意识系统的表述,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32.

根据托马斯婴儿气质理论,()的婴儿在幼儿期和童年期常常表现为焦虑退缩或有较多的侵犯行为,这类气质的婴儿约占研究样本的 10%

问题详情




33.

受欢迎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往往运用友好性的交往策略,如()等。

问题详情




34.

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学前期至小学低、中年级儿童处于()。

问题详情




35.

以下关于儿童音乐节奏能力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儿童的节奏感和节奏技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

②为 3 岁儿童所选歌曲的节拍,最好 Y 以二拍子 G 和四拍子为主

③为 5 岁前儿童选择歌曲,应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

④为 4-6 岁儿童选择歌曲时,可以选择含有少量的十六分音符,但不可以出现含有切分音符的节奏。

问题详情




36.

俄罗斯学者巴尔坎的研究表明,要读懂儿童的绘画,可以关注儿童作画的顺序、画中大小、人物关系、细部处理和()

问题详情




37.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使用的语言,不仅具有交流组织及调节作用而且成为角色扮演的表现手段,因此,游戏过程儿童的语言具有两种形态:()

问题详情




38.

幼儿园教育活动整合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活动形式、手段等各方面及各个层次的整合。

①活动目标 ②活动内容 ③活动资源 ④活动方法

问题详情




39.

()的操作条件反射说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学习观之一。

问题详情




40.

“鹰架教学”是在运用( )理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

问题详情




4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反思,调控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逐步获得( )。

问题详情




42.

黄老师组织幼儿全班幼儿参观小学后,请每位幼儿将自己参观小学的感受、体会或愿望用图画的形式表征出来,并与幼儿共同创设“我心中的小学”主题环境。这体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中( )原则。

问题详情




43.

王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异同时,晨晨说:“我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王老师马上回应:“你发现它们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吗?”王老师采用的是( )回应策略。

问题详情




44.

评价教师幼儿创设教育环境和投放活动材料是否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主要看环境和材料是否促进幼儿( )的发展。

①概念建构 ②探索发现 ③想象创造 ④认知冲突 ⑤积极思维 ⑥动手能力

问题详情




45.

教师组织大班科学活动“拱桥的秘密”,为幼儿提供了不同轻重的积木、不同纸板等的各种探究材料。活动中,幼儿反复进行实验来探究拱桥的承重力,兴趣浓厚。活动之后,教师们围绕着幼儿在参与、操作、交流、态度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评价。这种教育活动评价体现了( )原则。

问题详情




46.

“三八”节来临,小熊老师在生活区为小班幼儿投入了不同洞眼的扣子、珠子,粗细不同的各类绳线,及妈妈们画像头饰等材料,供幼儿进行“装扮妈妈”用。幼儿很快便饶有兴趣地给自己的妈妈制作漂亮的项链、手链等节日礼物。这体现了小熊老师注重材料投入的( )。

①丰富性 ②层次性 ③探索性 ④情感性

问题详情




47.

以下关于玩具选择的注意事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48.

教师通过对幼儿的生活管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问题详情




49.

以下属于集体方式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有( )。

①家长委员会 ②家园小报 ③家长辨析会 ④家长开放日 ⑤家园联系手册

问题详情




50.

小明在“娃娃餐厅”游戏时,发现“食材”不够了,便大声叫道:“老师,没有菜了。”张老师此时拿了一筐雪花片走过来,对着小明说:“这不就有了吗?”小明会心地一笑,便又继续游戏了。张老师在该游戏中运用的介入策略是( )。

问题详情




二. 问答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
1.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详情
2.

简述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问题详情
3.

试列举以上案例中的观察要点,并论述观察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问题详情

小一班李老师给幼儿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时,幼儿都非常专注地倾听,第二天李老师在表演区新投放了小蝌蚪、鸭子、鱼、青蛙等头饰,不一会就吸引了 9名幼儿进入该区,原本不大的表演区一下拥挤了起来,就连平时很少主动选择表演区的小童,这次也抢着进表演区,小童拿了小鱼头饰之后却东走走西走走,左瞧瞧右看看,另有 3 名幼儿为了争抢小青蛙头饰互不相让,李老师在旁观察了一会,便走过去问道:“你们怎么还不开始表演呀?”有的幼儿说:“老师,我没有头饰。”李老师指着它头饰说:“瞧,小蝌蚪、小鸭子们都在等着你们呢!”小童戴着小鱼头饰跑过来大声说:“老师,我不知道怎么表演。”此时李老师戴着小蝌蚪头饰微笑地说:“我们一起来玩吧!”

三. 填空题(本类题型共1小题,每小题8.0分,共8分)
1.

案例分析题(本大题 1 题,共 8 分)

问题:结合案例分析案例中儿童的行为属于哪种行为并说明理由,结合案例提出针对此种行为的建议。

问题详情
四. 材料题(本类题共1题,总分12.0分)
1.

小一班李老师给幼儿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时,幼儿都非常专注地倾听,第二天李老师在表演区新投放了小蝌蚪、鸭子、鱼、青蛙等头饰,不一会就吸引了 9名幼儿进入该区,原本不大的表演区一下拥挤了起来,就连平时很少主动选择表演区的小童,这次也抢着进表演区,小童拿了小鱼头饰之后却东走走西走走,左瞧瞧右看看,另有 3 名幼儿为了争抢小青蛙头饰互不相让,李老师在旁观察了一会,便走过去问道:“你们怎么还不开始表演呀?”有的幼儿说:“老师,我没有头饰。”李老师指着它头饰说:“瞧,小蝌蚪、小鸭子们都在等着你们呢!”小童戴着小鱼头饰跑过来大声说:“老师,我不知道怎么表演。”此时李老师戴着小蝌蚪头饰微笑地说:“我们一起来玩吧!”

问题详情
1.

试列举以上案例中的观察要点,并论述观察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问题详情
五. 判断题(本类题共1题,每小题20.0分,共20分。每小题答对的20.0分,答错扣0分,大题总得分最低扣到0分。)
1.

活动设计(本大题 1 题,共 20 分)

请设计一节大班健康活动《我的心情我做主》,要求:活动设计意图(2 分)、活动目标(3 分)、活动准备(2 分)、活动重难点(2 分)、活动过程(11 分)。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