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部分真题

时长:120分钟 总分:110分

278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简答题 材料题
数量 20 5 2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问答题(本类题共3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 三、材料题(本类题共4题,总分40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教育为育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重(   )。

问题详情




2.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均衡发展,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 )。

问题详情




3.

儿童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问题详情




4.

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

问题详情




5.

班主任李老师与学生协商处理班级事务,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这种管理方式属于( )。

问题详情




6.

作为青年教师,除自我学习之外,也应通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这突出教师专业能力是( )。

问题详情




7.

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第一时间涂抹( )。

问题详情




8.

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问题详情




9.

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

问题详情




10.

为了记住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她在学习中运用了( )。

问题详情




11.

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在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 )。

问题详情




12.

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 )。

问题详情




13.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问题详情




14.

为验证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把点燃的火柴放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瓶中,并观察瓶中的变化。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

问题详情




15.

学习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了深刻理解。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 )。

问题详情




16.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17.

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周老师上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删减、这一课程实施符合( )。

问题详情




18.

为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问题详情




19.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 )。

问题详情




20.

某学校开发了一门介绍当地风俗产物与人物的课程,课程属于( )。

问题详情




二. 问答题(本类题共3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
1.

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问题详情
2.

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问题详情
3.

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有哪些基本要求。

问题详情
4.

(1)结合材料谈谈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10分)

(2)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10分)

问题详情

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必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也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劳动意识,甚至厌烦芳动。

问题:

5.

(1)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

(2)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10分)

问题详情

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时候,大家闭上眼睛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可:“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自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的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得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

问题:

三. 材料题(本类题共4题,总分40分)
1.

四年级班主任李老师做了一项调查,发现班上多数学生在家几乎从来不干家务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有些家长对学生芳动也不支持,认为学习才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劳动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没必要,家长完全可以代劳。在班级开展的一些劳动活动中,李老师也发现,学生不仅缺乏一般的劳动技能、习惯,而且缺乏劳动意识,甚至厌烦芳动。

问题:

问题详情
1.

(1)结合材料谈谈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10分)

(2)如果你是李老师,将如何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10分)

问题详情
2.

沈老师在教学《第一场雪》时,问学生:“雪景很美,谁能把它美美地读出来?他读的时候,大家闭上眼睛听,体会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第一个学生读完后,沈老师可:“你们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大多数学生很犹豫。沈老师笑着说:“刚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大家都笑起来。沈老师说:“看看我能不自能把大家领进去。”接着示范的读了一遍,然后问:“往前走几步没有?“学生都点头说:“走了。"沈老师继续说道:“相信有同学会比老师读得更好。谁领着大家继续往前走?"后面的学生果然越读越好、

问题:

问题详情
1.

(1)评析这一教学片段中沈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

(2)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10分)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