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学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考试试题及答案1

时长:60分钟 总分:50分

320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数量 50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5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5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C4途径中,CO2的受体是()。

问题详情




2.

人体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属于()。

问题详情




3.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4.

将成熟胡杨细胞放在三种不同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三天,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54850drc.png

问题详情




5.

在目镜15×,物镜10×的显微镜下,视野中被相连的30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将目镜转换为5×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个。

问题详情




6.

下图表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I代表整个大图,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654852axo.gif

问题详情




7.

注射成熟个体的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同种淡水鱼排卵。这主要是因为垂体含有()。

问题详情




8.

河豚毒素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钠离子内流,经河豚毒素处理,神经纤维受刺激后()。

问题详情




9.

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问信息交流方式中的三种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654855lks.png

问题详情




10.

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能够与所用试剂对应的是()。

问题详情




11.

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

问题详情




12.

在植物细胞周期中,与染色体的运动和细胞板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问题详情




13.

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问题详情




14.

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问题详情




15.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16.

对某地区新引进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进行了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654862uhi.png

问题详情




17.

将正常成年猫放在-8℃环境中40 min,可能出现()。

问题详情




18.

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问题详情




19.

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

问题详情




20.

2010年5月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产量基因OsSP114,将其植入我国南方水稻后,其产量增加了10%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2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问题详情




22.

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是怎么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

问题详情




23.

在生物教学中,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原物大小限制的直观手段是()。

问题详情




24.

教师在讲授“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时,采用概念图的形式进行小结,这种结束方式属于()。

问题详情




25.

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制订了教学目标:“阐明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该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学目标应具备除以下哪项外的特征?()

问题详情




26.

红豆杉因其种子成熟时假种皮呈红色而得名。从分类学上看,红豆杉属于()。

问题详情




27.

关于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28.

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29.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和“孔雀开屏”所描述的动物行为分别是()。

问题详情




30.

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31.

图1是在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654877gsa.png

问题详情




32.

关于真核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33.

蓝藻细胞内不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问题详情




34.

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35.

下列有关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36.

关于制作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所利用菌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37.

图2是棉田中棉蚜及其天敌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654883mlo.png

问题详情




38.

山坡上的丛林因山崩全部毁坏,一段时间后,经历草本、灌木和乔木等阶段逐步发育出一片森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39.

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40.

静息电位的形成和兴奋的产生,均是以细胞膜两侧离子的不均匀分布为基础。将神经细胞浸泡在某一溶液(模拟细胞外液,在无Na+)的等渗溶液中,则该神经细胞()。

问题详情




41.

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父母色觉正常,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42.

编码CFTR蛋白基因的模板链上缺失AAA或AAG三个碱基,导致CFTR蛋白缺少一个苯丙氨酸,引发囊性纤维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43.

图3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654889enp.jpg

问题详情




44.

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问题详情




45.

图4是4个DNA分子的末端示意图,由同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来的一组黏性末端是()

654891mld.png

问题详情




46.

教师鼓励学生相互交换资源,并和组内同伴进行讨论。该教师运用的教学策略是()。

问题详情




47.

针对教师提出的“双链DNA中G-C含量越高,DNA的热稳定性越强”,有学生提出了疑问:“为什么?难道A-T含量高,DNA的热稳定性就不强了吗?”这种疑问主要反映了学生具有的能力是()。

问题详情




48.

在“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中,某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属于能力目标的是()。

问题详情




49.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遗传物质能够控制生物性状,而性状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的关系是什么?”此提问属于()。

问题详情




50.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直接评判,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实验设计方案。这样教学的优点有()。
①节省教学时间
②促进学生思考
③建立宽松氛围
④简化教学过程
⑤利于过程陛评价
⑥利于树立教师权威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