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习题二

时长:120分钟 总分:90分

258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简答题
数量 60 10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6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问答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6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在我国,一般认为“教育”概念最早见于(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问题详情




2.

目前我国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问题详情




3.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人人均应受教育”,“人人必须学习一切”的教育家是(    )。

问题详情




4.

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化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    )。

问题详情




5.

小铭发现,练好钢笔字有助于新学习毛笔字,这属于迁移中的(    )。

问题详情




6.

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    )模式。

问题详情




7.

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问题详情




8.

主张课程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

问题详情




9.

陶启能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比如“小张比小李高,小李比小王高,则小张最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陶启的认知发展处于(   )阶段。

问题详情




10.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属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专业知识”中的(  )。


问题详情




11.

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增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果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  )。

问题详情




12.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

问题详情




13.

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根据这种思想构建的学习模式为(  )

问题详情




14.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范围之内”这是(  )推崇的教育理想。

问题详情




15.

在小学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现有知识水平选择参加不同的活动。这体现了课外活动的( )。

问题详情




16.

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

问题详情




17.

吟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句时,仿佛看到了祖国江南秀丽的景色,这是一种(    )

问题详情




18.

盛怒时,拍案大叫暴跳如雷;狂喜时,捧腹大笑,手舞足蹈;绝望时,心灰意冷,麻木不仁。这说的是一种( )。

问题详情




19.

在教完《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后,老师对同学们说:“这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大家懂得了做什么事都要敢于亲自尝试。现在,课文上完最后三套卷·卷一了,同学们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再演一演。”这种课堂小结的方式属于(  )。


问题详情




20.

小亮在解决数学习题时,能够把各种解法逐一列出来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办法。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

问题详情




21.

教育史上提出“白板说”和完整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

问题详情




22.

如果让6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4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说明( )。

问题详情




23.

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

问题详情




24.

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


问题详情




25.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

问题详情




26.

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职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

问题详情




27.

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问题详情




28.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

问题详情




29.

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是(    )。

问题详情




30.

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小明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小明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说明小明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

问题详情




31.

小马上课时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减少老师提问的次数,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后排?( )

问题详情




32.

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  )。

问题详情




33.

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开朗、豪放,南方人含蓄、细腻”。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上述人格特质属于( )。

问题详情




34.

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  )。

问题详情




35.

在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王老师让学生谈谈是喜欢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喜欢父亲  “糟糕透了”,大家各抒己见。王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问题详情




36.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而是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最后三套卷·卷三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问题详情




37.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方面的差异很大,为了使教学不脱离实际,在教学中应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这一做法贯彻的教学原则是(   )。

问题详情




38.

小莉以前学习成绩较为靠后,五年级的第一个学期她感到班主任刘老师总是向她投来信任的、赞赏的目光,她便开始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  )。

问题详情




39.

抓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希望独立做事、体验成功的“小大人”心理,让学生参与管理,做学校的主人,这主要符合( )。

问题详情




40.

下面不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统一过程的因素是()。


问题详情




41.

有的人“少年得志”,有的人“大器晚成”,这说明()。

问题详情




42.

《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问题详情




43.

《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问题详情




44.

衡量小学生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

问题详情




45.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是指学龄初期儿童,年龄大约在()。


问题详情




46.

鲁宾斯坦曾经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问,开始于矛盾。”基于这一观点,教学应遵循()。

问题详情




47.

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

问题详情




48.

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问题详情




49.

掌握了汉语拼音字母“a、b”后,再学习英语字母“a、b”时发生了混淆,这种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属于()。


问题详情




50.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主要原因是()。

问题详情




51.

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问题详情




52.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作()。

问题详情




53.

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的心理学家是()。

问题详情




54.

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问题详情




55.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问题详情




56.

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

问题详情




57.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问题详情




58.

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联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问题详情




59.

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第( )次课程改革。

问题详情




60.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问题详情




二. 问答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

简述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问题详情
2.

简述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问题详情
3.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问题详情
4.

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详情
5.

如何理解三结合教育合力的内涵、意义及其基本形式?

问题详情
6.

联系实际,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问题详情
7.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问题详情
8.

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

问题详情
9.

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问题详情
10.

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