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小学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基础习题三

时长:120分钟 总分:90分

289浏览 1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简答题
数量 60 10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6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问答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60题,每小题1分,共6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 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 )阶段。

问题详情




2.

( )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问题详情




3.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 岁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问题详情




4.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问题详情




5.

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 )。


问题详情




6.

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问题详情




7.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问题详情




8.

保持信息在 2 秒钟以内的记忆是( )。

问题详情




9.

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问题详情




10.

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

问题详情




11.

主动感对内疚感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 )。

问题详情




12.

( )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象。

问题详情




13.

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 )。


问题详情




14.

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 )。


问题详情




15.

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问题详情




16.

有能力,独立性强,自律,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 教育方式下成长进步的。

问题详情




17.

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 )。

问题详情




18.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问题详情




19.

人的发展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问题详情




20.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 )


问题详情




21.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 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 )。

问题详情




22.

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学家是( )。

问题详情




23.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问题详情




24.

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理解的是( )。


问题详情




25.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问题详情




26.

生理自我在( )岁左右基本成熟。

问题详情




27.

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


问题详情




28.

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

问题详情




29.

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问题详情




30.

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观念的教育家是()。


问题详情




31.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问题详情




32.

美国心理学家孟禄认为模仿心理是教育的基础,但模仿心理说抹杀了教育的()。

问题详情




33.

“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对教育的要求。


问题详情




34.

下面不是班会特点的有()。

问题详情




35.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

问题详情




36.

下面不是课外活动制订计划的基本要求是()。

问题详情




37.

我国的《教师法》颁布于()。

问题详情




38.

下列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表述不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39.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


问题详情




40.

小学儿童对教师怀有特殊的信赖感,把教师看作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人,愿听从教师的教导,小学生的这种心理倾向称之为()。

问题详情




41.

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了德育的()。


问题详情




42.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


问题详情




43.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年级开始设置。

问题详情




44.

儿童在熟悉了“白菜”“豆角”和“黄瓜”这类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这属于()。

问题详情




45.

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问题详情




46.

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问题详情




47.

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问题详情




48.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规定,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的三级课程管理不包括()。

问题详情




49.

对某种物体或某种情况的恐惧,如怕蛇、怕狗、害怕开车、害怕医院、害怕死亡等,这种恐惧症属于( )。

问题详情




50.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问题详情




51.

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问题详情




52.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问题详情




53.

“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

问题详情




54.

“一刀切”这一教育教学要求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问题详情




55.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问题详情




56.

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问题详情




57.

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愿意学习,这符合桑代克提出的( )。

问题详情




58.

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问题详情




59.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

问题详情




60.

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 )中。


问题详情




二. 问答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为何起主导作用。

问题详情
2.

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问题详情
3.

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详情
4.

简述主题班会的概念和形式。

问题详情
5.

简述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问题详情
6.

教学设计的特征有哪些?

问题详情
7.

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记忆的能力。

问题详情
8.

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问题详情
9.

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问题详情
10.

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