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出版资格基础知识(中级)模拟题2
时长:180分钟 总分:200分
230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 单选题 | 多选题 | 简答题 | 材料题 |
---|---|---|---|---|
数量 | 32 | 36 | 7 | 5 |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30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获准创办新期刊后,主办单位持新闻出版总署的批准文件到升级新闻出版局领取并填写( ),升级新闻出版局审核后,向主办单位发放( ),主办单位持( )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依法领取( )。其相关的证件名称依次是:
该主编应在到任后的( )年内通过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2009年1月,某中央在京单位主办的军事普及类月刊因经营不善,面临停刊。上级部门派来了一位新主编,原来是某军事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任后的半年内,他进行了以下一些改革:
A.每期随正刊免费发送“军事文萃”子刊,面封上使用正刊的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B.与上海某广告公司签定委托广告经营合同,允许其从事期刊采编事宜;
C.从2009年3月起,每月开辟一次专题策划,题目有:(1)中印战争实录;(2)中苏战争实录;(3)中日战争实录;(4)中越战争实录,但未与有关部门打招呼;
D.策划推出了一些独家专访,如“中国航天器研制内幕”、“中国最新导弹研制内幕”等;
E.从2009年7月起将月刊改为半月刊,上半月刊交邮局发行,下半月刊自办发行;
F.为庆祝“八一”建军节,策划了一期增刊“当年名将今安在”,用32开本,有别于正刊的16开本,有320个页码,封面未注明“增刊”字样,期刊名称极小。与某出版社发行部联系发行事宜,在各大书店销售。
如果要编辑出版增刊,该军事普及类月刊应向( )报批。
2009年1月,某中央在京单位主办的军事普及类月刊因经营不善,面临停刊。上级部门派来了一位新主编,原来是某军事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任后的半年内,他进行了以下一些改革:
A.每期随正刊免费发送“军事文萃”子刊,面封上使用正刊的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B.与上海某广告公司签定委托广告经营合同,允许其从事期刊采编事宜;
C.从2009年3月起,每月开辟一次专题策划,题目有:(1)中印战争实录;(2)中苏战争实录;(3)中日战争实录;(4)中越战争实录,但未与有关部门打招呼;
D.策划推出了一些独家专访,如“中国航天器研制内幕”、“中国最新导弹研制内幕”等;
E.从2009年7月起将月刊改为半月刊,上半月刊交邮局发行,下半月刊自办发行;
F.为庆祝“八一”建军节,策划了一期增刊“当年名将今安在”,用32开本,有别于正刊的16开本,有320个页码,封面未注明“增刊”字样,期刊名称极小。与某出版社发行部联系发行事宜,在各大书店销售。
二. 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35题,每小题2.0分,共7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一定要爱护自然环境,不要破坏生态平衡。因为如果破坏了生态环境,就会产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样的后果是人人都不希望出现的。”对于以上的推理论证,判断正确的有( )。
以上行为中如有事后违反重大选题备案规定的行为,应该( )。
2009年1月,某中央在京单位主办的军事普及类月刊因经营不善,面临停刊。上级部门派来了一位新主编,原来是某军事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任后的半年内,他进行了以下一些改革:
A.每期随正刊免费发送“军事文萃”子刊,面封上使用正刊的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B.与上海某广告公司签定委托广告经营合同,允许其从事期刊采编事宜;
C.从2009年3月起,每月开辟一次专题策划,题目有:(1)中印战争实录;(2)中苏战争实录;(3)中日战争实录;(4)中越战争实录,但未与有关部门打招呼;
D.策划推出了一些独家专访,如“中国航天器研制内幕”、“中国最新导弹研制内幕”等;
E.从2009年7月起将月刊改为半月刊,上半月刊交邮局发行,下半月刊自办发行;
F.为庆祝“八一”建军节,策划了一期增刊“当年名将今安在”,用32开本,有别于正刊的16开本,有320个页码,封面未注明“增刊”字样,期刊名称极小。与某出版社发行部联系发行事宜,在各大书店销售。
三. 材料题(本类题共20题,总分100.0分)
A为著名民间艺术家,其创作风格独特,人生极富传奇色彩。甲出版社认为,若出版以A的人生经历为主题的传记,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遂策划出版一部名为《徜徉在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自传体图书,并与A协商。A对此表示同意。甲出版社考虑到A年事已高.还特别指派本社员工G协助A完成《徜徉在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写作。A以口述方式介绍自己的经历和心理旅程,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素材。G对A的口述作录音后,执笔撰写文字稿并进行了整理加工,A进行修改后最终定稿。《徜徉在想象与现实之间》一书于2002年正式出版,面封上的作者署名为A。
2003年A逝世。他与某大学教师B结婚后无子女,故其逝世后亲属只有妻子B和妹妹C,A生前也没有立遗嘱对自己的财产作处理。
A逝世后不久,G与A的妻子B发生了著作权纠纷,双方均认为自己为《徜徉在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著作权人。
B认为:《徜徉在想象与现实之间》是记录了A的生活缩影的传记,且该书的署名为A,故A理应为原始著作权人。现A已逝世,B作为其惟一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应该按照法律的规定继承《徜徉在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著作权。G在《徜徉在想象与现实之间》创作过程中的劳动只是辅助性的,并非创作,所以不能享有著作权。
G认为自己才是《徜徉在想象与现实之间》一书真正的原始著作权人的理由,是因为在《徜徉在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写作过程中G并不是只起辅助作用,而是进行了创造性劳动。G举证说明,他不仅为A的口述作录音,还进行了整理和使之形成文字,并作了不少润色加工;文字稿基本上是G完成的,而A只对成稿中一些事实的细节作了修改。
人民法院的判决确认B为《徜徉在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继受著作权人。
2006年,B因病过世。因为B没有继承人,也没有发现其生前立有遗嘱将财产赠与他人的情形,甲出版社为今后仍能继续出版该作品,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B的遗产无主。法院根据法定程序审查核实后,宣告包括《徜徉在想象与现实之间》一书的著作权财产权利在内的B的所有遗产为无主财产。
2009年1月,某中央在京单位主办的军事普及类月刊因经营不善,面临停刊。上级部门派来了一位新主编,原来是某军事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上任后的半年内,他进行了以下一些改革:
A.每期随正刊免费发送“军事文萃”子刊,面封上使用正刊的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B.与上海某广告公司签定委托广告经营合同,允许其从事期刊采编事宜;
C.从2009年3月起,每月开辟一次专题策划,题目有:(1)中印战争实录;(2)中苏战争实录;(3)中日战争实录;(4)中越战争实录,但未与有关部门打招呼;
D.策划推出了一些独家专访,如“中国航天器研制内幕”、“中国最新导弹研制内幕”等;
E.从2009年7月起将月刊改为半月刊,上半月刊交邮局发行,下半月刊自办发行;
F.为庆祝“八一”建军节,策划了一期增刊“当年名将今安在”,用32开本,有别于正刊的16开本,有320个页码,封面未注明“增刊”字样,期刊名称极小。与某出版社发行部联系发行事宜,在各大书店销售。
造纸术的发明催生了雕版印刷术的出现,雕版印刷术发明后出现了印本出版业,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出版效率,铜活字的发明造就了现代出版业。但是,这些进步并没有使出版业的产品形态发生变化,无论是抄写、雕版印刷,还是铅印、胶印,最终的产品载体都是纸制品。
随着出版产业与计算机、互联网、有线通信、电子商务等方面新技术的融合,出版的载体形式、技术手段、传播方式、营销方式、管理理念等,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出版业进入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新时期。融入了信息技术以后,出版产品的载体形态打破了纸质品的单一形态,它们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制作成形形色色的电子书或其他阅读器。
数字出版产品种类很多,并且在内容特点、构成形式、发送方式等方面没有交叉,所以比较容易对其作出清晰的分类。目前一般认为,数字出版产品有数字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数字音像制品、网络数据库出版物、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网络动漫、博客、微博等。它们一般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的个人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上。数字内容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到用户的移动接收设备上,对这些产品一般习惯上用移动接收设备的名称来指称,如手机报、手机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
做法一 邀请某大学杨教授写《海商法理论与实践》书稿。杨教授把书稿写作任务分配了给了自己的几位研究生,最后由自己把关。
做法二 邀请某大学顾教授审阅《海商法理论与实践》,并提出审稿意见。
做法三 因作者杨教授书稿中需要几幅早期海商法研究者的照片,他手头没有。于是,出版社就从网上找到并下载放进书中。
做法四 因本社编辑力量紧张,出版社出面邀请另一出版社具有副编审资格的王伟东作为特邀编辑,完成本书的一审编辑加工工作。责任编辑署名王伟东。
做法五 经过社领导讨论同意,将出版社出版的月刊《航海文化》分为上下半月刊,使用同一个刊号。上半月刊继续由社内出版,将下半月刊完全承包给某文化公司,每月上交固定的承包费。
做法六 没有专门申请,以增刊的形式出版某军队作家的报告文学《中国航母大揭秘》。
没有作品,出版就成了空穴来风,而作品是作者创造的,可见作者对于编辑工作具有首当其冲的作用。研究作者和作者队伍的建议,是编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出版物中裹挟的精神文化内容,只有通过读者的接受才能转化成物质力量,从而体现编辑活动的经济价值。因此,编辑学必须研究读者。研究读者结构,读者需求和读者心里,研究不同的读者群体多具有的不同特点。以及读者如何影响出版物市场的走向,有什么变化规律。读者与出版物市场有密切联系,从一定意思上说,研究读者也就是研究出版物市场。
编辑于作者、读者的关系,贯串于编辑过程的始终,是各种编辑活动中最重要的关系。编辑与作者、读者的矛盾,是推进编辑活动的重要动力!深入研究这些关系,不但可以促成出版单位的作者工作和读者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出版物质量,普及出版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而且有利于深化对编辑活动的研究。所以,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是编辑学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