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资格基础知识(初级)模拟题1

时长:180分钟 总分:200分

227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填空题 简答题 材料题
数量 35 44 1 3 5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30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35题,每小题2.0分,共7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三、材料题(本类题共20题,总分100.0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30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研究选择特殊书稿的设计方案”,这是( )的主要职责。

问题详情




2.

在以下古代字书中,字数最多的是( )。

问题详情




3.

清代( )的一生为他人校书,对私刻贡献颇多,人称“清代校勘第一人”。

问题详情




4.

( )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由张元济等人撰写的《最新教科书》,广受欢迎。


问题详情




5.

凡新参加工作并进入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毕业生,应当在进入出版单位后的( )内,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问题详情




6.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被缓登一年的,应推迟( )报考上一级别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问题详情




7.

差错率超过0.25/10000,未超过0.5/10000的,编校质量为( )。

问题详情




8.

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是( )。

问题详情




9.

对出版社的目标管理,目前主要实行的是( )的评估考核。

问题详情




10.

某图书的单位变动成本为9.50元,生产数量为5000册,目标利润为20000元,单位销售收入为16元,单位销售税金为0.20元,则其固定成本总额为( )元。


问题详情




11.

以下著作权侵权行为中,可以给予刑事处罚的是( )。

问题详情




12.

在( )的情况下,出版社应退修稿件。

问题详情




13.

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 )。

问题详情




14.

《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行业的社会团体按照其章程,在出版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实行( )。”


问题详情




15.

下面的联绵词属于双声的是( )。

问题详情




16.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规定,下列须专项报批的选题中,( )还需将出版合同报版权行政部门审核、登记。


问题详情




17.

对稿酬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时,按该项收入是否大于或等于( )元而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


问题详情




18.

固定成本的性态特点是( )。

问题详情




19.

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

问题详情




20.

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

问题详情




21.

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

问题详情




22.

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 )。


问题详情




23.

对未办理备案手续而出版的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无论内容有无问题,首先应该责令出版单位( )。


问题详情




24.

为避免作者误解,退稿信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 )。

问题详情




25.

以下图书成本中,与总产量同比增长的是( )。

问题详情




26.

我国出版业由出版单位、印刷复制单位、发行单位、( )、出版专业教育和科研单位等构成。


问题详情




27.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每三年登记一次。凡在一个登记期内( ),取消出版专业职业资格。


问题详情




28.

中学小学教科书的出版、印刷、发行单位,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会同( )以招标或者其他公开、公正的方式确定。


问题详情




29.

著作权法所称的“图形作品”之一是( )。

问题详情




30.

某出版社委托画家甲设计一大型工具书宣传广告,但事先未就著作权归属事宜在合同中约定,则该广告作品的著作权( )。


问题详情




31.

B的做法( )。

问题详情

作者A于2000年将自己的作品《新中国外交史》投给B出版社。该社研究后认为此选题不需要专项报批,便未向出版行政部门办理任何手续,也未把出版合同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登记。2000年年底该书出版后,A将其作为学术成果申报。有关机构在审核中发现该书版本记录中所标出版时间是1995年,而不是A说的2000年,因此否决了A的申报。

A便与B交涉。B解释说,这种图书销量很小,所以使用了本社在1995年所出同类书已经用过的书号,就只能把1995年作为出版时间;这样做,既可以支持学术著作出版,又可以把新的书号用在有经济效益的书上,是有益于学术研究和出版发展的双赢之举。A不接受B的解释,就向出版行政部门作了反映:





32.

从书号管理的角度来看,B的行为属于( )。

问题详情

作者A于2000年将自己的作品《新中国外交史》投给B出版社。该社研究后认为此选题不需要专项报批,便未向出版行政部门办理任何手续,也未把出版合同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登记。2000年年底该书出版后,A将其作为学术成果申报。有关机构在审核中发现该书版本记录中所标出版时间是1995年,而不是A说的2000年,因此否决了A的申报。

A便与B交涉。B解释说,这种图书销量很小,所以使用了本社在1995年所出同类书已经用过的书号,就只能把1995年作为出版时间;这样做,既可以支持学术著作出版,又可以把新的书号用在有经济效益的书上,是有益于学术研究和出版发展的双赢之举。A不接受B的解释,就向出版行政部门作了反映:





33.

从应该向有关部门办理必要手续的角度来看,B的行为( )。

问题详情

作者A于2000年将自己的作品《新中国外交史》投给B出版社。该社研究后认为此选题不需要专项报批,便未向出版行政部门办理任何手续,也未把出版合同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登记。2000年年底该书出版后,A将其作为学术成果申报。有关机构在审核中发现该书版本记录中所标出版时间是1995年,而不是A说的2000年,因此否决了A的申报。

A便与B交涉。B解释说,这种图书销量很小,所以使用了本社在1995年所出同类书已经用过的书号,就只能把1995年作为出版时间;这样做,既可以支持学术著作出版,又可以把新的书号用在有经济效益的书上,是有益于学术研究和出版发展的双赢之举。A不接受B的解释,就向出版行政部门作了反映:





34.

A的做法( )。

问题详情

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学教程》,并公开发行。





35.

T出版社( )。

问题详情

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学教程》,并公开发行。





二. 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35题,每小题2.0分,共7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出版物的是( )。

问题详情





2.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三大类别是( )。

问题详情





3.

在以下出版社中,属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出版发行机构有( )。

问题详情





4.

设立出版单位的条件除了“有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外,还包括( )。


问题详情





5.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在一个登记期内有( )等情形之一的,缓登一年。


问题详情





6.

按规定( )等选题需报备案。

问题详情





7.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由( )组成。

问题详情





8.

中国标准音像制品编码由( )组成。

问题详情





9.

擅自从事出版物的出版等业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

问题详情





10.

出版社的管理工作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并通过( )等具体职能来实施。


问题详情





11.

以部门为单位的目标管理主要在( )部门实行。

问题详情





12.

出版单位使用作者的作品时的付酬应体现的原则( )。

问题详情





13.

著作权贸易与普通商品贸易相比,其区别在于( )。

问题详情





14.

编辑写作应用文时应注意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指的是( )。

问题详情





15.

编辑在遇到下列情况,如( )时应写出访问报告。

问题详情





16.

读者来信中属于应由编辑回信的情况是读者( )。

问题详情





17.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为了了解西方的情况,设立了翻译机构翻译出版西方图书,主要的机构有( )。


问题详情





18.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上面一段散文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问题详情





19.

下列语句语言得体的是( )。

问题详情





20.

根据《关于严格禁止买卖书号、刊号、版号等问题的若干规定》,下列行为应禁止的是( )。


问题详情





21.

出版单位实行法人制,法人应具备下列条件( )。

问题详情





22.

下列句子中存在假借字的是( )。

问题详情





23.

下列信息源不属于文献信息源的是( )。

问题详情





24.

下列句子中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是( )。

问题详情





25.

蔡伦对造纸术的贡献是( )。

问题详情





26.

报纸、期刊变更名称、刊期,应当( )。

问题详情





27.

已经获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人员,应当( )。

问题详情





28.

出版社计划管理的内容包括( )管理。

问题详情





29.

以聘用制为基础的出版社用人制度主要有( )。

问题详情





30.

图书的间接成本包括( )等。

问题详情





31.

订立对外著作权贸易合同时要注意( )。

问题详情





32.

出版单位的定价目标主要有( )等。

问题详情





33.

下列单位中属于出版单位的有( )。

问题详情





34.

我国古代常用以承载文字信息的主要载体有( )等。

问题详情





35.

中国古代的帛书又称( )。

问题详情





36.

W公司侵犯了有关各方的哪些权利?

问题详情

W公司未经有关期刊出版单位和期刊所刊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我国数千种期刊采取全刊扫描输入方式制成光盘版丛书《期刊大全》出版发行,获得巨额利润。






37.

若该出版社未经备案而出版了须办理备案手续类选题的图书,将受到的处罚有( )等。

问题详情

某出版社各编辑室为参加图书订货会提出了10个选题:

A.《劳动法学习辅导材料》

B.《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C.《刘少奇的故事》

D.《中国物产分布地图》

E.《雷锋日记新编》

F.《中共党史大事记》

G.《炒股的奥秘》

H.《赌场赢钱技巧100例》

I.《中国县级政府机构大全》

J.《相面算命百日通》







38.

B正确处理此事的做法应是( )。

问题详情

作者A于2000年将自己的作品《新中国外交史》投给B出版社。该社研究后认为此选题不需要专项报批,便未向出版行政部门办理任何手续,也未把出版合同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登记。2000年年底该书出版后,A将其作为学术成果申报。有关机构在审核中发现该书版本记录中所标出版时间是1995年,而不是A说的2000年,因此否决了A的申报。

A便与B交涉。B解释说,这种图书销量很小,所以使用了本社在1995年所出同类书已经用过的书号,就只能把1995年作为出版时间;这样做,既可以支持学术著作出版,又可以把新的书号用在有经济效益的书上,是有益于学术研究和出版发展的双赢之举。A不接受B的解释,就向出版行政部门作了反映:





39.

在本案例中,S( )。

问题详情

某双月刊H的编辑部未公开说明过稿件审阅处理的期限。作者S于2002年3月5日投寄《中国神话破解三则》给H编辑部。编辑部审阅后决定采用,未及通知S便在6月l0日出版的一期上刊出,并在文后加上了“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摘编”的声明。H编辑部于6月17日把样刊和稿酬寄给S,5天后S寄回了稿酬收据。6月25日,H的一名编辑忽然发现另一家月刊K在刚刚出版的一期上也刊刊登了S的此文,正文也是用15级宋体字单栏横排,仅标题排式不同。7月10日,又有一家半月刊L摘登该文,只署作者姓名而没有注明摘自H。

H编辑部认为:S一稿两投,侵犯了H的权益,应将稿酬返回,并自费刊登向H道歉的声明;K编辑侵犯了H的专有出版权和版式设计权,应承担侵权责任;L编辑部无视H的事先声明而摘编该文,也要承担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责任。

S认为:自己是4月10日才把该篇文章投寄K的,这有K的收稿登记作证,不属于一稿两投;而L摘编一事,直到8月初听H的编辑说了才知晓;自己不仅毫无过错,而且受到了侵权,因为K和L使用其作品而没有支付稿酬,该两刊应该补付稿酬并道歉。

K编辑部认为:S的一稿两投行为侵犯了K的权益,不向其支付稿酬是对的,而且S还应当因此而赔礼道歉;H并不享有专有出版权,其正文的排式是各种书刊普遍使用的,也不属于其专用的版式,自己并未侵犯H的权益。

L编辑部认为:摘编是合法的,因为H的声明实际上是无效的;摘编属于合理使用,不必向原作者支付报酬。






40.

在这一案例中,K( )。

问题详情

某双月刊H的编辑部未公开说明过稿件审阅处理的期限。作者S于2002年3月5日投寄《中国神话破解三则》给H编辑部。编辑部审阅后决定采用,未及通知S便在6月l0日出版的一期上刊出,并在文后加上了“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摘编”的声明。H编辑部于6月17日把样刊和稿酬寄给S,5天后S寄回了稿酬收据。6月25日,H的一名编辑忽然发现另一家月刊K在刚刚出版的一期上也刊刊登了S的此文,正文也是用15级宋体字单栏横排,仅标题排式不同。7月10日,又有一家半月刊L摘登该文,只署作者姓名而没有注明摘自H。

H编辑部认为:S一稿两投,侵犯了H的权益,应将稿酬返回,并自费刊登向H道歉的声明;K编辑侵犯了H的专有出版权和版式设计权,应承担侵权责任;L编辑部无视H的事先声明而摘编该文,也要承担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责任。

S认为:自己是4月10日才把该篇文章投寄K的,这有K的收稿登记作证,不属于一稿两投;而L摘编一事,直到8月初听H的编辑说了才知晓;自己不仅毫无过错,而且受到了侵权,因为K和L使用其作品而没有支付稿酬,该两刊应该补付稿酬并道歉。

K编辑部认为:S的一稿两投行为侵犯了K的权益,不向其支付稿酬是对的,而且S还应当因此而赔礼道歉;H并不享有专有出版权,其正文的排式是各种书刊普遍使用的,也不属于其专用的版式,自己并未侵犯H的权益。

L编辑部认为:摘编是合法的,因为H的声明实际上是无效的;摘编属于合理使用,不必向原作者支付报酬。






41.

在这一案例中,L( )。

问题详情

某双月刊H的编辑部未公开说明过稿件审阅处理的期限。作者S于2002年3月5日投寄《中国神话破解三则》给H编辑部。编辑部审阅后决定采用,未及通知S便在6月l0日出版的一期上刊出,并在文后加上了“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摘编”的声明。H编辑部于6月17日把样刊和稿酬寄给S,5天后S寄回了稿酬收据。6月25日,H的一名编辑忽然发现另一家月刊K在刚刚出版的一期上也刊刊登了S的此文,正文也是用15级宋体字单栏横排,仅标题排式不同。7月10日,又有一家半月刊L摘登该文,只署作者姓名而没有注明摘自H。

H编辑部认为:S一稿两投,侵犯了H的权益,应将稿酬返回,并自费刊登向H道歉的声明;K编辑侵犯了H的专有出版权和版式设计权,应承担侵权责任;L编辑部无视H的事先声明而摘编该文,也要承担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责任。

S认为:自己是4月10日才把该篇文章投寄K的,这有K的收稿登记作证,不属于一稿两投;而L摘编一事,直到8月初听H的编辑说了才知晓;自己不仅毫无过错,而且受到了侵权,因为K和L使用其作品而没有支付稿酬,该两刊应该补付稿酬并道歉。

K编辑部认为:S的一稿两投行为侵犯了K的权益,不向其支付稿酬是对的,而且S还应当因此而赔礼道歉;H并不享有专有出版权,其正文的排式是各种书刊普遍使用的,也不属于其专用的版式,自己并未侵犯H的权益。

L编辑部认为:摘编是合法的,因为H的声明实际上是无效的;摘编属于合理使用,不必向原作者支付报酬。






42.

在这一案例中,H( )。

问题详情

某双月刊H的编辑部未公开说明过稿件审阅处理的期限。作者S于2002年3月5日投寄《中国神话破解三则》给H编辑部。编辑部审阅后决定采用,未及通知S便在6月l0日出版的一期上刊出,并在文后加上了“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摘编”的声明。H编辑部于6月17日把样刊和稿酬寄给S,5天后S寄回了稿酬收据。6月25日,H的一名编辑忽然发现另一家月刊K在刚刚出版的一期上也刊刊登了S的此文,正文也是用15级宋体字单栏横排,仅标题排式不同。7月10日,又有一家半月刊L摘登该文,只署作者姓名而没有注明摘自H。

H编辑部认为:S一稿两投,侵犯了H的权益,应将稿酬返回,并自费刊登向H道歉的声明;K编辑侵犯了H的专有出版权和版式设计权,应承担侵权责任;L编辑部无视H的事先声明而摘编该文,也要承担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责任。

S认为:自己是4月10日才把该篇文章投寄K的,这有K的收稿登记作证,不属于一稿两投;而L摘编一事,直到8月初听H的编辑说了才知晓;自己不仅毫无过错,而且受到了侵权,因为K和L使用其作品而没有支付稿酬,该两刊应该补付稿酬并道歉。

K编辑部认为:S的一稿两投行为侵犯了K的权益,不向其支付稿酬是对的,而且S还应当因此而赔礼道歉;H并不享有专有出版权,其正文的排式是各种书刊普遍使用的,也不属于其专用的版式,自己并未侵犯H的权益。

L编辑部认为:摘编是合法的,因为H的声明实际上是无效的;摘编属于合理使用,不必向原作者支付报酬。






43.

S出版社( )。

问题详情

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学教程》,并公开发行。





44.

R出版社( )。

问题详情

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学教程》,并公开发行。





三. 材料题(本类题共20题,总分100.0分)
1.

W公司未经有关期刊出版单位和期刊所刊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我国数千种期刊采取全刊扫描输入方式制成光盘版丛书《期刊大全》出版发行,获得巨额利润。

问题详情
1.

W公司侵犯了有关各方的哪些权利?

问题详情





2.

你为什么认为W公司并未侵犯上列5种权利中的某种或某几种权利?

问题详情
3.

对W公司的侵权行为,一些遭到侵权的期刊社、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社附设的期刊编辑部以及有关作者纷纷以自己名义提起诉讼。请问,这些诉讼人民法院是否都会受理?为什么?


问题详情
2.

某出版社各编辑室为参加图书订货会提出了10个选题:

A.《劳动法学习辅导材料》

B.《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C.《刘少奇的故事》

D.《中国物产分布地图》

E.《雷锋日记新编》

F.《中共党史大事记》

G.《炒股的奥秘》

H.《赌场赢钱技巧100例》

I.《中国县级政府机构大全》

J.《相面算命百日通》


问题详情
1.

请将上述选题按以下所列类别分类,并将其代码填入括号。

(1)须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的选题有( )。

(2)不应出版的选题有( )。

(3)普通选题有( )。


问题详情
2.

对于上述三类选题各应如何处理?

问题详情
3.

若该出版社未经备案而出版了须办理备案手续类选题的图书,将受到的处罚有( )等。

问题详情





3.

作者A于2000年将自己的作品《新中国外交史》投给B出版社。该社研究后认为此选题不需要专项报批,便未向出版行政部门办理任何手续,也未把出版合同送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登记。2000年年底该书出版后,A将其作为学术成果申报。有关机构在审核中发现该书版本记录中所标出版时间是1995年,而不是A说的2000年,因此否决了A的申报。

A便与B交涉。B解释说,这种图书销量很小,所以使用了本社在1995年所出同类书已经用过的书号,就只能把1995年作为出版时间;这样做,既可以支持学术著作出版,又可以把新的书号用在有经济效益的书上,是有益于学术研究和出版发展的双赢之举。A不接受B的解释,就向出版行政部门作了反映:

问题详情
1.

B的做法( )。

问题详情




2.

从书号管理的角度来看,B的行为属于( )。

问题详情




3.

从应该向有关部门办理必要手续的角度来看,B的行为( )。

问题详情




4.

B正确处理此事的做法应是( )。

问题详情




4.

某双月刊H的编辑部未公开说明过稿件审阅处理的期限。作者S于2002年3月5日投寄《中国神话破解三则》给H编辑部。编辑部审阅后决定采用,未及通知S便在6月l0日出版的一期上刊出,并在文后加上了“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摘编”的声明。H编辑部于6月17日把样刊和稿酬寄给S,5天后S寄回了稿酬收据。6月25日,H的一名编辑忽然发现另一家月刊K在刚刚出版的一期上也刊刊登了S的此文,正文也是用15级宋体字单栏横排,仅标题排式不同。7月10日,又有一家半月刊L摘登该文,只署作者姓名而没有注明摘自H。

H编辑部认为:S一稿两投,侵犯了H的权益,应将稿酬返回,并自费刊登向H道歉的声明;K编辑侵犯了H的专有出版权和版式设计权,应承担侵权责任;L编辑部无视H的事先声明而摘编该文,也要承担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责任。

S认为:自己是4月10日才把该篇文章投寄K的,这有K的收稿登记作证,不属于一稿两投;而L摘编一事,直到8月初听H的编辑说了才知晓;自己不仅毫无过错,而且受到了侵权,因为K和L使用其作品而没有支付稿酬,该两刊应该补付稿酬并道歉。

K编辑部认为:S的一稿两投行为侵犯了K的权益,不向其支付稿酬是对的,而且S还应当因此而赔礼道歉;H并不享有专有出版权,其正文的排式是各种书刊普遍使用的,也不属于其专用的版式,自己并未侵犯H的权益。

L编辑部认为:摘编是合法的,因为H的声明实际上是无效的;摘编属于合理使用,不必向原作者支付报酬。

问题详情
1.

在本案例中,S( )。

问题详情





2.

在这一案例中,K( )。

问题详情





3.

在这一案例中,L( )。

问题详情





4.

在这一案例中,H( )。

问题详情





5.

1998年1月作者A与S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合同,将自己编著的大学高年级教材《××学教程》的专有出版权授予S出版社,并约定合同有效期为10年。同年7月,S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该教材,次年7月售罄,此后便未重印。2000年1月及12月,作者A先后两次向S出版社书面订购该教材,均因印数太小,S出版社未能重印供书。因教学需要,2001年7月A授权本人所在学校的T出版社出版该教材。由于开学在即,T出版社便影印S出版社的《××学教程》以应急需,并于2001年8月正式向校内外发行。S出版社知道后,认为A在出版合同尚未到期时又把该教材的专有出版权授予T出版社,是合同违约行为,故要求A支付违约金。A不同意。正在双方争辩期间,S出版社又发现,另一学校也因教学急需而由该校R出版社于2001年6月底影印了S出版社的《××学教程》,并公开发行。

问题详情
1.

A的做法( )。

问题详情




2.

S出版社( )。

问题详情




3.

T出版社( )。

问题详情




4.

R出版社( )。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