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标准员管理实务考试模拟试题2

时长:90分钟 总分:100分

433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材料题
数量 28 11 16 2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5题,每小题4.0分,共2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每小题答对的2.0分,答错扣0分,大题总得分最低扣到0分。) 四、材料题(本类题共20题,总分20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应力的单位为:( )。

问题详情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对于采用国际标准的态度是( )。


问题详情




3.

《标准化法》规定,强制性标准( )执行。

问题详情




4.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充分满足( )的要求。

问题详情




5.

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由( )依据检定规程确定。

问题详情




6.

工程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 )的基础上进行。

问题详情




7.

彩色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根据标准《彩色硅酸盐水泥》(JC/T870-2012)规定,凝结时间应符合要求:终凝时间不迟于( )h。


问题详情




8.

临边、洞口的防护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的规定,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电梯井内应( )设一道安全网。


问题详情




9.

地下工程出现渗漏水时,应及时进行治理,( )后方可验收。

问题详情




10.

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 )。


问题详情




11.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标准图,以代号“G”表示( )图(集)。

问题详情




12.

根据建筑物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及防水耐用年限,屋面防水分为( )个等级。


问题详情




13.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消防车通道,其宽度应不小于( )m。

问题详情




14.

钢结构中,对钢板厚度的检查应采用( )量测。

问题详情




15.

质量是一组固有( )满足要求的程度。

问题详情




16.

( )循环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理论方法,这个循环工作原理是美国的戴明发明的,故又称“戴明循环”。


问题详情




17.

( )是整理好工程技术控制资料的灵魂。

问题详情




18.

( )时标网络法,简称时标网络。

问题详情




19.

工序监测和计量服务费属于质量成本中的( )下设置的内容。

问题详情




20.

分类控制的重点应首推( ),因为其所占成本的比重大,最有潜力。

问题详情




21.

桩身质量完整性检测为Il类桩,说明( )。

问题详情

某办公楼基础施工,采用直径1.2m的人工孔桩,桩长14m,采用混凝土护壁,共35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条款见下表1。

表1 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摘录)

截图102.jpg





22.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成孔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

问题详情

某办公楼基础施工,采用直径1.2m的人工孔桩,桩长14m,采用混凝土护壁,共35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条款见下表1。

表1 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摘录)

截图102.jpg





23.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质量检验,下列( )项不属于主控项目。

问题详情

某办公楼基础施工,采用直径1.2m的人工孔桩,桩长14m,采用混凝土护壁,共35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条款见下表1。

表1 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摘录)

截图102.jpg





24.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采用低应变法桩身质量完整性检测,桩体质量检验报告判定,I类桩l2根,Il类桩23根。完整性评价分为( )类。

问题详情

某办公楼基础施工,采用直径1.2m的人工孔桩,桩长14m,采用混凝土护壁,共35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条款见下表1。

表1 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摘录)

截图102.jpg





25.

本工程某梁跨度为8m,设计无要求时,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 )MPa。

问题详情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柱混凝土C40,梁板混凝土C30。房屋中部设计要求留设一条0.8m宽的后浇带,采用钢管扣件模架,竹胶合板模板。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款摘录如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截图806.jpg





26.

本工程框架柱,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达到( )。

问题详情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柱混凝土C40,梁板混凝土C30。房屋中部设计要求留设一条0.8m宽的后浇带,采用钢管扣件模架,竹胶合板模板。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款摘录如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截图806.jpg





27.

本工程现浇楼盖底模拆除的顺序,从先到后应按( )。

问题详情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柱混凝土C40,梁板混凝土C30。房屋中部设计要求留设一条0.8m宽的后浇带,采用钢管扣件模架,竹胶合板模板。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款摘录如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截图806.jpg





28.

模板安装,对跨度不小于( )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问题详情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柱混凝土C40,梁板混凝土C30。房屋中部设计要求留设一条0.8m宽的后浇带,采用钢管扣件模架,竹胶合板模板。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款摘录如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截图806.jpg





二. 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5题,每小题4.0分,共2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按《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建标[2008]182号),下列( )书写不符合规定。


问题详情




2.

制定标准是标准制定部门对需要制定标准的项目,编制计划,组织( )的活动。


问题详情




3.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 )。

问题详情




4.

企业标准体系的内在联系指( )。

问题详情




5.

当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不符合规定时,可按( )处理。

问题详情




6.

除人工挖孔桩为灌注桩外,下列( )属于混凝土灌注桩。

问题详情

某办公楼基础施工,采用直径1.2m的人工孔桩,桩长14m,采用混凝土护壁,共35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条款见下表1。

表1 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摘录)

截图102.jpg





7.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成孔的施工内容。包括( )等。

问题详情

某办公楼基础施工,采用直径1.2m的人工孔桩,桩长14m,采用混凝土护壁,共35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条款见下表1。

表1 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摘录)

截图102.jpg





8.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的桩体质量检验,可采用( )等方法。

问题详情

某办公楼基础施工,采用直径1.2m的人工孔桩,桩长14m,采用混凝土护壁,共35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条款见下表1。

表1 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摘录)

截图102.jpg





9.

标准员对模板工程的现场监督时,发现以下( )等情况,则可判断为违规。

问题详情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柱混凝土C40,梁板混凝土C30。房屋中部设计要求留设一条0.8m宽的后浇带,采用钢管扣件模架,竹胶合板模板。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款摘录如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截图806.jpg





10.

混凝土结构模板按承载性质,可分为承重模板与非承重模板.下列( )模板属于非承重。


问题详情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柱混凝土C40,梁板混凝土C30。房屋中部设计要求留设一条0.8m宽的后浇带,采用钢管扣件模架,竹胶合板模板。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款摘录如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截图806.jpg





11.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 )。

问题详情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柱混凝土C40,梁板混凝土C30。房屋中部设计要求留设一条0.8m宽的后浇带,采用钢管扣件模架,竹胶合板模板。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款摘录如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截图806.jpg





三. 判断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每小题答对的2.0分,答错扣0分,大题总得分最低扣到0分。)
1.

室外立管的固定拉索严禁拉在避雷针或避雷网上。( )

问题详情


2.

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程师惠特沃斯提出的统一的螺纹尺寸制度,即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的“惠氏螺纹”螺纹尺寸标准,被人们认为现代标准化的开端。( )


问题详情


3.

标准化的基本对象是技术性的,或与技术有关的管理和活动的有关事物和概念,因此,技术性是标准化法制管理的固有属性。( )


问题详情


4.

计量检定的依据是计量检定系统表和计量检定规程。( )

问题详情


5.

计量就是测量。( )

问题详情


6.

信息技术的超前性、开放性和通用性是其标准化的三大特点。( )

问题详情


7.

在任何情况下违反自愿采用的推荐性标准,都不必承担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 )


问题详情


8.

计算机形成的工程资料应采用内容打印,手工签名的方式。( )

问题详情


9.

建筑工程资料只要施工单位整理收集就可以。( )

问题详情


10.

安装电工、焊工、起重吊装工和电气调试人员等不属于特殊工种,不要求持证上岗。( )


问题详情


11.

人工挖孔桩属于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 )

问题详情

某办公楼基础施工,采用直径1.2m的人工孔桩,桩长14m,采用混凝土护壁,共35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条款见下表1。

表1 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摘录)

截图102.jpg



12.

人工挖孔桩由于单桩承载力高,桩底岩土直观,成桩后一般不进行承载力检测。( )

问题详情

某办公楼基础施工,采用直径1.2m的人工孔桩,桩长14m,采用混凝土护壁,共35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条款见下表1。

表1 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摘录)

截图102.jpg



13.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的钢筋笼采用分节制作,则接长宜采用焊接连接。( )

问题详情

某办公楼基础施工,采用直径1.2m的人工孔桩,桩长14m,采用混凝土护壁,共35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条款见下表1。

表1 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摘录)

截图102.jpg



14.

本工程后浇带的模板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

问题详情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柱混凝土C40,梁板混凝土C30。房屋中部设计要求留设一条0.8m宽的后浇带,采用钢管扣件模架,竹胶合板模板。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款摘录如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截图806.jpg



15.

表4.3.1中.悬臂构件未注明悬挑长度,说明所有悬臂构件的底模拆除时,其混凝土应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100%。( )

问题详情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柱混凝土C40,梁板混凝土C30。房屋中部设计要求留设一条0.8m宽的后浇带,采用钢管扣件模架,竹胶合板模板。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款摘录如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截图806.jpg



16.

标准员对模板工程的现场监督,主要依据相关标准及模板施工方案。( )

问题详情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柱混凝土C40,梁板混凝土C30。房屋中部设计要求留设一条0.8m宽的后浇带,采用钢管扣件模架,竹胶合板模板。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款摘录如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截图806.jpg



四. 材料题(本类题共20题,总分20分)
1.

某办公楼基础施工,采用直径1.2m的人工孔桩,桩长14m,采用混凝土护壁,共35根。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条款见下表1。

表1 有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条款(摘录)

641718pnm.jpg

问题详情
1.

桩身质量完整性检测为Il类桩,说明( )。

问题详情




2.

人工挖孔桩属于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 )

问题详情


3.

人工挖孔桩由于单桩承载力高,桩底岩土直观,成桩后一般不进行承载力检测。( )

问题详情


4.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的钢筋笼采用分节制作,则接长宜采用焊接连接。( )

问题详情


5.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成孔的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

问题详情




6.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质量检验,下列( )项不属于主控项目。

问题详情




7.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采用低应变法桩身质量完整性检测,桩体质量检验报告判定,I类桩l2根,Il类桩23根。完整性评价分为( )类。

问题详情




8.

除人工挖孔桩为灌注桩外,下列( )属于混凝土灌注桩。

问题详情




9.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成孔的施工内容。包括( )等。

问题详情




10.

本工程人工挖孔桩的桩体质量检验,可采用( )等方法。

问题详情




2.

某多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柱混凝土C40,梁板混凝土C30。房屋中部设计要求留设一条0.8m宽的后浇带,采用钢管扣件模架,竹胶合板模板。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条款摘录如下: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年版)

4.3.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3.1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641719zuz.jpg

问题详情
1.

本工程某梁跨度为8m,设计无要求时,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 )MPa。

问题详情




2.

本工程框架柱,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达到( )。

问题详情




3.

本工程后浇带的模板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

问题详情


4.

表4.3.1中.悬臂构件未注明悬挑长度,说明所有悬臂构件的底模拆除时,其混凝土应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100%。( )

问题详情


5.

本工程现浇楼盖底模拆除的顺序,从先到后应按( )。

问题详情




6.

模板安装,对跨度不小于( )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问题详情




7.

标准员对模板工程的现场监督,主要依据相关标准及模板施工方案。( )

问题详情


8.

标准员对模板工程的现场监督时,发现以下( )等情况,则可判断为违规。

问题详情




9.

混凝土结构模板按承载性质,可分为承重模板与非承重模板.下列( )模板属于非承重。


问题详情




10.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 )。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