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一中11-12学年高一文综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时长:120分钟 总分:300分

124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简答题
数量 45 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5分)
2010年9月22日北京时间10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十一号”送入太空。同时,搭载发射了浙江大学研制的两颗“皮星一号A”卫星。卫星发射的成功,为中秋佳节增添了喜庆气氛。回答1~2题。
1.
下列不属于“遥感卫星十一号”飞行领域的是
问题详情




2.
“遥感卫星十一号”发射时,居住在伦敦(中时区)的华侨,收看电视直播实况的当地时间是
问题详情




3.
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问题详情




4.
当发生日全食时,肉眼能观测到的是
问题详情




5.
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问题详情




2011年8月12日至2011年8月23日,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广东深圳举办,8月23日晚8点在深圳世界之窗圆满闭幕。据此回答6~7题。
6.
深圳大运会开幕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位置是  
问题详情




7.
世界大运会闭幕式时,日照图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下表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据表回答8~9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
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
 
8.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问题详情




9.
四地所处的纬度数值从高到低排序的是
问题详情




读右图,完成10~11题。  
10.
在图中的四点中,正午直立物体的日影有时朝南的是
问题详情




11.
元旦这一天,最先见到日出的点是
问题详情




12.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问题详情




右下图是一口24小时的全日时钟指针为时针;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时针也刚好转了一周,所以时针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经线,完成13~14题。  
13.
如果此钟在深圳得到推广,图中此刻深圳恰好日出
(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
问题详情




14.
如果此时深圳为星期一,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
问题详情




15.
根据全国人大2007年3月通过的《物权法》的要求,房屋建设应确保居室日照时间达到一定标准,你认为这一标准应以哪一日来确定较为合理
问题详情




16.
《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段诗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鼎盛于
问题详情




17.
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问题详情




18.
宋代时,为分散宰相的权力而增设的副宰相的名称是
问题详情




19.
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问题详情




20.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和珅等人都是军机大臣。这些大臣  
问题详情




21.
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问题详情




22.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①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②一定程度上为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保障 ③文化专制,抑制了科技的发展 ④在很长时间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问题详情




23.
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问题详情




24.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问题详情




25.
在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中,英勇抗击日军的爱国人士有:①邓世昌 ②徐骧 ③丁汝昌④刘永福 ⑤丘逢甲
问题详情




26.
日本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上述材料表明:①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②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③经济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华的步伐 ④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绝非偶然
问题详情




27.
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中国绝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这一文献的发表表明
问题详情




28.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
问题详情




29.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30.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①武昌起义爆发 ②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④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⑤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问题详情




31.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问题详情




32.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问题详情




33.
自从货币产生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
问题详情




34.
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信用工具有
问题详情




35.
国庆即将到来,商家推出“降价促销”的活动,这表明
问题详情




36.
小张按1美元兑换8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小张
问题详情




37.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反映人民币币值与外汇汇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38.
价值尺度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在执行价值尺度时,货币是
问题详情




39.
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黄山景区山顶的矿泉水,小贩趁机提价推销矿泉水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此时
问题详情




40.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时涨时落,但自行车的价格一般不会比汽车贵的根本原因
问题详情




41.
精明的商贩喊出“一斤八角,两斤一元四,三斤二元二”,这一做法启示经营者
①不断降低商品价格    ②善于运用经营策略
③懂得价格影响供求      ④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问题详情




42.
对于出行者来说,高铁和动车是
问题详情




43.
按照消费的目的分,下列消费类型中属于最基本的消费是
问题详情




44.
2010年我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是30%和40%,2020年有望下降到25%和35%,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①人民的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    ②居民的消费结构会不断完善
③食品支出的金额会不断减少    ④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会逐步增加
问题详情




45.
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问题详情




二、非选择题
46.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如图,并完成下列各题。(25分)  
(1)此日后北半球昼长开始小于夜长,则这一天的节气为_______。(1分)这一天后,浙江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大、变小)      。(1分)
再过3个月:
赤道上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1分)南半球为        (季节)(2分),与北京(40º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等的纬度为        。(2分)
(2)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分))经度是      。(2分)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2分)
(3)此刻C点的地方时为        (2分)。北京时间为      点。(2分)
(4)图中,A、B、C三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2分)三点角速度            。(2分)
(5)此时刻伦敦的昼长        小时(2分)。此时刻,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                          。(2分)
问题详情
47.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经世大典叙录•官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朝议”如何管辖地方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两种意见?这两种意见的理由分别是什么?(6分)
(2)材料二表明元初地方行政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意义。(5分)
(3)以上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怎样的趋势?(2分)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制无美恶,期于适时”这句话的认识。(4分)
问题详情
48.
(8分)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说:“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圣任务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我们真诚地追悼这些死者,表示永远纪念他们。”
材料二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印度洋中国战场(不含东北)东南亚、太平洋
35个师团10个师团7个师团37个师团15个师团111万多人不到10.9万人
材料三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是这样吗?”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说“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的主要依据,试举两例加以说明。(2分)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说“全国实现了伟大的团结”的标志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三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4分)
问题详情
49.
(25分)阅读材料,回答: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高一某班学生以“辉煌的六十二年”为主题召开班会。班会上,同学们展示了一系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统计,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08年的37.9%,下降了19.6%;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8年的43.7%,下降了24%。
材料二:
  
注:幸福感的拥有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和生存状况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主观确认。      ——摘自CCTV《2010年中国人幸福感调查报告》
(1)根据材料一,请你说说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体现了什么经济学道理,并简要说说下降的原因.(8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7分)
(3)依据材料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三条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途径(10分)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