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铁路工程》选择题(一)

时长:45分钟 总分:70分

249浏览 0人已完成答题

题型介绍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简答题 材料题
数量 20 5 3 1
一、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5题,每小题2.0分,共1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三、材料题(本类题共3题,总分20分)
一. 单项选择(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施工期间,桥梁高程控制网可作为墩台的( )观测基准。

问题详情




2.

下列隧道地段必须进行地表下沉量测的是( )。

问题详情




3.

下列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中,主要为勘测和施工提供控制基准的是( )。

问题详情




4.

在水泥使用中,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问题详情




5.

对石质傍山路堑,宜采用的开挖方法是( )开挖。

问题详情




6.

在石料缺乏地区,对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土质路基,其支挡形式宜采用( )挡土墙。


问题详情




7.

影响拌和混凝土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是( )。

问题详情




8.

对于地下水埋藏浅的路基地段,宜采用( )排水。

问题详情




9.

在流速较大、水位较深的河流中,高桩承台的施工方法宜采用( )围堰。

问题详情




10.

签发铁路梁场预制箱梁技术证明书前,应按( )对箱梁进行检查验收。

问题详情




11.

对于新建250~350km/h高速铁路轨道工程,在施工前按要求应建立( )轨道控制网。


问题详情




12.

根据施工测量缺陷分类,属于重缺陷的是( )。

问题详情




13.

对于预应力钢绞线原材料进场检验,钢绞线每检验验收批规定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绞线组成,每批重量上限为( )。


问题详情




14.

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造成混凝土离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问题详情




15.

对于边坡高度大于20m的坚硬岩石路堑开挖,严禁采用的爆破方法是( )。

问题详情




16.

关于路基填料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问题详情




17.

在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中,四个工序编号为:①准备下承层;②拌和;③洒水闷料;④整形,正确的工序先后排列是( )。


问题详情




18.

铁路线路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线路复测、路基边坡的放样和线路( )。


问题详情




19.

线路中线是线路施工的平面控制系统,也是路基的( ),在施工中必须保持定测时的位置正确。


问题详情




20.

当复测与定测成果的不符值在规范规定的限差范围内时,应采用( ),不准改动。


问题详情




二. 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5题,每小题2.0分,共10分。每小题的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施工测量严重缺陷的有( )。

问题详情





2.

关于水泥试验结果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问题详情





3.

下列施工过渡段填筑做法正确的有( )。

问题详情





4.

下列选项中,关于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做法正确的有( )。

问题详情





5.

下列无机结合料基层养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问题详情





三. 材料题(本类题共3题,总分20分)
1.

某新建铁路单线隧道长3900m,隧道沿线路走向为6%的上坡。隧道进口段埋深很大,围岩以Ⅲ、Ⅳ级为主,节理裂隙不发育,整体性较好;出口段埋深较浅,围岩软弱。

地下水发育,围岩以Ⅳ、V级为主。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当进口开挖距洞口35m处时,掌子面发生岩爆。施工单位立即采取了减小开挖循环进尺和对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加强防护的措施,但效果不佳。

事件二,为提前工期,业主要求增加斜井。经现场勘察,有两处位置具备增加斜井条件,方案1:可设斜井长度500m,坡度为8%,出碴可以采用无轨运输;方案2:可设斜井长度300m,坡度为20%,出碴必须采用有轨运输。初步安排通过斜井施工正洞长度为800m,开挖量为48000m3。经测算,方案1斜井施工成本为每延米8000元,通过斜井出碴成本为每立方米15元;方案2斜井施工成本为每延米10000元,通过斜井出碴成本为每立方米20元。经过经济比选,施工单位选择了成本低的方案。


问题详情
1.

针对背景资料,给出隧道进、出口工作面施工排水方案。

问题详情
2.

针对事件一,施工单位还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防范岩爆发生?

问题详情
3.

针对事件二,通过计算进行经济比选,给出成本最低方案。

问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