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看了你的作品集,这几年做了有七八个项目,涉及的方向很广,成功的却很少,是否可以认为你的经历很杂,学习不成体系?
A:我经历过的项目中,有两个项目小有成功:爱尚黑莓社区 iiberry.com 目前有近十万的日PV,超过一万的注册用户,是国内最大的 BlackBerry 10社区;随心驿站项目目前已经是稳定运营的创业公司,在我离开团队后还继续和阿里巴巴等企业实现合作,确实给同学们带来了便利。
我所做的项目确实很杂,这是因为我非设计专业出身,更多是依靠观察现实生活来发现痛点和需求。现实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我就想办法去解决,仅此而已。所以确实,经历较杂是我的一个缺点,而我现在正在努力强化设计基础学习,学习素描、心理等知识,努力将学习体系化。同时我淡化产品领域的限制,这也是我从产品经理转到产品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做项目,确实很难成功。我与同年龄段的一些达人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确实也是失败的项目居多。但是我觉得失败依然可以给我带来巨大的财富,那就是经验和经历。通过项目,我能很快地从实战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见识,并且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也能主动规避此前的失败因素。我希望在加入工作之后,在前辈的带领下能够做出更多成功的设计和产品,让自己更加专业。
Q:在你的项目中,说说自认为做的最成功/最失败的一个设计?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完成后又有和收获?
A:我自认为最成功的一个设计是最近刚完成 Demo 的 Change,是一个习惯养成打卡产品中,限制习惯人数(15人)和虚拟现实结合的任务体系。先说限制人数,在 Change 中,用户可以选择诸如早睡、运动等习惯,每个习惯下都会有多个小组,但是每个小组的用户数都不能超过15人。在设计之前,我调研了很多的竞品,比如种子习惯、健身减肥 App 还有 Same 的打卡频道,我发现他们虽然拥有很高的活跃度,但是在单个用户的状态下,却很少有留言等互动内容。观察国外的『戒酒互助会』等形式,小组成员少、用户接触频繁、有一种真实的小团队的体验,能够强化用户之间的互动。限制小组人数后,我取消了留言功能,改为直接私信,设计鼓励功能,提醒未打卡的用户完成打卡任务,实现团体互助的效果。
虚拟现实的任务体系思路来源于《游戏改变世界》,将真实的任务(打卡、鼓励其他用户打卡、分享坚持心得)和虚拟任务(小游戏)结合在一起,构建等级经验制度,让用户得到高效的心理反馈,促进习惯的坚持和养成。
我自认为最失败的一个设计是在外卖产品设计时支付环节的一个『稍后支付功能』。类似于打车 App,如果支付时网络不好或用户不便在线支付,我提供了『立即支付』和『稍后支付』两个按钮,而后者希望用户可以晚一些在条件改善时再支付。但是用户测试后发现,大家往往更加倾向于选择『稍后支付』,甚至会对两个按钮的选择发生疑惑。后来,我取消了『稍后支付』,用户直接退出 App 或返回主界面即等同于『稍后支付』,而如果存在未支付订单,则不能开始新订单,避免了用户的选择,又强化了设计者的期待。
Q:聊一聊你用的最多的一个 App,说说它最吸引你的设计之处,又有何可以改进的方面?
A:我用的最多的一个 App 是知乎手机客户端,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功能是,在消息列表滑动到比较下的位置时,不断向上滑动,列表滚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即便在双击状态栏可以快速回到列表顶部,但是有时我并不需要回到顶部,而是需要回到较前的某一个位置,这个功能可以让我更快地实现这个目标。
知乎的留言排序是一个不太好的设计。首先评论中的顺序是从旧到新排序的,如果我的一个答案有数百个评论,那当提醒我最新评论时,并不能引导我直接到评论列表的最后(Web 端却可以),结果就是我要手动翻过好多好多页面才能达到评论列表的最后,相当烦琐。
Q:参与的印象最深的一个项目是什么?你在其中担任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
A:我参与过印象最深的一个项目,是本科阶段发起的母校『随心驿站』快递配送中心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担任项目 Leader 。
本科学校有一个特点,800亩的校园不大不小,但是不允许学生在校内骑车。所以,从东区前往西区拿快递成了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同时,校园快递纷杂,种类繁多,代理杂乱、领快递也非常不便。再加上,每天门口都是满地的快递,又脏又乱,还必须要在某个时间段来取件,经常错拿或者导致快递损坏。
以上就是我校的快递背景,也是我发起这个项目的基础。
最初,我考虑希望能够在校外租一间房,把所有的快递集中起来,并且提供过夜保管快递,让同学们随时可以来取。因为快递都是需要代理费用的,还有房屋的租金,所以我自己筹了5000元,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有兴趣的朋友一起来做这个事。很偶然地,当时在一个团队创业,Leader无意间听到了我的想法,就决定拿来团队一起做。
首先,我开始写计划书、调研用户需求,并在校内申请场地。
然后,我开始和快递商谈代理。事后我知道几家快递早就知道了我们的打算,所以一起商量准备抬价。最初,一份寄往学校的快递,我们收下来只能给我们一毛钱,而且短信的钱我们还要自己掏,一来一去相当于出了人力但一分钱也没赚。我采取逐个击破的模式,允许首先谈成的快递入驻校园内,并且承诺推广寄件大部分从我们这里走,同时利用学校保安和城管不允许其他快递在校门口放置快递点。所以,我最先拿下了其中的两家,并自己购置了空调和摄像头,布置场地。
传统的快递模式劣势非常明显:绝大部分成本全部发生在人工上,具体则是分拣快递和短信发送的过程。我带领团队这样做:
第一,节约短信成本。开发了平台,接入群发短信业务接口,实现短信群发,相对低价。
第二,减少分拣流程。开发配套手机 App,集中完成号码录入和网站平台信息同步。
第三,减少签收流程,实现校园卡 RFID 验证,保证签收可靠性和便捷性。
项目成果:校内快递店运营一家(已与阿里菜鸟快递达成初步合作),实现盈利,极大改善了校园快递环境。
来自:http://www.jianshu.com/p/a887845f63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