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分为三到四轮,群面,一到两轮专业面,HR面,整个流程节奏非常快,两天搞定,第二天晚上直接出结果。
群面:我们这组的群面过程是,轮流自我介绍,分析每个人的优势,然后每个人15分钟时间,针对暖男在淘宝上做一次运营活动,15分钟自我思考后每人分别陈述,最后大家统一意见选出一个方案进一步讨论完善,再由一个代表做陈述总结。
关于群面,我个人的优势在于清晰的逻辑思维和陈述总结能力,所以在团队协作中会做一个倾听者和框架的搭建者,在大家跑题的时候适时拽回来,另外能在凌乱的陈述中迅速梳理重点并清晰表达做最终陈述,但是缺点是不愿意跟别人争,所以如果团队中碰到喜欢抢话又提不出建设性意见的搅局者就会比较惨。
专业面:采用的是交叉面的方式,两轮时间分别在1小时左右,会针对你的简历经历问一些项目的问题,另外也会在你的项目经历上做一些延伸性的提问,所以两点很重要,第一写在简历上的经历必须真实且有的说,第二面试前自我提问式地回顾之前的项目也很重要,毕竟时间久了谁都会记不清。另外专业面还会问一些跟面官的项目相关的问题,比如天猫双十一你有什么运营上的创新点子,你怎么看待阿里产品和运营的区别等。
我认为最好的单面的状态应该是聊天,所以不光是面官问,你来答的状态,也可以适当地去引导面官的提问,比如我会从自己之前的餐饮O2O经历扯到淘点点,从之前自己的旅行经历和在蚂蜂窝的工作经历扯到淘宝航旅,也会去往一些近期的运营动态上去靠,比如当时比较火的S2O的案例女神的新衣,天猫APP中刺激UGC产生的频道FUN,而这些内容除了之前长期的关注和积累外,也有一些是可以短时间内去集中恶补的。
阿里的面官还有个特点就是蛮喜欢听故事的,所以除了工作经历外,如果有些其他能佐证你某项品质的故事也是可以讲出来听听的,但是前提是它是有效信息且能调动对方兴趣,比如讲到策划能力和执行力的时候我说到了自己线上卖明信片的故事,当面官问及看起来你一路都很顺没吃过苦的时候,就开始给他讲当年自己在没有暖气的房子里一个冬天的北漂故事。不过讲故事的前提还是,你真的得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这个恶补不了。
HR面:侧重于考验你这个人本身,特别是一些真实性的问题,这个过程会很轻松,但是在和风细雨中也极有可能埋有雷,所以再次强调在面官面前真实性最重要,你的情商还不足以在他面前耍小聪明,阿里的HR当时就揪住了简历上特别不起眼的一句话,是大二的时候在媒体的一段经历,让我详细阐述是怎么实现的以及自己从中承担了什么任务,我只能很坦诚地说时间过去太久,确实记不清楚,而且当时自己毕竟是一个大二的学生,还不足与在一个联动全国各省市媒体的活动中承担太重要的角色顶多就是一个联络的工作,不过细想来也怪自己在简历上给自己埋了一个雷。面试中还会有一些比较有趣的问题,比如你这么喜欢旅游,又做过西南西北自助游的创业项目,那给我画下中国的地图吧,再给我推荐些旅游目的地。
满意的地方:
都挺好
不满意的地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