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也是通过智联联系的我。
约好时间后竟然是电话面试,我差点晕过去。
先让我英文自我介绍。英文倒无所谓,但是我不知道自我介绍是啥意思,估计中文我都说不好。每次自我介绍我都随便说下学习经历和擅长领域,毫无效果。
不过既然要求那就来吧,我又开始巴拉巴拉。结果他其实在接其他电话,过了一会打断我说有事情,让我挂断等他。
再打过来不聊英语了,开始问一些我几乎没接触过的东西。比如操作系统啊,网络协议啊。我知道爱立信对这方面要求高,因为我研究生期间去面过实习生,被秒掉了。
既然我不会,我就尝试发扬我学习能力强的优势吧。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一直是我引以为豪的地方。现在我依然可以背诵小学一二三年纪的一半课文,挑战《最强大脑》的10秒记15个数字;毕业以后帮下一届的同学分别设计过水下通信、无线传感网、视频水印方面的改进算法,都得到相应导师的认可。而我自己在校期间的研究方向是港口资源调度近似算法;毕业后开始学做JavaWeb,11月份上线后我的模块一直是最稳定的,很少出问题。
于是我说我可以快速学习,然后掌握,希望给我个机会。他感觉我这样说已经是完全扯淡了。又问我本科是不是计算机的,我说不是,他估计彻底失望了。听我说是学算法的,又问我冒泡排序。
我说冒泡排序是本科的经典算法,本来想告诉他我是研究近似算法的,后来一想算了,不问快排问冒泡的都是不怎么知道算法的,估计近似算法的概念也不知道。于是给他说了一通冒泡排序就over了。
很多面试官都会自诩本岗位需要算法怎么怎么样的,结果连P和NP都没听过,听过的又连验证问题和求解问题都分不清。也许我当初该听导师的话,不要工作而去考博。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我喜欢搞学术研究,但是国内读博前景又不好,申请荷兰代尔伏特理工大学导师失败后就再没考虑过了。没想到现在会是这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