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荚产品运营 面试经历(2013年11月)

匿名网友 匿名网友 发布于: 2016-02-26 00:00:00
阅读 157 收藏 0 点赞 0 评论 0

1,通知面试。当时想要换一个平台,跟我现在老大聊了一下,他后面帮我推荐了豌豆荚,所以很快就有了面试通知,时间是某天下午2点钟。

2,第一次面试。下午两点到了小西天,一个男的过来开始,整个过程非常和谐,话题也非常欢乐,一共聊了将近两个小时,接着又来了一个女的,又开始聊,又是一个小时,接着是崔阿姨,这次比较快,半个小时也就完了,原以为这样该结束了,又紧接着跟两个人聊,真心想说,好难。聊完心里觉得应该差不多了,但也没有抱太多期望,当时的想法是,不管行不行,求给痛快的一刀。

3,推广方案。第二天,HR打电话,说整体感觉不错,还需要我这边再做一个关于豌豆洗白白的推广方案,当时的题目其实非常宽,也没有明确的思路,目的、背景,了解很少,只能凭借经验做了一个,不过还没有做完。

4,第二次面试。就在打电话沟通笔试题的当天下午,HR再一次来电,说晚上要带着方案进行第二轮面试,妹啊,谁能做那么快,好在做了一多半,于是沟通了一下,把做了一多半的发过去给他看了一下,说剩下的思路见面聊。于是整装待发,去了又是之前见过的一个人,同样的东西,结合方案聊了一个小时,接着又先后来了3个人聊,一直到晚上10点,整个面试结束。值得注意的是,最后给我的答复是,第二天Junyu会给我电话,简单沟通一下给我offer。

5,等待。于是进入了等待,第二天,早上、中午、晚上,没有豌豆荚电话,更别谈Junyu,第三天,早上、中午、晚上,依旧没有……第四天,给HR电话问了一下,好吧,说后面考虑了一下,觉得不合适。Ca,不合适早点说啊,干嘛承诺offer,都推掉一个啦。

整个过程其实还挺有意思,没有我写的这么溜西瓜皮,但是考虑到个人的心情感受,所以没有写的具体的过程。

有几个问题的细节其实还蛮有意思的,但估计也是这几个问题惹的事情,当时我是想既然是讨论,谷歌气质中畅所欲言应该没错的,这与决定要做的事情是不同的。

a)为什么想要换个平台?

我实话实说,现在这个平台发展有了瓶颈,又刚买了房,年纪大了,需要为生活考虑一下了(我进入现在的公司是降薪进来的,现在的薪水不如我之前带的小妹高),对于豌豆荚,感觉成长的空间和潜力比较大(确实是,手机软件分发+移动搜索确实还不错)。

b)对于豌豆荚什么印象?

最早李开复推荐的时候开始用,产品感觉界面很清晰,但现在有点略显臃肿,广告有点多;品牌层面,豌豆荚的目标受众和现在的传播策略有点出入,豌豆荚定位的应该是高校、三四线城市屌丝,而现在走的卖萌路线,他们的接受度不一定很高(实际想法确实是卖萌和神经病有时候确实只有一部之遥);传播层面,豌豆荚存在感很低(当时恰逢91被收),当时媒体会自动忽略豌豆荚,压根没有提及,我的建议是缺少一个行业的意见领域,同时豌豆荚高高在上的感觉,很难在现在的互联网业内博出存在感。

c)我自己的规划,想做用户端还是行业端?

我给出的回答是用户端,原因是现在行业端做媒体的话,难免会陷入到一些厚黑、内幕、交易的漩涡,如果有的选,我更愿意做用户端。但同时对于行业传播端,我也可以同时做一些,这样我既可以做一些我喜欢的东西,同时通过将企业弱势补充,贡献我的价值(毕竟企业雇我,还是为了我能做什么的,而不是我想做什么)。

满意的地方:

1,如果想感受气氛,又有时间,那就去看看吧,不过要做好车轮战的准备;

2,他荚文艺气质十足,情怀很重要,如果太屌丝,一定记得洗白白;

3,工作环境很小资,供应商也各种高大上,奥美,有木有,适合提升逼格;

4,礼貌么,不多说了,估计在文青的眼中,屁民压根不算人。

不满意的地方:

高冷,太拿自己当回事

评论列表
文章目录